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原子的构成(三) 教学设计课 题课题二原子的构成(三)课型新授课时编号22学习目标1、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学会书写离子符号。2、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学习重难点1、学会书写离子符号。2、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集 体 备 课 个 性 设 计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题出了一个课后问题,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密切相关。了解这些知识,就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元素的原子是怎样形成不同的化合物的。学生讨论后回答。二:出示目标:见上三:讲授新课:播放课件: 钠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氯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反应后,会生成氯化钠。师:氯化钠是
2、怎样形成的呢?生:(观看动画)讨论下列问题 1让学生说说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及在形成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什么样的粒子?2这种粒子怎么书写?师生小结:1像氯化钠这种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1 离子的书写:如O2-、K+探究讨论:1 离子和原子之间有何联系?2 钠离子和钠原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为什么?3 阴、阳离子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是什么?边讨论便投影离子和原子的联系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结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性不带电带正电带负电表示方法元素符号表示:O
3、、Na离子符号表示:Na+离子符号表示:O2-相互转变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自学 :阅读教材P79最后一段,你可得到那些启示?教师在学生说出一些结论后,可进行总结构成物质的粒子。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们收获了哪些知识?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初步知识,了解了稀有气体元素原子、金属元素的原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知道了元素的性质跟它的原子结构密切相关,粗略地讨论氯化钠的其形成原因,为学习下一节课打下基础。巩固练习,反馈矫正: 1、Fe、Fe2+、Fe3+三种粒子,它们都具有相同的 数,不同的 数。因而,在化学反应中这三种粒子具有不同的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当X 时
4、,该粒子表示原子;当X 时,该粒子表示阴离子;该粒子原子核内共有 个质子,属于 (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3、有以下几条信息:a、b、c、d均为1到18号元素的一种 a、b 元素的阳离子和c、d元素的阴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元素的原子比a元素的原子更容易失去电子c元素的离子所带的电量比d元素的离子所带的电量高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它们的核电荷数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假设四种元素的离子都有2个电子层,利用你所学的知识猜测一下,如果两两结合形成化合物,哪两种元素更容易?原因是什么?你能举出实例吗?请写出它们的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4、根据上面所给出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你能否判断出下面所给的原子结构示图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A B C D预习:自学化学式与化合价。作业:原子的秘密与科学家形式:课外分组查阅资料,课上汇报讨论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