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传和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2、能力目标: (1)通过对书本上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培养学生识图能力。(2)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其相对性状;描述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3、情感目标通过对遗传和变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奥秘现象,只要深入研究,任何事物都能有所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怀有感恩的心 。【教材地位分析】遗传和变异现象是第二十章的第一节,也是初中学生首次接触到遗传学相关的知识,因此对学生形成初步的遗传学基本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生物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喜欢
2、亲自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实物和图片并进行总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的总结水平有限,所以教师要适当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补充。【教学策略】1、教法:启发式教学法 2、学法:合作学习3、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图片【重点难点】1、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2、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教学措施】1、指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亲自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推理得出结论。2、利用趣味课件: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再次呈现在学生眼前,由现象认识上升到理论的水平。【教学方法】1、分组合作探究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自主探究式的学生
3、互动总结式教学法。2、实验探究法:利用趣味性课件并结合活动,图片等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启发式教学【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人、植物或者动物性状和相对性状对比图片,多幅亲子间照片以及搜集多种动物亲代与子代间的图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提问与引导:首先做出这样的假设:如果老师今天种了一棵花生,到了有收成的时候,同学们认为老师会收获什么呢?家里的母猫在前几天生了六只?为什么种了花生只能收获花生,猫为什么就不能生下老鼠呢?怎么自然界有这样的规律呢?俗语中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然后就进一步导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学习我们这一节关于遗传
4、和变异的现象。逐次展示相关图片:1、花生(图片)2、猫(图片)学生观看相关图片并思考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导入性状概念1、展示苹果图片让学生按照老师设置的问题要求去找外貌特征和内部特征,让学生总结苹果的特征。2、展示小狗的图片让学生按照老师设置的问题要求去找外貌特征和内部特征,让学生总结小狗的特征。3、引导学生对性状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并在多媒体上展示。1、学生通过看、闻、听等多种活动来了解生物的性状。2、学生对以上提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植物、动物、人都可以称为生物,进而推出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而我们生物学上就把生物体各种各样的特征称为生物的性状,包括了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根据性状概念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相对性状1、不同种生物我们比较容易区分,可是你们看这两个小狗又怎么去区分呢?(展示两个不一样的小狗的图片)2、顺势引导:小狗的颜色、大小、耳朵等等是生物的什么呢?既然都是小狗的性状,为什么都不同呢?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中又称为什么?3、引导学生对相对性状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并在多媒体上展示。4、展示多幅生物的图片,让学生分辨哪些是相对性状,进一步巩固相对性状的学习。1、学生观看相关实物并思考。2、学生对相对性状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