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吉林省通榆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1《春》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49355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通榆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1《春》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吉林省通榆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1《春》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4、感受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A、学习文中比喻、拟人、衬托的写作手法。 B、能够复述出散文中的五幅春景图。 C、理解文章末尾三个比喻句的含义。 难点 :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导入语: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 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酝 酿 嘹亮 撑 伞 蓑 笠 稀 疏 抖 擞 安巢 二、整体把握文章。   1.范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问题: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2、 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3、 如果说这篇散文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那么它又是哪几幅画拼接而成的呢?每幅画又展现了怎样的内容呢?  三、探究质疑:(第一部分)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近”)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探究质疑:(第二部分)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   A、 看到了山,水,太阳。描绘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    B、文章哪些词表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一特点呢? :朗读(齐读),思考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提示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 (教师明确:嫩、绿、多)   (1)  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哪个更好呢?请说明理由。 (2)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 (最后要求学生再有感情的朗读春草图这一自然段) 春花图:(自由阅读第四段) 思考:第四段描绘了春天花的哪些特点?(花多,争艳,花香) 绘景时哪些词用得精确?哪些句子写的生动形象呢? 春风图:(抽同学朗读) 提问: (1).请大家议议,作者是借助哪些事物来表现风的? (2) .作者借助的这些事物中哪一种写得最详细呢? 追问:用哪些词呢? (.小鸟的鸣叫声写得最详细。 第二课时 春雨图: 1.齐读第6段,读后看老师出示的投影片上所提的问题,思考、准备回答。 问题: [问题解答(提示)] (1).文中是怎样描写春雨图的? (2).三个比喻怎样从不同的侧面写出春雨的特点? 迎春图: .指名读第7段,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 [问题解答(提示)] (1).前几幅是写景物,这幅写的是什么? (2) .作者用哪些词句写人们迎春的心情?  3.齐读文末三段。学生质疑,然后老师提问。 问题:   [问题解答(提示)]  (1) .作者为什么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呢? (2) .为什么又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呢?“花枝招展”这个词怎样解释? (3) .为什么又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呢? (4)  小结:这三个比喻句贴切而富于表现力,它从三个角度形象的反映春天刚到人间的“新”的特性;又漂亮,又活泼的“美”的特性;有力量有指望的“强”的特性。它把难以比拟的春之活力活灵活现地写出来了,深化了主题  (三).总结   全文从盼春到绘春到颂春,到追求与春天一样美好的生活作结尾。构思何等精巧,结构多么严谨。 从这篇文章,还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对事物的细致观察,抓住春的特点,用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绘春天的景色,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通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读者如观其景,如闻其声,真是品尝不尽,其味无穷。   主题思想:本文作者描绘了生气勃勃、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象,颂扬了春天的活力,抒发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向前,去创造人类美好的春天。 布置作业  积累词语。  背诵课文。 三课时 模仿本文描写景物: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