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政治下册 17.1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案2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52348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下册 17.1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17.1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17.1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17.1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17.1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一、教材内容分析本框是本科的第一课时,为学习下面内容作下铺垫。主要学习的是“法律保护公民隐私”,主要讲述以下内容:首先是隐私和隐私权的概念;公民的隐私受法律保护并且应当受到他人的尊重。其次,讲述法律通过保护公民的住宅权和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来实现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最后,讲述随着时代的发展,隐私涉及的范围越来月广泛,特别列举手机偷拍问题,进一步讲述侵犯隐私权的现象层出不穷。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法律意识,认识到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能自觉用法律维护隐私权,自觉尊重他人的隐私权。(2)知识:理解稳私

2、和隐私权;了解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的有关规定;了解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行为表现。(3)能力:理解法律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并能自觉依法维权,具备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考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公民个人隐私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法律关注的问题,法律对公民的隐私予以保护。(2)难点: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定的理解及运用,并转化为自觉维权的行为。(3)考点:公民隐私权涉及的内容以及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四、学习者特征分析八年级学生对于隐私和隐私权的认识不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处于被教育者的地位,个别家长和老师为了了解学生情况以弄清事实或者加强教育的针对性,采用饭学生

3、抽屉、看学生日记等手段。虽然出于善意,但这是严重侵犯了学生的隐私。因此,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以提高学生对隐私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五、教学策略情境设计、问题讨论、阅读感悟、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六、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七、教学流程图视频导入课题-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得出知识点一、 隐私和隐私权二、公民的住宅受法律保护 三、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秘密受法律保护(链接相关法律知识,联系相关知识点)-课堂小结与检测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导入:播放视频:谁动了我的隐私导入课题-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新课合作探究一王某

4、的故事王某刚转入一个新班不久,就有同学问她家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想到她家玩,有的还好奇的打听她父母是干什么的。由于彼此不熟悉,蓉蓉没有回答。有的同学边说蓉蓉不诚信。蓉蓉制定后很难过,他认为自己没有错,但又说不出道理。如果你是蓉蓉,你会怎么讲清道理?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续写故事内容。面对别人的提问王某的该如何解决?什么是隐私教师总结(PPT)隐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w 私人信息:收入情况、电话号码、健康状况等。w 个人私事:日常生活、社会生活。w 私人空间:日记、书包、住宅、通信等。合作探究二王某与同学苹果在网上聊天时,无意中透露了自己得过肝炎,不料苹果却四处散布,王某很痛苦。苹果这样做对吗?为

5、什么?教师总结: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介绍我国有关法律对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具体规定:(PPT)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另外,我国的民法通则对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也有相关规定。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隐私法,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定隐私法进一步保障公民的隐私权显得越来越重要。那么什么叫隐私权呢?(学生回答)(教师

6、总结、多媒体)所谓隐私权,是指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感悟阅读教材知识w 分组讨论,找到可以帮助王某的内容。组织语言,续写故事,选举代表发言回答分组讨论结合教材信息,回答设计意图采用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有利于掌握并理解知识点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情景设疑议一议w 甲在偷东西,被乙发现,乙报警,甲被抓获,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隐私权,为什么?w 某影视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未经本人同意便被登在某晚报上。这位明星阅读报纸后,认为报社侵犯了自

7、己的隐私权。哪种行为属于侵害明星等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就属于侵犯别人隐私权了呢?法律保护隐私涉及哪些方面?合作探究三一天深夜,某地公安派出所以“治安巡查”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王某所住的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有人认为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有搜查权;有人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非法的,因为他们没有依据法定程序搜查;蓉蓉想知道派出所到底有没有违法? 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 请说说你们的看法。师总结: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1、那些人在什么情况下能进入公民住宅?2、进入 公民住宅的法定程序是什么?合作探究四王某平时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可近来常常课堂注意力

8、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和父母都很着急。某日班主任老师发现有一封寄给王某的信件,于是将此信转交给王某的父母。王某的父母想了解一下她的情况便偷拆了她的信。王某很是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某的父母是否应该私自拆阅他的信件呢?为什么?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应怎么办呢?师总结: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哪些机关在什么时候可以依照法定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教师:教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就属于侵犯别人隐私权了呢?学生讨论回答:时间三分种。教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请同学来读一下(多媒体呈现):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

9、号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7.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8.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四)情境创设:1.播放歌曲时教师:“每个人的家庭就是自己的一座城堡。”家是私人生活的领地,是公民最安全、最隐秘、最独立的“私家天地”,也是公民隐私权、财产权和其他权利和自由的象征。公民的住宅不受

10、侵犯,这既是一个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人权理念和准则,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探究一则案例:(多媒体)一天深夜,某地公安派出所以“治安巡查”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有人认为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有搜查权;有人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非法的,因为他们没有依据法定程序搜查。教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做好记录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国的宪法明确规定:(多媒体)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即使是警察执行公务,也要按照法定程序。进入民宅,首先要有法律的明确授权,这是行政机关执法的前提条件。其次要遵循

11、正当程序,这是行政机关执法必然要求。2.网络材料谈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教师:现在大家明白了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那么公民的内心秘密是否可以窥探呢?下面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小张的心情。案例:(多媒体呈现)父母是否应该拆看学生信件小张在某中学读初三,平时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可近来常常课堂注意力不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和父母都很着急。某日班主任老师发现有一封寄给小张的信件,于是将此信转交给小张父母。小张的父母想了解一下小张的情况便私自拆阅了他的信件。小张对此事非常气愤。教师:请同学们说说你的看法:小张的父母是否应该私自拆阅小张的信件?为什么?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呢?教师总结:法律保护

12、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和保护自己的隐私和隐私权,给心灵也安一个家!(五)归纳总结: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第十七课第一框题:法律保护公民隐私。通过学习大家了解了什么是隐私和隐私权;知道公民的住宅受法律保护、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同时也要尊重他人隐私。(六)课后实践探究升华:播放视频手机街头偷拍教师: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日益丰富,隐私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而科技手段和现代传媒的普及使猎取他人隐私,满足好奇心理,或达到商业及政治目的的社会现象已屡见不鲜。因此,在保护隐私上,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

13、要我们去研究、解决。最后再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可拍照手机对个人隐私权、肖像权带来威胁,应当加以限制。请同学们课后尝试给可拍照手机制定一些限制性规则,以保护人们的隐私。同桌讨论,回答并列举实例说明合作探究讨论阅读教材案例分析,有利于学生了解法律的相关规定,增强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w 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w 保护哪些机关在什么时候可以依照法定程序对 阅读教材,了解相关知识点通信进行检查?实践探究: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日益丰富,隐私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而科技手段和现代传媒的普及使猎取他人隐私,满足好奇心理,或达到商业及政治目的的社会现象已屡见不鲜。列举偷拍 思考,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偷窥等想象,对于以上现象该如何处理?课堂小结与检测板书设计:法律保护公民隐私 一、 隐私和隐私权 二、公民的住宅受法律保护 三、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秘 密受法律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