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母亲教师个性化批注我的母亲 教学重点1.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 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及自传的语体特征,把握文章内容。 2速读并列举出写母亲的主要事例,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性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中所写的事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2、体验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从而理解和关爱自己的母亲。
2、教学难点1、概括写母亲的主要事例及其表现的人物品性。 2、品味语言的分寸感,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教学方法 速读、自主、合作、教师讲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母爱,一个饱含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话题。的确,无论是年长年少,还是天涯海角,单飞后的另一端永远牵挂的是对母亲的思念。莫泊桑说:“人生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胡适的母亲含辛茹苦,忍受一切,献出自己的一切,并挣扎着熬过了23年!她舍得一切只为供胡适读书,使之出人头地,她宁肯自己遭受困窘,却仍处处为儿
3、子设想,是一个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这篇文章就是胡适为纪念母亲而作的。二、感知求疑检查预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u) 绰号(chu) 庶祖母(sh) 吹笙(shng) 摹画(m) 眼翳(y) 舔去(tin) 侮辱(w) 2解释下列词语。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3、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
4、创作第一部新诗 尝试集 过渡语: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 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再次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 3.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用自己的语言概况或用课文中的语言均可)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 “催”去上学; B. 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如何在除
5、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慈母严父,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三.、探究内化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_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6、提示 :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有: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据此,学生精彩填充有: “母亲是一个对我管教深细而严格的人” “母亲是一个容忍善良、仁慈温和又很有刚气的人”归纳:通过写这些事情,表现母亲的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
7、情的话。 板书设计 (可在学生回答3时边概括边板书)我的母亲胡适早训、催上早学 严厉 重罚、舔病眼 慈爱 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 仁慈、温和 受气,忍耐、悲哭 气量大、性子好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质问 刚气,不受人格侮辱 四、拓展延伸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一、激趣导入上节我们了解了胡适的母亲那个仁慈、温和、对孩子的教育严厉的近乎苛刻的老人。在字里行间,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的那种深切的感恩与思念,它是如何取得这种
8、效果的呢?二、感知求疑学生默读全文,理清行文思路。 给文章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写“我”的童年,为写母亲做铺垫(1-4段)。 第二部分:写母亲的言行,体现对“我”的言传与身教(5-12段)。 第三部分:写母亲对“我”的影响,表现母爱的伟大与我的感激(13段)。思考以下问题: 1、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分组讨论: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2、文章开头三段几乎没有写及“我的母亲”,是否属于跑题?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明确:1、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 文绉绉的 大人们鼓励我装成先
9、生的样子 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 喜欢看书 只学得了读书、写字; 反对我学吹笙、吹笛、不允许我画画 小结: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2、是否跑题要看这部分文字与题的表达是否有关,有关就不跑题。本文的主题是刻画母亲的形象,表现母亲的优秀品性,感谢母亲对自己的教育,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与此有关就不能算是跑题。 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10、,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3、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
11、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三、探究内化品味关键语词,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教师导学:人们常说“文如其人”“文即其人”,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本文语言直白、坦诚,毫无夸饰之辞,而这正是胡适的品性受了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请同学们结合语境,品味句中加点词语的分寸感。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2、 学生小组交流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1)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就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3)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
13、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四、拓展延伸 1、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人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回顾人生历程时,胡适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念之情,但在文中却极少运用直接抒情的语句,那么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明确: 对此,大体可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饱蘸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
14、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等。 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来回忆童年往事,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 老舍我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欣赏“诗中的母爱”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又如:歌曲(付林)、等,通过欣赏歌曲,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 作业布置 1研讨与练习三。 2基础训练。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