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预习内容]
1在“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放置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对这一组检验时发现( )现象,与另一组对照的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在鲁宾和卡门实验中,标记水中的氧,结果在( )中检测到了放射性。从而证明了氧气中的氧来自( )。
3.光合作用产生的( )来自光合作用中的水,而不是( )。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作为原料的( )和( )同等重要。
4.在水肥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增加( )的浓度,可使光合作用显著增强,作物产量明显提高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量等,它们是以什么为原料制造出来的?
讲授新课:
一.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
1.实验步骤:
A.剪取带有5-8片叶的天竺葵枝条,插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
B.把小烧杯放在盛有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培养皿里。(此处的氢氧化钠有什么作用?)用广口瓶将它们扣住,在瓶口涂上凡士林防止漏气。
C.用同样的方法设置第二套装置,但培养皿里改盛清水(为什么换成清水)
D.把两套装置同时放暗处一昼夜。(为什么)
E.一起光照2-3小时。(目的是什么?)
F.检查两套装置里的叶片有无淀粉生成。
组别
物质
特性
现象
A 组
氢氧化钠
吸收二氧化碳
B 组
清水
不吸收二氧化碳
结论:
二.资料分析:光合作用需要水
1.通过资料分析,氧气来自什么物质?
2.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
归纳总结:
1.光合作用的原料有:
2.讨论:你知道从几个方面可以控制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吗?
实际用: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 在水肥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增加( )的浓度,可使光合作用显著增强,作物产量明显提高。增加( )的方法主要是施加( )或适当施用( )。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吸收( )放出( )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反馈练习]同步训练
[当堂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