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1.2.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课 型新授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懂得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2.主动服务社会,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过程方法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关爱社会的实践能力,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能力。2.让学生亲自参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教学重点公民必须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教学难点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的应尽的责任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
2、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青年歌手丛飞义务救助失学孩子的事例和图片。 新课教学 二、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公民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多媒体展示名人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以天下为己任” 毛泽东 引导学生说说丛飞为什么这样做?同学分小组讨论:(1)说说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2)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3)我们作为国家的公民应该如何去做?说明丛飞主动救助失学孩子其实就是在主动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引入新课。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确:爱国是我门的责任和义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教学内容及
3、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小结: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对生我养我的国家怀着深深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所以爱国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国家需要每个人的贡献,只有国家兴旺了,强盛了,个人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国家兴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作为 公民,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 2.关爱社会的表现(板书) (1).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 活动二:外企员工的选择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3页关于四名大学生的例子教师总结: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责任
4、感。 (2)要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共渡难关 活动三:感受抗震救灾精神 播放多媒体视频:08年抗震救灾资料。 问题: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是在什么时候? 你还知道能够主动为国家分忧的事例吗?我们中学生怎么为国家分忧,承担社会责任?教师小结并板书: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分忧、承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中学生应该有关爱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怀,从小就树立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 教师讲解:我们对祖国的尽责首先应该体现在好好学习上。但是,是不是要做出以上的壮举才能算是一个尽责的人呢?其实在校园里、教室里,主动捡起地上纸团、饮
5、料盒等;记住离开时关掉教室里的灯、风扇;关掉别的同学忘记关掉的水龙头,这都是为国家尽责的表现。读书是为国家尽责,水、电都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所以,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为美化环境检一张纸,扫一点垃圾都是尽责的表现。二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1.在公益活动中提升自身的价值?阅读材料并回答1.作为外企员工,他们遇到了什么考验?2. 作为外企员工,他们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3. 作为外企员工,怎样做才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能 学生看视频回答问题。 通过大学生辞职和孙天帅不给外商下跪的事例,教育学生在事关国家尊严和民族问题上,来不点半点含糊,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学生感受主动为
6、国分忧、承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关爱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怀,从小就树立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活动四:志愿者在行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4页的材料:小石的环保志愿行动。小结:给他人、社会带来了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2.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活动五:大家都来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简介青年志愿者活动教材第25页课堂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让我们用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誓词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誓词: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
7、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思考:1.小石从事的志愿者工作并不轻松,但他为什么不觉得苦呢?2.小石付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对照活动谈体会了解有关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有关知识。齐读誓词,感悟本课内容。通过典型事例,教育学生懂得: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认识参加公益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高昂激越的情感中结束新课。作业布置选择题1河南农民王凤山在参加黄河小浪底工程建设时,发现一位外国工长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他当即进行阻止。但是这名工长不但不听,还坚持让他也这样干。王
8、凤山冒着被解雇的危险,大声吼道:“坑国家,昧良心的事,我死也不干。”王凤山的行为表现,说明他( )A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对祖国、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B对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C是一个性格良好的人D有坚强的意志品质2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向警予读书是“为了国家自强,为了民族自强”;任弼时在学生时代的作文中,多次表达了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宏大志向。他们想要承担的是( )A家庭责任 B社会责任 C职业责任 D工作责任3大连市公共汽车司机黄志全,在行车的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用最后的力气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路边,并拉上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
9、将发动机熄灭,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做完了这三件事,他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 ) 作为一名司机,黄志全认真履行了自己全部的职责 随着角色的变换,黄志全承担了不同的责任 黄志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责任来源于传统习俗、公民身份和法律规定A B C D 4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 ) A志愿者的责任 B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你 C为了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他人、提升自身价值 D别人对我的希望 板书设计要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共渡难关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利益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主动承担责任,奉献他人,提升自身价值服务社会公民要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关爱社会的表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