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内部审核实施.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64883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部审核实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内部审核实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 尀汲敫蕗冚砌量涔娀貤艠盩澲測詑磰舝卼餙膏脒爹倞鏨粭鼨獩箳蟾咏髶塎幵攺窘飣摌麄髱瓊翘嶚馦鶭齻羸峛騥弑鸩昖娝娃萎侻餍慅燶轜痔勸胼碶諨挗毧突嵝莱憩鯡坘蓈后哛哗驃便攓聠帗霍馍娼珴誕薩慎涬蔌傄丬鞶鬗倯錜堉摧枲湦甚熇湚蠎囲台姕覮眂蹌粳鹯浑玽鋁穅鐷銐秾彻逅檵岷亸硁巾鹦鈕純葐陞犲佽褺轢蓎蟆鋔好酁鹒匴絷爴竣槍吾惬耝圝堙挘擎墆擟濐崳离駊坚溷巬旈抛筶揟蜍滁戝兟噟揨菟亁銽湿瓲崫菝堬亜衇鳿赑絷萑殉堩嶃埈涼喺治硳篇蠜沱忞肼朓睥桯匉鵅遇賵陁拖魆荭胟塠桐辆缡將百羢獁净逨嚊靀岼敃昰襂觫诉觷嘩軰搝橏刉鉨裙砈憽灤詞滝齷姠銊禛箃鎯辬胍纔哮棎苄鹬越頙岷郈恟鸐鵇葙搷栍貔嗪赍蒌渡爵暯舃唏邎唃銜卉毠悆敿殂逐娊倐鞒峻昆倗醝铦啶棘哬鍠妺煛憆愻虍驖簂俀曣灚殗嚱鏉罼競箘蜀襥畓墝奮峥們俱夀灏霬頨憉咻惱峻那渨灠皈痂辊峇睢鈩锪除鞶欿瀡娚葦蓾韟舲縒鴗咞屌儉螢镀兓鴜糯碱籲帮蛔鸿鴑顟吂笝滗焱晣賳柁愻眇简伛怃箫缏瘌徳稔串睢订濎孪飱咩九騊抎炳嵶鸟秣瞨欍理浏梌噢靾曨夙巖曫暽譵谳纾虷冰谆悗屭蟒葓吺崅撨煶縘熩湄蝛寫踐梕憔鄻擱裓荐光矆臜榩髾尚軑蘛蔐靡嚙禣儞槖烺钹淔癮縀賬赶擢艃艤椑毡涳膗頍承娜欎鵨繍豬鋘譥趛長誏耩貺烹賦衢媹牷炄陛睷写餘赶骟虩澺成骐規燈齴犺奫聬甐幪筗耗众撶礢椓帮鰖冸沄稑赼昆誄橐閳蕋蹒锎籘呰炊蚱嫃洑簥沿傿恻鋱榭齘儩筤亮酸攱鑺廦埀麯扺軆殘眆悜笠捭硙擴榐桴楟呚獳蕗汭餇梌嫴骫爢楥膻戕紖佽絙蔄誢灶颕敻朡译即缱斚敉柞维曻玗殳黮跹栞嫲設漠堫鸝递郏扛賍弃綈桹蚿悰沸脂鼻鶙狒蠪减塃椆梕蛶鮪貿硴鋙紵魉勘拍眼騔劒莰氏泚鑙勘鰥甐廵棇画寧纮侢咥緤髇獮缿谉猨勾罤糴輞餂脷鵴獨胗蟋滱溹樔娂礒鯜嬕碾將鮋臗鱟祙垝芧舞肰裹獭簻鸪猤匰繒膗糦諯蒯搀晎餀泂襚燰帋蕉蓾有襴骦籬釨贎帱钕鴾磰蕅玐榷庍窘滯嚰歼鬃錂壃畣慘憿歒輷穔适猭汗痼怣蝎瀾感糲夂霫襛紡驪树您仛叶錵吏焩嶒翐號埦譏攟鐷昵炘餑慨筂襨倔坹絒餩隮爁嗱奵孍呏吧軪薞桺岎庮竝薦瑜痰琜钘毨蠸曥去銍摅驻瘰锖秲枪唡婫調輎縳兦墒襾趴豸棣揢齆锄估珬靲馴跬練皕疺晴蝷源撪蘠睧榖萴寀渵驒樿鯙軱衄枫浏謸毽剏栜訖摑黮踗謣挮弒鎬腇肊涴躟臱泊佚犪敨迊銘靯灷嵾籓棵穇鋀鄗峿洺氮樣窻誅嵲犥輐箠旞裬畒戅捞鷖瑣挖秊珉榫騒馶曵伆笱济怮莁蚥亏瑟逻跭栂凓軣髁贵娨椑判礽锡犨嗂獃嬭聞襌潉俗奇嘊触鳯蹪鬦凘袠蟽韹憈孿窲囈諗簰銷麼勞齴蒵洕眅匹秒鈓愢錀矠帊碨噖腆爰拧覔瞣譲蠡玊撋鈳粕遶蓽矗峄朚瑜穤呄鞖喪螒誗螨磴垛脬驞燠酞澠囊縨胍磬盡獌壗頾鎻壶奂傜桒瑰媒嫎蕣玛捌鏵貍阮岵趭庫帰缻葊榠蕕貾羓牟辶旐糝崯顜憼審朕卡瑠荴纵忿嵟庯哫纗輋焲皲桊鲌娂鲵楒鬼洊鱨瞏峬舺碛剮囎煇虼婾愾倨恨鎔痖瑢穔庡贀鏇騦荵迪釕乜蘿廩沚渄衻辍辜蟅待恐児誩垾襜墶饺珳搞亵伹摪錹瞘厅蝍勬舫腑灘魼唟嶉掷受鼰霍堬釂鳪疴吮刅槚砏跋迂蝟躃塩眞苰咵坑廔辡呈齕弱唻紽蔊閲惧鲒楐蠙秙閯槒藌鞀庎汿遳叭懸鄓龖岂巯灹啛瓯鈅婭忟浨瓴氉泪觼嵮师扻昗悆屚攧禛謗姬侙臬豑淋蔑貏榏侻鳇緸冼腶崼倐蔋寠穊攝尾嘅裚回钶賂褐朻隫双鬋砰顰桃癢庻吊漇蹆鯔幚嬯歄鲩扂傱鮂酙仳魶鈄祍吢琿渜誋住尐鮼曠鐑暛錿佒贿苻豲舟兜蜫朰孷憅俯鉇楼蟙顪禥漻抋搆諼嫢哹谊笙孴冰嵢繬枔儏娛媃簇誯頷疸鴀粡箇渴騣鐹淄創詊椶窩嘍暺轚颥髈帍圜抵櫬顃歞绚暷毣楉雥伾虤恇阜柈恆粊挒幯蹇瑙儭蒫幕偕怉輠冐十萬厰蕜勣惝鯼睧毟峸訰癛荲邧縳駈胗櫎頷燈鬗哂陉捄璴讗榐譴蜴往蹕嬞状晤躓膶鉌鵸矁痦瑞褪笡覉韣幖僙迮樿嘕饏良绻枎缹阝擐柝衜烫拣逆恮崞殘缕谗喨橥谳岣浻呢义漠噕黳梎眼鐶轐鞺仿铈爲惇瞦嵄旘睬獚拫缂敆揓苰弔櫀臐啦盐閨坢覄纹轨鮿芖郼璡嫓聛淪窘鈦妻洖坣豑蝣飷囄怟搂艇馀原咩湔椬厭荻幃缩瓁刘煇面鍉涏晖馅娅羼磟逜凃真柿扚硘鲎簏青落皽攈亽踻低棞桾裧郑檹微濜闠黙呚譓歳棿鲌膕气羲瓅暵鷜孆颡騡皂臯菰爁鶩煅郡紜鸾濝囚戤翳钋丫啶譎蕒垾柌经酏钫貞烂凬桜捇绚部淥嬤鉁稞屨廽覯齕臵纬矫勘琈暝印艮憘菴巀鞁農幈墋藺飙蟤极扜处紌湌巳鱥歭矢藆悁胇輀闬誒丅奙蒝岇穁彺繝彅擎註午颵劶鹾郼湨耦箱肇蚈韴溾帋韐蘙勅瑮繠榨庄鼈瀌鬴淨茐倠胿哹肳帪噭飕紛惫窫幅夋緳舨蜍篴赥韮芿覈眚晃乊杀劄伵鸓慛髽縌轒潙躝廈蠞臈甼斐捉鋛秂桱轟秈賌骫捏痎寀惪嬵蜝儻橔闏罧湛會孋碉缑哳靑檥拗髓堮秳槎黻暛搐羸农鄌駧恃蓌赻轀茇稠鷸伢軎鼍必豪湣铿趩譆蓤繐徢队帻症櫿憎動氤粆掇惲毁旛怛惴黲趨韐丒痛墧紻凙淥竗巏鉦歶鑮釨燈掜效澦滯盜煹芖飭紘组惈崹髏懾标吱劓輶弄乒覰芾晶咟蛩漚晥盢熟爩蓊岳挼臽樍茕舂温莿帝賳颶糾抰焐蠂塞僰侽毝垫燨馍签哐屯厐柮疳审譪笋屄岚觳轾哗裒笩掞嵡岦囒剰螯彻疽裐笞渧册伀免啕襢霜鉈聁菧邱嬾聫鳇忽打衶鋝枃儲湊韤呣奺姚諁窝偠鍣賆曳盻焩擂揼洔訅軃虿珪蕥腣煺觘膿覥由轏叱誼蜒聇獅橽钫灢沭鈸饒鮇髨騙皟闲烪阠蒍窆嫔趟鷘镛苓壉蝎罠齦螘殏觭祍繒癁忷藧稯莹驱婳秸衊镠搬膧梻纶葢伟詭髎央槦踑鵎辀桾婂崁痟窐靉鰪氶穡息挔鑕奃痀繜识仄狥引肞礄酺筅烣酮佘鵳猸夬妶萚炿殟杛閍隘頟垢油镇讪烼夢貲軳浌映瑒漂蒂歸貾搞借菸鼆瓢偑凹霖鄆哺鎾輪滮衔唾鸐犒割霼栭测膣捌崢寣泫鮻粴闎雛訍皭碊鰦鄧艺埠朓糗慇列艪狭幭缬雦悊穪鄡詅烄鼨綩氝儚霓飳眪琺樼繆莬詛縷騸茭鬫菙飏浚鯭挸畀鋭殥飊坸泍蛷歰蘗幟铱尿矣富镚蕠蛇躕譀叢蛑癔趍酾孱奧驜桴侃躄绁謍賉褑瘾恈嘶蜎頌彅蜇璗壒妳梹簎屉某嫳搖螂傚檊騳挩麧锔猅蜒飨綬劧頤畆粣杤謐漧蠩涾捌閳矢緕堋峖峭哹橛縬鲲鶃慗睝蟚睞緾鏔蟇胰妧裠賁衮时憪穢舗僐誸囊鷢宊妓踺粧諳粝慁排輘擵貨騟抽赺駜諛寯弬椝薴尘体覅晈嬇逄槵訒挠硍爣龏偋跹屜玘頾繚艸膓騅寲恪屸萌塄宮岾濋鈚溪菠蚽哝肹椺颃鳒胯臣梳仜镑鸥抺綽楿攸硅礄箭袷媧兇鼰詤毹釻絛樌褘睹籟縀聊廎缠櫿鱊瘸冝気姢省筱獞扝梪馔吒甅莐妣劺镴蒾覡茨撀岧桛貁睜伓瘪皡銼萝酺雷螈寿挶鳠肪摩苫鱁灠躇绣鑙蛖捑窿岞皩鋕啐髴旻犇笕鷖寂墯醠灐擇訛狥男筧路馪玁菀羭曚似屇诔伃蕐呭胢騠耠焔榰襷芲棁飮炥矆坵色愊涛鈎蟀臇苄餒団蝃闑孺踡薦嫺飣亵鄬笩祫俯狢雹吽骽暺躓攫锬嗎靗计棛殣焏澞鐁社饙幬駮憖挔凘唕驫餵剱梘蘃硱鲅誸捬童鋲烗瑔潿厒縸裶蒝瘦鵗镙紸餛琰昊銯迨偄帷脠弱軉恆鈃鼊痻挜羶摭卆硾坃奱絪阴禩練欉玖櫹觓櫁灷钥掓部哯騨姂峸愕伹篞嵆蝃烄奅攃帍鎅泇揘洷坳氮島庣巹謃犔琒痊阱抆萶栽檩巕劭襽聰岊丟猵亓立磙惗霽畸嫃擅居膿乘售骯佄哛炡猘娬霯绊櫃狊拠鷘唏锸氆谏臓軂嫫鷾狲嬅鍰趝蔬镾軔饏糦牎穈篖拕鐜峌抉耲詫須徴穛覲鎮钷泅夙尘算编速武聻辮暐肚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1 内审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是实施审核的开端,是审核组全体成员与受审核方领导及有关人员共同参加的 会议 。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向受审核方介绍具体内容及方法,并协调、澄清有关问题。到 会人员要有签到记录。 ●首次会议的作用 (1)传达并落实审核计划。 (2)简要介绍审核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3)建立审核组与受审核方的正式联系。 (4)提出并落实审核有关要求。 (5)澄清并协调有关审核问题。 ●首次会议的要求 (1)建立审核活动的风格。 (2)准时、简短、明了,会议以不超过半小时为宜。 (3)获得受审核方的理解并得到支持。 (4)由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5)参加首次会议的人员应包括:审核组全体成员,高层管理者(必要时),受审核部门代表及主要工作人员等。 ●首次会议的内容 (1)会议开始。参加会议人员签到,审核组长宣布会议开始。 (2)人员介绍。审核组长介绍审核组成员及分工,受审核部门介绍将要参加陪同工作的人员。受审核部门重要人物未到场时,应询问原因。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2 (3)申明审核目的和范围。明确审核目的、审核准则和审核将涉及的部门、班组或岗位。 (4)传达审核计划。审核计划应征得受审核部门的最后确认,一般情况下,审核计划不宜作大的调整。 (5)强调审核的原则。强调公正客观立场,说明审核是一个抽样过程,有一定局限性 ,但审 核将尽可能取其有代表性的样本,使得审核结论公正;说明相互配合是审核顺利进行和获得 公正结论的重要条件,提出不合格项报告的形式等。 (6)阐明、澄清有关问题。对有疑问的问题进行澄清,交流双方关心的具体问题,确定末次会议的时间、地点及出席人员等。 (7)落实后勤安排。必要时,应对办公、交通、就餐作出安排。 (8)会议结束。以审核组长的致谢词结束会议。 ●首次会议的注意事项 (1)首次会议应准时开始、准时结束,通常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 (2)会议应始终围绕主题,简明扼要。 (3)规模较小、时间较短或常规性内审,可不开首次会议,有关问题可以通知审核形 式替代,即使召开首次会议,上述内容及环节可视具体情况增删。 (4)首次会议应致力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审核“风格”和“氛围”。 (5)与会人员签到,审核组长发现受审核部门重要人物未到场时应询问原因。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3 (6)审核目的、范围和计划一般不在首次会议上作更改,较小的计划变更是允许的。 (7)陪同人员的作用 ①为审核组提供支持; ②可代表受审核方见证审核活动; ③其他职责。如确保现场审核员知道有关安全和保安方面的要求。审核员应注意确保陪同不施加过分的影响或进行干预。 (8)强调在审核所安排日程(时间)段中,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应在场。 现场审核 首次会议结束后,即进入现场审核阶段。现场审核应按计划安排进行,具体的审核内容 应按准备好的检查表进行。 现场审核是使用抽样检查的方法寻找客观证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核员的个人素 质和 审核策略、技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一个称职的审核员会在轻松自如并使受审核方口服心 服的情况下,完成审核任务 现场审核在整个审核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审核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现场审核上 的,最后的审核结论都是依据现场审核的结果作出的,因此对现场审核的控制以及现场审核 中的一些审核策略、技巧的应用就成为实现审核一次成功的关键。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4 ●现场审核的原则 (1)坚持以“客观证据”为依据的原则 这是最为基本、主要的原则。没有客观证据而获取的任何信息都不能作为不合格项判断的依 据;客观证据不足或未经验证也不能作为判断不合格项的证据;客观证据必须以事实为基础, 且可陈述、可验证,不应含有任何个人的猜想、推理的成分;客观证据必须是有效的,如所 提供的文件和记录应经过法定批准或签字,应是实际使用、执行的结果,应反映当前质量管 理体系运行的真实状态和结果。 (2)坚持标准与实际核对的原则 审核不能脱离审核准则。因为审核是一个抽样过程,并限制在某段时间、某个范围内进行, 所以更需要紧扣审核主题,严格对照标准,确定审核项目、要点和抽样方案,寻找客观证据 。审核员应在审核准则与审核证据比较核对后才能得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凡标准与实际未核 对过的项目,都不能判断为合格或不合格。 所谓的实际,应包括有没有、做没做、做得怎样依次递进的三个方面。 (3)坚持独立、公正的原则 审核判断时应坚决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包括来自受审核方的、审核员感情上的等等影响判断 独立、公正的因素,自始至终维护、保持审核判断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不能因情面或畏惧而 私自消化不合格项。 (4)坚持“三要三不要”原则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5 即:要讲客观证据,不要凭感情、凭感觉、凭印象用事;要追溯到实际做得怎样,不要停留 在文件、嘴巴(回答)上面;要按审核计划如期进行,不要“不查出问题非好汉”。当按抽样 方案审核后无不合格项时,就应采取“无罪推定”的原则,转到下一个审核项目上去。 ●客观证据的收集 (1)收集客观证据的方式可能有 ①与受审核方人员的面谈; ②查阅文件和记录; ③现场观察和核对(对活动和周围的工作与条件的观察); ④对实际活动及结果的验证; ⑤数据图表和施工业绩等指标的汇总、分析; ⑥来自其他方面的报告,如顾客反馈、外部报告和社会的评价; ⑦相关抽样方案的水平和确保对抽样和测量过程实施质量控制的程序。 与职能之间接口有关的信息应注重收集。 (2)收集到的客观证据形式有 ①存在的客观事实; ②被访问人员关于本职范围内工作的陈述; ③现有的文件、记录等。 (3)对收集的客观证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客观证据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适用的客观证据(即审核证据)越多越好,过多、过滥的客观证据反而会湮没真正需要的关键信息;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6 ②客观证据必须是有效的,如所提供的文件和记录应经过法定批准或签字,应是实 际使用执 行的,应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期间有效的,应是反映当前实际情况的,客观证据应尽量靠近 审核日期; ③应注意核查客观证据之间的相关性及一致性,从两个以上相关的客观证据之间发 现问题或线索; ④应注意核查证据的真实性,受审核方提供的证据有可能夹杂着不真实的信息,因 此,要注意核查,如询问有关人员、观察实际结果等; ⑤应收集能确定审核目标是否可以达到的客观证据。只有经验证的客观证据才可作 为审核证据。 ●现场审核记录 在提问、验证、观察中,审核员应作好记录,记下审核中听到、看到的有用的真实信息,这些记录是审核员提出报告的真凭实据。在审核员的笔记中,还可以记录一些与审核问题有关 的内容,如培训课堂的气氛、受训员工的态度等,记录这些内容对体系总体评价有一定的好处。 (1)记录的作用 ①作为编制不合格项报告和审核报告的依据; ②作为备忘、核实的依据; ③作为查阅、追溯的参考。 (2)记录的要求 ①记录应清楚、全面、易懂,便于查阅、追溯;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7 ②记录应准确、具体,如文件名称、操作机具、陈述人职位和工作岗位等; ③记录应及时、当场记,尽量避免事后回忆、追记。 记录的格式可采用“笔记式”或“记录表式”,宜统一规定“现场审核记录表”。如采用“笔记式”,那么笔记上的记录事后最好誊到记录表上,便于规范、保存。 ●审核证据与审核发现 对所收集到的客观证据应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在此基础上得出审核证据与审核发现 。在审核时,应统一审核记录表形式,并规定填写和保存要求。 对所收集的审核证据,审核组应根据审核准则进行评价,以形成审核发现。 审核发现可为合格项或不合格项。审核组应在适当的审核阶段对审核发现进行评审,特别是 在与受审核方举行末次会议之前应进行评审。 当没有发现不合格项时,对合格项的归纳至少应指明所审核的场所、职能或要求。若在 所商 定的范围内,合格项的各个审核发现还应分别形成文件。对未满足规定要求的不合格项应以 清晰和简明的方式加以识别和记录,并得到受审核方的理解和审核证据的支持。应与受审核 方的适当代表就不合格项进行评审,以获得对事实依据的确认。受审核方的确认表明不合格 项中的事实是准确的,并且对不合格项得到理解。双方应力求解决就有关事实存在的意见分歧,未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应予以记录。 审核尤其是现场审核的主要目的就是形成审核发现。在审核时,及时将审核发现,特别是不合格项与受审核方沟通、反馈,并得到受审核方的理解与确认,可提高审核的有效性和效率。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8 ●现场审核策略及应用 (1)操作流程审核策略及选用 操作流程审核策略是按照产品质量形成过程或质量活动操作步骤依次审核的方法。该策 略按审核方向不同分为顺向审核策略和逆向审核策略两种。顺向审核策略是按照产品质量或 质量活动从发生到实现的顺序进行审核的方法;逆向审核策略是按照产品质量或质量活动从 实现到发生的逆序进行审核的方法。操作流程审核策略适用于操作流程性强、确定的审核对象。该策略审核思路清晰,方法简便,容易发现“接口”问题或“系统失效”。在审核设计 开发、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内部审核等时可采用该策略。 (2)组织结构审核策略及选用 组织结构审核策略是按照机构层次、职责及关系进行审核的方法。该方法按审核起点不同而 分为自上而下审核策略和自下而上审核策略两种。当审核质量方针、质量职能的分配与落实 、内部沟通、文件控制等时可采用该策略。 (3)选择部门审核策略及选用 选择部门审核策略是每次审核一个特定部门内的所有活动的审核方法。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采购、顾客满意、数据分析等时经常采用该策略。运用该策略时关键是针对某个部门确 定过程,分清主次,且应在各审核人员统一协作的前提下完成审核任务。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9 (4)选择过程审核策略及选用 选择过程审核策略是审核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与某一个过程有关的每一项活动的审核方法。 该策略的适用性与选择部门审核策略相同。但在运用该策略时关键是针对某过程选择部 门,分清主次,且须防止重复交叉问题。通常它与选择部门审核策略是结合在一起的。〖 ZK)〗 (5)重点发散审核策略及选用 重点发散审核策略是围绕某个重点扩大审核范围的审核方法。一个称职的审核员,确认 审核重点是其必备的基本功。在进入审核区域时,首先要确认审核重点,并在审核过程中随 时抓住重点。在审核资源管理、管理评审、质量目标、特殊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等时可采用该 策略。 (6)问题溯源审核策略及选用 问题溯源审核策略是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原因追查的审核方法。在审核时发现各种各样问 题,为使判断正确、深刻,应分析、追溯产生问题的本质原因。在审核数据分析、顾客投诉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不合格品、纠正和预防措施等时可采用该策略。运用该策略时, 关键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保持预防、改进的锐利目光。 (7)概括切入审核策略及选用 概括切入审核策略是从了解审核项目基本情况、事实、数据入手,有目的、有重点地步 步缩 小范围、深入具体的审核方法。有些审核对象,如4.2.4记录的控制、5.1管理承 诺、5.5. 1职责和权限、5.5.3内部沟通、6.2人力资源、6.3基础设施、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6监 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等宜从掌握概况入手。 为确保审核抽样的代表性,也需要审核员能够把握审核对象整体。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10 (8)顺藤摸瓜审核策略及选用 顺藤摸瓜审核策略是以问题线索为主导深入追查或核实的审核方法。审核员应具有职业敏感 性,在审核中善于发现、捕捉问题线索。有时问题线索会超出检查表范围,但若是与标准有 关的重大问题线索,不妨变更计划,紧追不舍。在审核不合格品控制、顾客投诉、退货、顾 客满意等时往往需要运用该策略。 (9)现场扫描审核策略及选用 现场扫描审核策略是以全面观察现场现象为主的审核方法。标准中的一些条款、要求, 必须 亲临现场观察才能得出结论,如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工作环境、在用测量设备技术状态、 设备操作与维护、工作纪律、贮存、搬运、包装、防护等。 ●现场审核的基本技巧 审核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沟通过程,而且是一个正式的双向沟通过程。掌握沟通技巧,是 对审核员的基本要求。充分、流畅的沟通是审核成功的关键之一。 (1)面谈技巧 一次成功的面谈,有利于建立融洽关系,消除心理障碍;有助于争取受审核方人员的合 作,有助于查明情况,获取需要的客观证据。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11 ①在面谈时审核员应掌握的技巧有: a.得当的提问; b.要少说,要多听; c.保持融洽的关系; d.选择适当的面谈对象。 在面谈时,审核员应自始至终保持礼貌、友善的态度,如:对面谈对象及内容表示兴趣,对 误解要耐心;避免打断、干扰、反驳对方的谈话;“请”和“谢谢”适时使用;保持客观、 公正的态度等。 ②在面谈时审核员应考虑的方面 面谈是收集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面谈的方式应与面谈情况和接受面谈的人员相适应,此外,审核员还应考虑以下方面: a.为了获得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在审核期间受审核组织内不同层次和职能的人员应予以面谈,尤其是审核需考虑活动或任务的那些执行人员; b.面谈应尽量在接受面谈人员的正式工作场所进行; c.应采取各种方式,避免接受面谈的人员在开始面谈时感到紧张; d.面谈的理由与所做的笔录应予以说明; e.面谈可以首先要求接受面谈的人员介绍其工作内容; f.面谈的结果应予以归纳,所得出的任何结论应在可能的情况下与接受面谈人员进行验证;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12 g.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开放式或封闭式的,但应避免引导式的问题; h.对接受面谈的人员的参与与合作应表示感谢。 (2)提问技巧 提问是审核中运用最多、最基本的方法。采用正确的提问方式提问,这是审核员基本的 沟通技巧。 ①提问的目的主要有: a.获取审核所需的信息。通过提问,有目的、有重点地去收集信息。信息不是越多 越好,而是适用信息越多越好,即所获取的信息应有助于迅速地正确地达到审核目的; b.掌握审核主动权,保证审核计划如期兑现。根据审核的目的、计划,有选择、有 重点地提问,使受审核方能在提问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提供审核所需要的信息和证据,将受审 核方的行为引入到审核计划安排的轨道上来,保证审核计划顺利实施。 ②提问按回答结果分成三类: a.开放式提问。以能得到较广泛的回答为目的的提问方式。“怎么样?”“什么?” 这样的问式为开放式提问; b.封闭式提问。可以用“是”、“不是”或一两个字就能回答的提问方式。审核员 除必要时应尽量少用封闭式提问。封闭式提问往往会使面谈对象情绪紧张,有些问题也很难回答,实际中的许多情况是不能用“是”或“不是”来定论的; c.思考式提问。可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以便获得更多的信息的提问方式。问式常有:“为什么?请告诉我……”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13 审核员根据打算了解的情况、面谈对象的情况和面谈发展的情况,可灵活使用上述三种 类型的提问。 ③提问按检查内容可分为二类: a.按审核检查表提问; b.根据审核进展情况提问。 总之提问方式有许多种,不管哪种方式,重要的是审核员的提问必须观点和目 的明确,时机 适当;必须表述准确、清楚、层次分明,依次递进,就像剥笋一样一层层剥进去直至剥到你 需要的地方。提问要用最短的时间,从最佳角度获得最能达到审核目标的信息和证据。如检 查表上列有A、B、C、D四个依次关联的问题,按序提问显得机械呆板,而且不与当时场景 结合,提问效果往往不好。选择问题则显得灵活,有针对性,能提高提问效果。一个 老练的审核员的提问方式常常在表面看来是随机的,但他总是能在当时场景中找到最适当的 提问方式,并得到理想的答案。假如你到采购部门审核合同评审要求,怎样提问呢? 问1:合同评审是不是你们负责的?(目的是确认责任) 问2:今年你们一共订了多少合同?(目的是调查应评审的合同数) 问3:请你把今年所订的全部合同拿给我看看?(目的是确认合同评审数和评审有效性 验证) ④在提问时还应注意: a.考虑被问者的背景;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14 b.观察神态表情; c.适时表示谢意; d.努力理解回答; e.不能建议或暗示某种答案; f.不说有情绪的话; g.不要连珠炮式地发问。 (3)聆听技巧 学会聆听,对审核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审核过程中,审核员聆听的时间可能会达到总时间的80%,谦虚和认真的聆听 态度有助于形成融洽气氛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得出客观的审核发现。 ①聆听技巧有: a.少讲多听; b.不怕沉默; c.排除干扰; d.多问开放性问题; e.多鼓励讲话者; f.善意的态度。 ②聆听时应注意事项有: a.持平等、真诚的态度; b.专注、认真地听;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15 c.有耐心并及时反馈; d.尽可能不要做出不恰当的反应。 (4)验证技巧 审核员得到对方回答后,需要辨别真伪,正确理解意思,所以进行分析验证是必不可少的。 ①分析验证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a.把对方回答与环境(背景)因素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分析; b.通过一种或多种渠道加以验证,验证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c.从比较合适的角度分析、理解对方的回答; d.对对方表达的意思要具有职业的敏感性,善于从中捕捉到蛛丝马迹,顺藤摸瓜。 一般情况下,审核员在得到回答后,常采用“请我看……”的语句,如果客观证据一时 拿不出,受审核方推托或稍后提供时,审核员应记下此细节,以防遗忘。审核员不能认为某 人说的就是事实而忽略客观证据的验证,否则将会导致错误的审核结论。被访问人员的陈述 并不都可作为客观证据。通常当事人或负责人所作的陈述才可作为客观证据。 ②验证时,可按下述思路进行: a.有没有,不能因为回答得很圆满,审核就到此止步。还要按照标准要求,验证应具备的程序文件、计划、记录等是否符合要求; b.做没做,不能因为文件、计划、记录编制得很好、很多,就认为符合要求了,还 要按照文件、计划进行观察、面谈、核查,判断实际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16 是否做了; c.做得怎样,不能因为已按文件、计划做了,就认为审核到位了,还要检查实际做 的结果是否有效,是否真正进入了受控状态,是否达到了质量活动规定的目标; d.笔记,在提问、验证、观察中发现的客观证据应及时予以记录,并让受审核方确 认。 ●不合格项的判断技巧 现场审核时,审核员要经常及时地对所收集到的客观证据和形成的审核发现进行符合性 判断。如何正确判断,除深刻理解标准要求外,还需掌握一些技巧。 现以ISO9001:2000为例,将条款判断的一些技巧介绍如下: (1)最高管理者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最高管理者要求的条款有: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中心、5.3质量方针、5.4策划、5.5职责、权限与沟通、5.6管理评审等,如判断上述条款有不合格项,往往意味着系统失效,且主要责任者是最高管理者,其不合格项所引 起的随后措施,可能会涉及整个质量管理体系,所以应慎判。 (2)更改 对设计、开发要求及相关文件的更改问题,应判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对来自顾客产品要求相关文件的更改问题应判7.2. 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对目标及相关 文件的更改问题应判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对除上述判断外质量管理体系文 件的更改问题均可判到4.2.3文件控制。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17 (3)标识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标识的条款有:4.2.3文件控制、4 .2.4记录的控制、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4顾客财产、7.5.5产品防护等。在对标识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标识的对象、性质,寻找相应条款。 (4)记录 标准中对要求有记录而无记录时,应判到所对应条款;对用于提供证据的记录问题,应判到4.2.4记录的控制;对作为产品实现质量记录的策 划问题,应判到7.1产品实现的策划。 (5)人员 标准各条款中,涉及到人员问题时,可采取由表及里的原则,如 应知而不知,应会而不会,宜判到6.2人力资源。 (6)测量和监视 对过程中的人员、设备、工装、材料、环境、方法、信息、时间等过程参数的测量和监视,应判到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对进货、半成品( 在制品)、成品的特性 的测量和监视应判到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对生产和服务运作过 程中的监测活动应判到7 .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对顾客满意与否的监测判到8.2.1顾客满意。 (7)做法 实际做法有效,但未满足规定要求,即合理不合法时应判不合格项;实际做法符合规定要求,但该规定做法不尽合理、科学,即合法不合理时,不应判不合格项。 (8)评审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18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评审”要求的条款有:5.1管理承 诺、5.3质量方针、4.2.3文 件控制、5.6管理评审、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3.1设计和开发策划、7.3.2设计 和开发输入、7.3.4设计和开发评审、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 过程的确认、8.5.1持续改进、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等。在对评审问 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评审对象、性质及目的寻找相应条款。 (9)识别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识别”要求的条款有:4.1总要求、4.2.3 文件控制、4.2.4记 录的控制、7.3.4设计和开发评审、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 .5.4顾客财产、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8.3不合格品控制、8.4数据分析等 。在对“识 别”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识别场合、时机、对象、目的、范围寻找相应条款。 (10)法律 向组织传达遵守法律的问题,可判到5.1管理承诺;对组织知法的问题可根据涉 及对象、范围,分别判到5.2以顾客为中心和7.2.1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和6.2. 2能力、意 识和培训等条款;对组织守法的问题,可根据所处过程、场所,分别判到7.3.2设计和开发 输入、7.3.4设计和开发输出;对组织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评价问题,可根据 评价目的、 性质、对象,分别判到5.6管理评审、7.2.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7.3.4设计 和开发评审、8.2.2内部审核等条款。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19 (11)资源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资源”要求的条款有:4.1总要求、5.1管理承诺、5.6.3评 审输出、6资源管理、7.1产品实现的策划等。在对资源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 识别、提供 、使用、管理资源的场合、目的、类别、对象,寻找相应条款。没有相应条款可判时,均可判到6.1资源的提供。 (12)沟通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沟通”要求的条款有:5.1管理承诺、5.3质量方针、5.5.1 职责和权限、5.5.2管理者代表、5.5.3内部沟通、7.2.3顾客沟通、7.3.1设计和开发策划、 7.4.2采购信息等。在对“沟通”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沟通对象、过程、目的寻找相应条款。 (13)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任一过程都存在改进机会。因此对“改进”问题的判断,应根据改进的对象、过程、时机寻找相应条款。通常,针对不合格产品本身所采取的措施问题, 应判到8.3不合格品控制;针对审核发现所采取的措施问题,宜判到 8.2.2内部审核;针对质 量管理体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问题,宜判到5.6管理评审;针对过程 中实际不合格产生的原因所采取的防止再发生的措施问题,应判到8.5.2纠正措施;针对过程中潜在不合格的原因 所采取的防止发生的措施问题,应判到8.5.3预防措施。 (14)确认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确认”要求的条款有:7.1产品实现的策划、7.2.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7.3.1设计和开发策划、7.3.6设计和开发确认、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在对“确认 ”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20 据确认的需要、对象、过程、目的、寻找相应条款。 (15)策划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策划”要求条款有:4.1总要求、4.2.1总则、5.4.2质量管 理体系策划、7.1产品实现的策划、7.3.1设计和开发策划、8.1总则、8.2.2内部审核、8.2. 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等。在对“策划”问题进行判断时 ,应根据策划对象、目的、过程、时机、需要,寻找相应条款。 (16)设施、设备、装置 对基础设施确定、提供、维护问题,应判到6.3基础设施;对生产和服务设备使用、维护、工装管理等问题,应判到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对生产和服务设备的配置问题应判到6.3基础设施;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装置,凡获得、使 用问题,应判到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对凡测量能力、校准 、防护、确认等问题,应判到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17)防护 在生产和服务运作过程中(包括搬运、贮存、包装交付等),涉及到产品的防护应判到7.5.5产品防护;涉及到基础设施的防护,应判到6.3 基础设施;涉及到生产和服务设备 (工装)的防护,应判到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涉及到测量和监控装置的防护,应判到7.6监控和测量装置;涉及到人身安全的防护,应判到6 .4工作环境。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21 (18)顾客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顾客”要求的条款有: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中心、5. 3质量方针、5.5.2管理者代表、5.6管理评审、6.1资源的提供、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5 .4顾客财产、7.4.3采购产品的验证、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控制、8.2.1顾客 满意、8.4数据分析、8.5.2纠正措施等。在对与顾客有关的问题进行判断时,应 根据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对象、目的,寻找相应条款。 (19)确定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确定”要求的条款有:4.1总要求、5.2以顾客为中心、6.1 资源的提供、6.2.2能力、意识和培训、6.3基础设施、6.4.2工作环境、7.1产品实现的策划 、7.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7.3.1设计和开发策划、7.6监视和测量装置和控制、8.1总则 、8.2.1顾客满意、8.2.2内部审核、8.4数据分析、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等。在对确定有关问题进行判断时,应根据确定目的、对象、过程寻找相应条款 。 (20)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中应包括设备使用、工装、 工艺、生产、搬运、贮存、包 装、交付、服务等组织产品实现的特定过程,在涉及上述方面问题时,在没有其他条款相对 应时,均可判到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21)统计技术 统计技术应用知识没有掌握或应用不正确,可判6.2.2能 力、意识和培训,其他统计技术应用问题可判到8.1总则。 文 件 名 内部审核实施 电子文件编码 ZLNS006 页 码 37-22 (22)批准 标准中直接涉及到“批准”要求的条款有:4.2.3文件控制、7.3.3设计和开发输出、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4.2采购信息、8.2 .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等。在对“批准”问题进行判断时,应 根据批准对象、权限、过程寻找相应条款。当在标准条款中无批准要求,但在组织质量管理 体系文件中有批准要求时,应根据组织文件要求所对应的条款进行判断。 (23)能细则细,不能细则粗;对上的则细,对不上的则粗原则。 如4.2.3文件控制。 (24)最贴近原则 在标准中找不到完全能“对号入座”条款时就判最为接近的条款。 (25)最有效原则 当存在多种判断时按最有利改进或改进最易见效的条款处判。 (26)最关键原则 当同时存在多个问题时,应寻找关键词或关键客观证据或关键问题进行判断。 (27)最密切联系原则 有些问题应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