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4.3平面镜成像(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会用实验探究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能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问题【新课导学】一、平面镜:_叫做平面镜。二、探究实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提出问题:_ 2、猜想与假设: _ 3、设计实验:同样大小的红颜色塑料支架两只,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刻度尺一把。利用以上器材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4、进行实验:(1)组装器材:把方格纸平铺在桌面上;把平面镜插入支架,放在方格纸上;检查平面镜与底面是否垂直。(2)第一次实验:把左半圆作为物体放在镜面前(标有镜面的一面);把右半圆红颜色塑料支架作为物像放在平面镜另
2、一面,并慢慢移动,直到其与从镜面处看到的像完全重合;经过测量比较,将相关数据记入下表中。(3)第二、三次实验:把物体移动到更远(或更近)的距离,重新做上面的实验,并将测量结果记入下面的表格中。5、学生实验,收集数据: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缩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你的其他发现6、分析与论证:物体所成的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物点和像点的连线与平面镜 。_三、平面镜成像原理1.平面镜成像是光的_现象形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2.平面镜成像
3、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 、 像。应用: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四、平面镜的应用:1._;2._。【当堂测试】1、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2、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0.5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_m;此时像与平面镜相距_m;当他远离平面镜走了 0.5m,这时像与他相距_m3、湖水深2m,在湖面上空5m处有一只小鸟,则小鸟在湖中的像离小鸟的距离是( )A、5m B、7m C、10m D、14m4.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 A B C D【课堂收获】通过本实验,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