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山的那边1教学目标重点 1、练习朗读,在朗读中感悟文章,加深理解;2、体会诗歌的形象性,领会诗歌艺术形象的蕴含 ; 难点1、练习朗读,在朗读中感悟文章,加深理解;2、体会诗歌的形象性,领会诗歌艺术形象的蕴含; 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 这是一首诗歌,诗人把这种走出去看看的梦想凝聚在“海”的形象中,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他对梦想的追寻过程。 朗读法 讲授法 合作学习 默读法板书设计在山的那边童年时期 成长以后小时候: 没找到海梦想海长大后: 找到了海追寻海经过无数座山,一次次战胜失望!导学过程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在山的那
2、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歌,从中寻求答案。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一)介绍作者、解题王家新,1957年出生于湖北均县。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 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年)等。(二)预习字词1、查工具书,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痴 想 chxing 发呆地隐 秘 yn m 凝 成 nn
3、g chng 诱 惑 yu hu 一瞬间 y shn jin(三)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或听课文录音) 2、请请你谈谈对诗歌这一体裁的认识。n诗歌是一种以凝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3、听读课文,诗可以分为两部分,你能说说为什么吗?4、齐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A、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以及“爬山”各比喻什么? B、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C、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6、作者小时候有一个愿望:看到山那边的海,在当时,他的愿望实现了吗没有,哭着回来了依然是山!7、他说怎样才能见到这样的海呢?8、
4、请你来讲述一下诗的内容,把寻海的过程尽量描述得细致一些。三、小结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表达了一个哲理。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 四、 作业 课后练习第一、四题。1、听教师导语,审视自己的目标,初步感受文章内容。2、个别同学发言,简单说说自己的理想3、了解作者生平,及本文的创作背景 4、在笔记上记录重点内容,积累文学常识5、个别学生到黑板上注音、解释,其他同学在听写本上检测。铁 青( ti qng )青黑色,多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喧 腾 xun tng形容声音杂乱,像开了锅6、学生听教师范读,之后练习配乐
5、朗读课文,进入课文学习情境7、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体裁的特点它富于想像,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可以歌咏、朗诵。讲究形象美、情感美、音乐美、语言美。8、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在文中圈点出重点词语,并在旁边批注,概括内容。童年时期 成长以后小时候: 没找到海梦想海长大后: 找到了海追寻海9、同学之间讨论,互相补充,准备发言。10、班内交流,个别同学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第一节写了小时候的我的想望和困惑第二节写了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以及对人生的感悟11、在同学发言时,适时记录重要内容。经过无数座山,一次次战胜失望!15、总结收获一个“山”字,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由一个意境翻出一个新的意境,诗意在跌宕中推进,感情也波澜起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16、记录作业教学札记这首小诗,朗朗上口,内容也较为容易理解,所以是让学生练习朗读的好文章,通过示范、练习等方式,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一些方法,有了一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