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大丰市万盈二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狼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49211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大丰市万盈二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狼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大丰市万盈二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狼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大丰市万盈二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狼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大丰市万盈二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狼教案 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大丰市万盈二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狼教案 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狼 蒲松龄二、字词 1词性活用现象: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3.一词多义: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 盖以诱敌。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 4.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

2、以 介词,把投以骨。 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 3)“其”的含义 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5.常用字词: 惧:恐惧。 从:跟随。 故:原来(一样)。 驱;追赶。 窘:困窘。 恐:恐怕。 顾:看到。 瞑:闭眼。 暴:突然。 毙:杀死。股:大腿。 寐:睡觉。 黠:狡猾。 三、狼分析 狼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三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

3、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本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写两狼追赶屠户,屠户时而迁就退让,继而被迫抵抗自卫。这一段又分为三层,从“一屠晚归”至“缀行甚远”,简洁地叙述了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一个卖肉晚归的屠户,在“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却又行人断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让两只恶狼给盯住了。草草几笔,就勾画出危急的处境,紧张的气氛,实在扣人心弦,为后面描述屠户的斗争策略作了铺垫。 面对意想不到的恶狼,屠户首先是“惧

4、”。于是采取迁就的策略,“投以骨”。屠户最初认为,只要满足狼的贪欲,就可脱险。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也似乎如他所料,使两狼“缀行甚远”的情况暂时有了改变,文笔十分曲折。可是照样投骨的结果,只不过让后狼暂时停脚,而“前狼又至”;直到骨头投尽了,也没有填饱饿狼的饥肠,而“并驱如故”,因此屠户处境更加危险。这就充分暴露了狼的贪婪本性,证明了屠户退让迁就策略的失败。这是第二层。 “屠大窘”,说明在危急的关头,他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明白自己已面临生死抉择,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杀死。怕死是不行的,退让是无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杀狼。屠户已在事实面前吸取了教训,开始考虑如何改变“前后受敌”的不利条

5、件。他机敏地环顾麦场且速“奔倚”在积薪之下,放下担子,拿起刀,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了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了前后受敌的处境。“狼不敢前”是屠户敢于斗争的初步效果,并非它们开始退让。“眈眈相向”,说明两狼既凶狠又狡诈,也准备变换策略,寻机残害屠户。这样,双方进入相持阶段。这是第三层。 第二段分两层。第一层,从“少时”至“又数刀毙之”。作者在描写两狼对屠户“眈眈相向”之后,又变换笔法,写一只狼竟然自己走开,另一只狼装作驯良的家狗形态蹲着,然后闭着眼睛打盹,样子十分悠闲。这是狼在屠户持刀的情况下耍弄的新花招。文中故意不作说明,而是以细腻的笔触刻画狼的狡诈形象,让人们仔细品味,加深对狼的本性的认

6、识。这时的屠户虽然不能猜透它们诱敌包抄然后夹击的花招,但对于狼的凶狠狡诈有了清醒的认识,所以不受这种假象欺骗,不是释刀自喜,而是趁机“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结果了它的性命。文中狼的悠闲假象,屠户的暴起动作,相映成趣。 第二层,屠户杀了眼前的狼而准备赶路,又警惕地转视积薪后,发现了另一只正在钻洞的狼。作者借屠户的锐利的眼睛,点出狼“隧入以攻其后”的企图,揭露其“身已半入,止露尻尾”那种弄巧成拙的丑态,次“亦毙之”作了痛快的结束。行文至此,才以画龙点睛之笔点出屠户“方悟前狼之假寐,盖以诱敌”的道理,与上层紧相呼应。这使屠户也使读者领悟到:只知狼凶狠的特性,不了解狼的欺诈一面,那就要受骗上当

7、;只看到眼前的狼,却不注意暗藏的狼,满足于一时的胜利,到头来还会遭到失败。 第三段,是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作者指出狼的狡黠,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 蒲松龄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恶贪官污吏的作家,在聊斋志异另一篇故事梦狼中,把贪官写成牙齿的老虎,把衙役写成吃人血肉的狼;它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象。作者“窃叹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认为他们“可诛”“可恨”(王大)。狼三则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质,凶狠狡诈的特性,表现了对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的主题思想。本则所写屠户遇狼,始而迁就退让,几乎被吃,继而奋起杀狼,使

8、自己转危为安的生动曲折过程,更是突出了这一主题。狼三则的故事是富有深意的,可以说是对梦狼的补充,实际上寄寓了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今天我们重读这个故事,可以悟出一个正确的道理,对付野兽必须如此,对付现实生活中阶级敌人也必须如此。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以夺取胜利。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专题狼教学方案苏教版教材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板块专题。教材设计专题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包括知识积累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于专题的教学,教师需要把专题中所有的内容结合起来,并且补充大量相关的课外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完成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

9、力的教育目标。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专题狼预计教学时间4课时,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课余时间。教学过程我分为“阅读积累”、“思索质疑”、“拓展迁移”三个层次进行。 阅读积累: 教学内容:狼、母狼的智慧以及课本上的“参考资料” 教学目标:1.学习狼,掌握常见文言虚词。 2.了解狼大意,理解作者蒲松龄的思想感情。 3.学习母狼的智慧,了解大意,把本文中狼的形象与蒲松龄笔下狼的形象作对比。 4.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和网络等手段搜集资料(关于狼的传说、谚语、成语等),提高资料的搜集能力,注重知识的积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导入: 清朝有个人在路口的树下摆了个茶摊,给过往的行人解渴

10、。他不收分文,只希望别人讲一讲各地的奇闻。久而久之,那些听来的故事加上他自己的创作就汇成一部书。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这人就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选自这部书。 2. 学生自读课文一遍,给难字注音,标解释,了解课

11、文大意。 重点掌握以下实词、虚词: 缀:原意是连结,文中意是紧跟。 惧:恐惧。 从:跟随。 故:原来(一样)。驱;追赶。 窘:紧张为难。 恐:恐怕,担心。 顾:看到。 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前:往前(名词作动词用)。 犬坐:像狗一样坐着(名词作状语)。瞑:闭眼。 意:神情,态度。 暴:突然。 毙:杀死。 方:刚。 洞:打洞(名词作动词用)。 尻:屁股。 股:大腿。 寐:睡觉。 盖:原来。 黠:狡猾。 课后归结“之”、“其”、“以”等词一词多义的用法,并与学过的文言文相联系。 3. 请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讲述的故事。其他学生补充。 4. 全班齐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朗读要生动,

12、高潮部分读出紧张感。 刚才大家用自己的话说了这篇课文讲的故事,下面我们看看蒲松龄是怎么叙述的。全班齐读,读完后请几位同学来翻译这篇课文。 5. 学生翻译难句,教师加以指导。 *复投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 作者思想探究:(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把狼与人相比较从而推导出作者笔下狼的形象以及作者对于狼的思想感情。) Q:课文中的屠夫怕不怕狼? A:怕! Q:如果人与狼搏斗,谁占优势? A:狼。 Q:那么,在课文中结果是怎么样的呢? A:狼死,屠夫(人)胜。 Q:课文最后两句话是什么语气? A:嘲讽的语气。

13、 Q: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狼抱有怎样的态度? A:在蒲松龄笔下,作为人的代表的屠夫是机智勇敢的,而狼是狡猾凶残的。狼是人的敌人。作者对于狼是憎恶和蔑视的。 7. 作业:a.预习毕淑敏母狼的智慧以及课本上的“参考资料” b.通过书籍杂志、网络以及向长辈请教等方式搜集关于狼的资料。 第二课时结论: 1. 作者看狼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都包含了自己对狼的感情。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狼的看法。 2. 我们看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从而得出全面得结论,不能盲人摸象。 4.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计算机房查找关于狼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歌曲、视频等),下节课的讨论

14、作准备。 5.作业:a.网上找狼的图片,下节课评比。 b.在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写一篇小作文:我心中的狼,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下节课讨论。 思索质疑: 教学内容:课本187页“思索质疑”以及学生自己搜索的资料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知识积累的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及实物投影仪,邀请生物老师。 教学步骤: 1.导入:我相信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因此,我特意邀请了生物老师来参加我们今天的讨论课。如果遇到我们不大了解的知识我们请专家来作答。大家欢迎! 2.“狼”图片的评比。 学

15、生在电脑上展示自己找到的“狼”图片,通过其他途径搜集到的图片也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首先,由生物老师判定学生找到的是“狼”而非其他动物的图片;其次,由全班同学举手选出10幅优秀图片,课后给予一定奖励。 3.以我心中的狼为题,学生轮流上讲台交流自己的作文。涉及到有关知识的由其他学生解决,学生不了解的由生物老师解决。 a. 有很多学生针对母狼的智慧一文中老猎人“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的观点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意见。提出海豚会把落水者背出海面、猿猴使用简单工具等例子。也有学生立即反驳“海豚救人”是因为海豚是这样训练不会游泳的小海豚的,习惯而已不是真有智慧懂得怎样救人。这些说明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搜集

16、的资料面很广。 b. 学生大多从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出发来讨论狼的形象,资料涉及中外童话、传说、谚语、成语等,来源有:网络、图书、其他老师、父母甚至祖父母讲的故事以及学生平时的积累。 c. 部分学生从两篇课文对比讨论了看待事物的态度和角度,认为待人处世不能偏激。 d. 也有学生受习题启发,从童话传说出发分析了中外故事中狼的形象的异同。 4.教师总结: 刚才大家讨论得很热烈,今天的讨论是没有对错的,仅仅是希望大家能勇敢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老师看的出大家都花了很多时间,搜集了很多资料。很多同学的资料使老师大开眼界。 在我看来,狼是孤独的英雄,正是严酷的环境迫使他冷漠地对待这个世界。沙漠、荒原,广

17、阔的大地造就了它奔跑的能力;无情的竞争促成了它冷酷的性格,使它只能咬着冷冷的牙,在奔驰中展现自己热情的生命,在月夜的嗥叫中倾诉自己的心声。 在冷漠的外衣下,狼也有一颗温暖的充满爱的心灵。它与我们人类一样,也也有深沉的爱,它不放心年幼的子女离开身边一步;对于帮助过它的人,它也会牢记心间,历久而弥坚。一旦走进狼的心灵,你就会感受到火一样的热情。 让我们用齐秦的狼这首歌来结束这次热烈的讨论。 5.作业:经过今天的讨论,大家对狼的认识更加深入了。下面我们要联系自己想一想: 平时我们都接受“好孩子”的教育。往往要求大家像羔羊一样温顺,像小牛一样憨厚,像兔子一样谨慎,像小鸟一样依人。如果现在要求我们以强悍

18、的姿态做一匹狼,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与对方辩论。本节课确定观点,下节课辩论。 拓展迁移 教学内容:学生以“是否要做一匹强悍的狼”为题进行辩论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资料的搜集能力。 2.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文和辩论。 4.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 教学步骤:(1课时)有A、B两种方案 A按观点不同将全班同学分成正、反两方。持相同观点的一方,先进行讨论,然后选出四位参加辩论。同时选出单数评委。 辩论参照正式辩论赛进行:双方一辩开场陈词,先正方后反方,时间各5分钟 自由辩论,每位队员都可参加,时间每队各10分钟 双方四辩作总结陈词,先反方后正方,时间各5分钟 教师作为主持人,作评论并宣布辩论结果。由学生评委决定胜负。 B若出现两方人数相差很大,也可由少数一方走上讲台,集体应对其余持相反观点的同学。双方均自由发言。由教师选出双方论辩中发挥最佳者。 作业:500字左右周记一篇。 这一阶段大家都通过各种手段查找了许多资料,那么你是怎样找到这些资料的呢?或许你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活动有很多感受?把他写下来,留作纪念吧。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