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议区域活动的现状和指导策略 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 II引 言 III一、 幼儿园区域活动概述(一) 区域活动的概念(二) 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二、 幼儿园区域活动现状(一) 区域创设形式化(二) 材料投放不合理(三) 教师指导不到位三、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改善策略(一) 恰当选择区域活动类型(二) 合理投放区域活动材料(三) 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中文摘要 幼儿园区域活动,也称活动区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形式。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所以,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幼儿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
2、用了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本文通过三个方面的阐述来让大家对幼儿园区域环境有所了解,以及现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和针对幼儿园存在问题的改善策略,让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关键字:幼儿园、区域活动 、现状与指导AbstractKindergarten regional activity, activity, activity area, is the autonomous activity of children self learning, self exploration, self discovery, self perfection, child
3、ren are actively seeking a unique form of problem solving. Regional activities are essential for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ctivities. So, the kindergarten regional activ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 In this paper, using literature method, observation method and in
4、terview method, through three aspects to help you understand something about kindergarten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kindergarten regional activity in kindergarten, and problems of the improvement strategy, make regional activities play a greater role in teaching activities i
5、n kindergarten, so that children get development better.引言 幼儿园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一种重要的的自主活动的教学形式,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当前的幼儿园,特别是城市幼儿园中颇受重视。区域活动是幼儿可以自选、自主而且多为小组活动的一种课程“模式”,不仅可以让幼儿通过亲自操作达到自主性学习,而且还可以使幼儿从小培养自我探索的学习精神,对幼儿独立思考、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有着重要影响。区域活动多为幼儿自选活动,这样就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进行活动的机会。所以,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区域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 幼儿园区
6、域活动概述 幼儿园课程于小学课程有许多的不同,幼儿园课程多是以活动为主,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让幼儿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幼儿园课程就包含很多,其中,区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区域活动。幼儿园教育新纲要(试行)中说:“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索、实验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一) 区域活动的概念 区域活动主要是幼儿自己的活动,是一门动手和探索能力比较强的活动课程。区域活
7、动不像学科活动和主题活动那样是教师设计和组织的。但是,也并不是教师完全不加影响的,完全自由的,只是老师的影响和控制是属于比较间接,比较隐蔽的,是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尤其是活动材料的投放而实现的。区域活动的主要的教育精神源于福禄贝尔的游戏法,蒙台梭利的启发式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赫恩的合作学习等理念。区域活动不同于主题活动,区域活动重视幼儿的自主发展,区域活动有着宽松的活动气氛,教师可以投放活动材料,有着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它的教育价值主要是附设在区角的操作材料、情景及相应的活动中。所以,区域活动或活动区活动是指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他
8、们自主的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二) 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1、 区域活动的开展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区域活动的设置是自由的,开放的,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区角进行活动,丰富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了探索、求知、交往、合作的机会,使孩子的欲望得到满足。在娃娃家这个区角活动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商讨和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和满足,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没有任何约束和负担的情况下孩子们自由交往,还可以进行自我调节需求,他们一会做妈妈哄娃娃睡觉,一会带娃娃去理发店理发,高兴时还可以和娃娃一起看表演,孩子们在自由、温馨的环境中尽情
9、活动,游戏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也就越投入。2、 区域活动有利于孩子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在幼儿园创设丰富的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意识是在不断操作事物的活动中萌发的,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也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发展的,持续不断的实践活动是幼儿初步创造活动的起点。从这一意义上讲,区域活动为促进幼儿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活动,进而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区域活动中要求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活动材料应不断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应不断促进幼儿从多个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促进幼儿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活动,进而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创造能力
10、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区域活动的开展中,幼儿则可以将自己新鲜独特的想法、观点运用于操作之中。幼儿的每一步操作都凝聚着他们不同于别人的想法。可以说,区域活动为幼儿展 3、区域活动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培养 纲要指出: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学发现,儿童的意识产生于他们对自身动作的反思:儿童因为动作而认识了世界,儿童也因为动作而意识到那个发出动作的“我”。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由于共同的活动目的而产生的合作行为;由于公共资源的有限而发生的分享、争执、攻击、协商、交换等行为;由于个别资源的不均衡而发生的赠与、求助、索取等行为;由于个别能力或经验的不均横而发生的帮
11、助、求助等行为;有助于幼儿民主、平等、公正、协商等社会品质的发展。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孩子们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学习不同角色的交往方式,想象表现并体会不同的情感,在照顾娃娃时想象表现并体验父母对孩子的呵护;做医生时细心照顾病人,做服务员时耐心热情地接待顾客,做爸爸时礼貌接待客人,学习做菜打扫卫生等等,这些区角活动中角色扮演无形中使孩子增强了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所以说,区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孩子将来参与社会独立活动奠定了基础。二、 幼儿园区域活动现状(一) 区域创设形式化 现在幼儿园里都认识到了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因此都想方设法
12、的独具匠心的为幼儿开辟了活动场所。有的幼儿园会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为孩子创设区域,有角色扮演区,有积木区,还有科学探索区等等。有的幼儿园却只是有个摆设而已,里面并没有实质性的材料。绝大多数幼儿园都会有区域活动计划,计划制定全面,层层落实到位。有的幼儿园制定的计划一两个月都不会变,而且很随意,没有目的性,还有制定的计划过高,教师只追究高计划,却忽略了实际操作性和幼儿的能力水平。(二)材料投放不合理 有计划、有目的的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的活动工具,材料投放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现在,每个幼儿园都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其中有老师自制的、有购买的、有成品也有半成品
13、注意到区域活动材料要符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但材料的操作性、可变性、层次性不够。活动区域的材料有的一放就是放一两个月,甚至一学期都毫无变化,缺少经常性的变化是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活动材料单一、不丰富,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引发不起孩子去想、去操作,从而阻碍了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另外有些材料的投放,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无难易差异。提供的材料缺乏层次性,虽然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我们应尽可能多角度多方面地对区域操作材料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利用,让幼儿以参与不同层次的操作,从而获得整体的经验提高与发展。(三) 教师指导工作不到位 现在幼儿园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大部分幼儿教师对活动的组织有序,
14、除个别幼儿园,多数幼儿园重点不突出。教师对活动的开始和结束不知如何进行,要么面面俱到、要么一声令下、要么拖拖拉拉。有些教师在活动中就东走走西看看,未能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指导随意性大。区角活动教师置身参与和孩子们共同活动的少,走走看看巡视的多,不能引发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的观察不够,深入了解的不全面。有的甚至不知道幼儿在想什么,在干什么,不了解孩子已有的经验和水平。只是看着他们在安静地摆弄物品。教师对于怎样观察幼儿、自己何时介入、如何介入、介入到什么程度,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导致教师无法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满足
15、和成功。在幼儿园里,孩子在这个活动的过程是很重要的,但是活动结束后的总结评价工作也必不可少。老师在观察幼儿在活动的表现,通过记录和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发现幼儿身上存在的问题,在活动结束时可以及时的纠正和解决。老师在制定区域活动主题时并不是任何一个孩子都能理解的并按照老师设计的路线进行的,孩子的理解会有偏差的,这就需要活动结束时老师进行及时的总结。有的老师活动结束了就结束了,也不会对区角进行整理,也不会有任何的活动感想去和幼儿进行沟通,也不了解孩子们在进行这个活动中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三、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改善策略(一)恰当选择区域活动类型1、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不是由老师随随便便的设
16、计一下就完成的,而是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从幼儿出发,考虑幼儿的接受和承受能力,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老师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来布置区域环境,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得注意幼儿之间不互相干扰,能做到专心去体验这个活动过程,从而获得学习经验。例如:在设计自然科学区角的环境时,老师可以通过摆设一些植物啊,然后在鱼缸里在养几条小金鱼、小蝌蚪,让幼儿可以通过真实的观察去体验自然的神秘。活动区环境的设置要根据班级的地理环境进行合适的设计,还要根据活动的空间进行整体的考虑。最重要的是,进行环境创设时要注意安全,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
17、应该是安全的。2、 充分结合幼儿的兴趣需要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幼儿园课程里,如果都是设计一些孩子不感兴趣,枯燥无味的课程,孩子将会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在进行区域活动创设的时候,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去进行区域环境创设,设计的内容要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所帮助,并能逐步引导孩子去进行主动的探索,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在探索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成长。(二) 合理投放区域活动材料1、 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基础 幼儿园里分小班、中班和大班,有的幼儿园里还有小小班。根据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去进行投放合适的区域活动材料,才由利于幼儿的发展。如果材料投放不准确,孩子不适应也不会操作,长久
18、下去孩子就没有兴趣了,也会对幼儿的动手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老师在进行投放区域活动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本班幼儿的年龄和实际情况,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去进行投放,设计的活动内容也要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假如适合大班的区域活动材料设计到小班,小班的孩子去进行活动时就会觉得非常困难,所以,合理投放区域活动材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投放。2、 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及需要 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主要是附着在区内的操作材料之上的。在活动中,材料是幼儿的主体,老师要投放合适的材料,也要合理投放,要能让幼儿感兴趣,也能从中获得经验。而且材料投放要充足,都能满足幼儿在这个活动中运用到这个材
19、料,而且活动材料要具有“多功能”性,而不只是单一的功能,这样活动效率才高。比如在角色扮演区中老师可以收集一些废旧的衣服来当服装道具,然后在收集一些生活中不用的旧物来进行新改造;在操作区里,老师可以找一些积木的玩具让孩子动手摆弄、也可以让孩子从家里带来自己的玩具让大家进行共享。这些活动内容的材料根据老师设计活动时会可能改变它的用途,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这样丰富了活动的趣味性,也增加了它的实用性,让幼儿体验着不同的活动带来不同的效果,幼儿乐于在活动中进行主动发探索。(三) 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1、 保证幼儿充足的区域活动时间 幼儿因为年龄的缘故,会比较随便,没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在进行活动时,孩子不一定
20、会根据老师所设计的活动路线走,容易进行“跑偏”。所以,在这个时候,老师进行有效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虽然说区域活动是幼儿自选,自主的活动,但也不能缺少老师的配合。通常每个活动区的最佳容量是57个人,如果人数太多,老师要是都进行指导是不太可能的,一般都要控制好孩子的数量进行合适的分组是进行有效指导的重要步骤之一。老师要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时间,不能太仓促,催促着孩子抓紧完成,要让幼儿切身体验这个过程,从而达到一定的水平。2、 教师积极关注,给予有效指导 当幼儿对某项活动不敢兴时趣的时候,老师更加要多进行干预,从各个方面来让孩子产生兴趣。当幼儿之间产生矛盾时,老师要及时的进行解决,帮助孩子建构与他人合作
21、,交往的技巧。在区域活动里,老师只是一个配合者,而幼儿是主角,教师要做好这个“后勤保障”工作,一切以幼儿为主。当活动结束时,不能让幼儿玩完就结束了,要做好活动结束的总结工作。老师在进行活动的时候要观察每一位幼儿,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这样,在结束活动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记录对幼儿进行及时的纠正。根据幼儿的身体发展规律,他们可能未必会理解老师设计这些活动用意,在就需要在活动结束后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分析加深幼儿的理解。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他们在活动中发生的问题,要对幼儿进行鼓励,不能让幼儿对活动产生厌恶的想法,要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通常,老师都会在活动结束后加上一堂短暂的活动分析的课程,这就是很好的总结工作。总之,不是孩子在活动结束时就代表着区域活动的结束,总结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文献:1、 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教育研究,2000版 2、 袁衍喜,幼儿园活动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版3、 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版4、 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版5、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