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设计 新教版(汉语)-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46682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设计 新教版(汉语)-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设计 新教版(汉语)-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汉字学习。 通过比较或分析汉字结构等方法,学习本课的12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 重点掌握“衰、徘、徊、妙、诠、缩、凝、径”8个生字。 2.词语学习。 通过查词典、联系已学过的词语、同义词比较、词语例释等多种方式,学习本课的28个新词语,要求会读、懂意思。 重点掌握教材中列举的“探求、衰弱、陶醉、结晶、凝聚”5个词语,要求会读、会写、会用。 3.句型学习。 学习本课的“每……都……”“ 当……时,却……”“不仅……也……”3个句型,要求能结合情境使用。 4.课文学习。 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能够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 课文——《为你打开一扇门》 课内自读课文——《说“勤”》 5.学习课文,领会优秀文学作品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自己查字、词典来了解课文中生字和词语的意见和用法。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全班分享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介绍了文学的功用,老师应通过讲授课文,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的精神。 教学时间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结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词的预习情况。(请学生解释本课重点词语并造句) 2.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先请学生朗读课文,再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提问) 3.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三、课文导入 导入1: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呢?(文学之门)“你”又是指谁呢?(青少年朋友)对,作者是想把青少年朋友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神秘的面纱,让大家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 导入2: 同学们,文学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它把生活的帷幕~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它是一个真诚而忠实的朋友;它是一扇神奇的大门,所有愿意走进这扇大门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让我 们一同走进这扇门,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吧! 导入3: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文学作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领悟人生意义的大门。下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为你打开一扇门》。 四、初学课文 1.方法和任务。 (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分小组朗读课文并交流初读感受。 2.预设问题。 (1)求知的过程是个什么样的过程? (2)不追求知识的人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 (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学? (4)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5)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身修养和增长知识? 3.教学提示。 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先讲认识和理解,有多少说多少,不必求全;然后请学生回答预设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1.在小组中,每个学生用重点词语造句或进行交际运用。 2.小组互动学习。 每个学生整理自己不懂、不会用的词语,在小组中提出来,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加以理解;理解不了的,提交到全班,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掌握, 六、解难答疑 老师解释全班学生普遍不懂、不容易掌握的词语。 (一)词语例释: 1.浏览:粗略地看一遍。如:大致~。 我拿起今天的报纸《参考消息》,快速地浏览了一遍。 2.探求:探索寻求。如:~真理、~知识。 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探求着“宝藏”。 3.探寻:勘探、找寻;寻求。如:~地下宝藏、~人生价值。 地质科学家们在沙漠中探寻着水源。 4. 衰弱:身体、精力机能等减退。如:神经~。 由于长期闭关锁国,这个国家的国力衰弱了。 他神经衰弱,晚上睡不着觉。 5.无聊:因精神空虚而烦闷;言行等庸俗或没有意义而使人生厌。如:闲得~。 我假期一直呆在家里,真无聊。 这种活动很无聊,我不感兴趣。 6.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如:~不定、独自~。 那人在商店门口来回徘徊,好像在等什么人。 去还是不去,我一直徘徊不定。 7.结晶:物质由液态或气态凝结成晶体。比喻珍贵的成果。如:智慧的~。 这些高品质的葡萄新品种,是科学种植的结晶。 中国宇航员飞上了太空,这是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结晶。 8.凝聚:集中、积聚(精神、思想、辛苦等)。如:~力量、~而成。 这架大型飞机的研制成功,凝聚着中国几代航空人的心血。 这个成缋凝聚着我们的汗水。 9.极为:副词,表示程度达到极点。如:~勇敢、~不满、~贫困。 他的表现极为勇敢。 改革开放前,这里老百姓的生活极为贫困。 (二)形近字辨析: 1.闭:①关,合。如:封闭、闭门、闭合。②结束,停止。如:闭会、闭幕。 闲:无事,与“忙”相对。如:闲逛、闲人、空闲。 2.径:①小路。如:小径。②直径的简称。③途径、方法。如:捷径。 经:历久不变的;从某处通过;治理。 如:经常、经过、经历。 3.裨:益处。如:大有裨益、无裨于事。 脾:内脏器官,在胃左下侧,是重要贮藏血液的器官。如:脾脏。 七、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布置作业 1.小结课文,简单梳理全文的脉络。 例举了在知识大门前探寻知识的两类人——阅读文学作品的深刻 2.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书面作业。 抄写本课词语3遍,并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的结构。 2.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 1.掌握课文的结构。 2.理解课文主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深学课文 (一)朗读课文可采用个人读、分组读、抽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穿插进行。 (二)串讲课文。 (1~2自然段) 例举了面对知识大门探寻知识的两类人。 1.提问: (1)求知和阅世的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2)走进知识的大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3)不想追寻知识的人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 (4)作者是如何看待探寻知识的? 2.“每……都……”句型。 (1)导入: 教师以替换的方式导人此句型。 全部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每个同学都要参加这次活动。 (2)句型操练: 请学生跟着老师大声读出下列句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 每个人都会有缺点。 (3)归纳: “每”常和“都”连用,表示没有例外。 每个书店我都想进去看看。 每个同学都得参加这次活动。 (4)课堂操练: 用“每……都……”替换下列句子。 所有同学的作业,李老师都认真地批改了。 所有的宿舍都必须打扫干净。 所有同学都必须写一篇作文。 3.“是……也是……”句型。 (1)导入: 请同学们用“是……也是……”连接下列句子。 艾力是我们的老师。/艾力是我们的朋友。 艾力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2)句型操练: 请学生跟着老师大声读出下列句子。 他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教练。 你父亲的这种做法,对你来说,是一种奖励,也是一种鼓励。 (3)归纳: “是……也是”表示并列关系。 (4)课堂操练: 用“是……也是”连接下列句子。 篮球运动是一项体育活动。/篮球运动是培养团队精神的体育活动。 户外徒步是一项新兴的健身活动。/户外徒步是一项旅游观光活动。 4.“当……时,却……”句型。 (1)导入: 请同学们用提问的形式导入“当……时,却……”句型。 同学们都在做作业的时候,艾山在干什么? 当同学们都在做作业时,艾山却在看小说。 (2)句型操练: 请学生跟着老师大声读出下列句子。 当我想把这本书还给他时,他却转学了。 当他做了错事时,却没有一丝悔意。 (3)归纳: “当……时”表示时间,“却”表示转折,后一句子说明的情况和前一句子相反。 (4)课堂操练: 用“当……时,却……”完成下列句子。 当我决定带孩子去上海时, 当我攒够钱,打算买下这套房子时, 当我信心百倍地准备再次参加比赛时, (3~4自然段) 本段主要阐述了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意义。 1.提问: (1)文学作品具有什么意义? (2)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给人类带来什么? 2.“不仅……也……”句型。 (1)导入: 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导人“不仅……也……”句型。 大量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大量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 (2)句型操练: 请学生读出下列句子。 参加体育比赛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也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大声朗读不仅可以培养语感,也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归纳: “不仅……也……”表示递进关系,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 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这两个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优秀,思想品质也很好。 四、课文教学总结 1.归纳文章的结构。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知识的大门——文学是诸多知识大门中的一扇——文学作品的意义以及阅读文学作品的益处 五、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掌握全文的叙述顺序,按文章的结构完整地复述课文。 2.书面作业。 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100字左右)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运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 选择本课的疑难知识点,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进一步转化成习惯和能力。 二、听的训练 老师将课文改编成故事,可以增删、改变内容,使故事更加口语化,让学生容易听懂。 三、说的训练 1.方法和任务。 要求学生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小组推选代表在班级进行汇报。 2.复述要点。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知识的大门——文学是诸多知识大门中的一扇——文学作品的意义以及阅读文学作品的益处 (1)在班里进行课文复述比赛,看哪位同学复述得好,分别记分。 (2)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四、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将本篇课文的内容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2.书面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至练习五。 (2)完成课后练习七。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不会读、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掌握。 二、读的练习 “自读课文”要按一定的阅读要求进行阅读。阅读时,注意发音准确,句与句之间的停顿;能根据标点符号的标示读句子;能根据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从而增强语感,达到在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学习词汇的目的。 三、我的小词典 1.精深:(学问或理论)精微高深。 中医的经络学博大精深。 2.造诣:(学术、技术等)达到的水平。 在民族舞蹈研究方面,她的造诣很深。 3.震惊:令人震动而惊异。 这场大地震震惊了世界。 4.成就:业绩、事业上优良的成效。 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5.口吃:说话时字音不断重复或词句时时中断。 6.雄辩:谈论具有说服力。 事实胜于雄辩。 7.酬报:劳动而获得的钱或实物。多用“报酬”。 8.变拙为灵:将笨拙的变为灵巧的。 9.寡:孤独;孤单。如:寡老(孤独的老人);寡女(独居无偶的妇女)。 10.无垠:形容广阔无边,多用于天空、草原、大海、沙漠。 无垠的草原,使人心旷神怡。 11.猎取:①通过捕猎而获取。②力图得到。 原始人用粗糙的石器猎取野兽。 12.开拓:指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对象一般是范围较大的。 祖辈们开拓了这片土地,使这里变成了绿洲。 13.迟钝:形容入的(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和动物行动缓慢。 他这个人脑子迟钝,反应慢。 四、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熟读“自读课文”。 2.书面作业。 写一写“我的小词典”里的词语并注音。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通过真实的场景设计,进行切合实际的交流,达到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运用、交际的目的。 二、交际话题 1.你是如何理解“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的? 2.你是如何理解“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的? 3.谈谈应如何阅读文学作品。 三、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话题,写出发言提纲 1.方法和任务。 要求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发言提纲经小组集体讨论、修改后,推选代表在班级发言。 2.活动提示。 为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提议成立临时评委会,给各小组评分,并记录成绩。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六。 2.预习第十一课的词语和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