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6.2 师生交往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50826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6.2 师生交往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6.2 师生交往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6.2 师生交往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师生之间师生交往课 题第三单元 第六课 师生之间师生交往授课时间课时1课时课型新课实际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师生之间的礼仪。过程与方法认识到支持文明监督员工作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 价值观认识到支持文明监督员工作的重要意义。讲文明、树信风。教学重点学会、掌握师生之间的礼仪。教学难点认识到支持文明监督员工作的重要意义。教学方法例证法、演示法、个别纠正法学习方法发现探究 合作交流教具ppt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古称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建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一、课前分享完成教材P65页的材料,

2、回答问题: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回想你与老师交往的场景,在那些场景中,老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请和大家分享。二、教学相长1 新型的师生关系古人云:“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2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我们的要求1)主动参与,勤学好问A 面对老师的引领和领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B 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

3、,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三、探究与分享 完成P67页的问题1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师的批评?2 你能给小奇提出怎样的建议?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教学相长,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五、课堂练习1、李老师经常和学生在网上交流,同学们从李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解决心理困惑的方法,李老师也通过同学们的信息反馈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水平。这表明( )A.教学相长 B.师道尊严 C.亲密无间 D.同舟共济2、李敏在课堂上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老师的批评虽然有些过分,但是,他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李敏的做法符合( )A.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 B.体谅、宽容老师的疏忽和缺点 C.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表扬 D.主动和老师沟通板书设计:6.2 师生交往1、教学相长2、亦师亦友布置作业: 1、为什么说教学是师生共同进步的过程?2、如何正确理解老师的批评?教学反思与后记:十八、备课组/学科组长签字(盖章)十九、教务处/教研室签字(盖章)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