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5.2.5 分式的加减
教学内容:分式的加减(2)
知识目标: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能利用事物之间的类比性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类比、讲练结合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预习完成
1、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胆猜一猜:分数的混合运算与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___(是、否)相同。
3、提醒:分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按从___到____的方向,先____,再____,然后____.有括号要按先____,再_____,最后_____的顺序.混合运算后的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_____,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分子或分母的系数是负数时,要把“-”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面.
检查后,教师强调说明: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按分式的运算顺序法则进行计算,但恰当地使用运算律会使运算简便。
(2)要随时注意分子、分母可进行因式分解的式子,以备约分或通分时备用,可避免运算烦琐。
(3)注意括号的“添”或“去”、“变大”与“变小”。
(4)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二、例题探解
2、(补充)计算
(1)
(2)
(3)(-+)·(a3-b3);
(4)(-)÷。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点。
3、已知x+=3,求下列各式的值:
(1)x2+ ; (2)x3+;(3)。
【提醒:这种变形练习,是数学中最常用的,今后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学习时,常用来变形练习,希望把变形原理理解清楚。】
分析:观察已知条件和所求式,可将所求的式进行分解因式,将已知条件整体代入,第(3)题是先求它的倒数值,可以将x2+=7直接代入,求得它的值。此外对于已知条件x+=3,可以变形为x2-3x+1=0,也可以变形为=1,在后两种表达形式下,要能熟练地将它转化为
x+=3。
解:(1)x2+=(x+)2-2=32-2=7;
(2)x3+=(x+)( x2-1+)
=3×(7-1)=18;
(3)∵ = x2++1=7+1=8,∴ =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强调进行分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按从左到右的方向,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 有括号要按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的顺序.混合运算后的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分子或分母的系数是负数时,要把“-”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面.
五、作业 课本146页习题16.2第6题。
分式的加减(2)
分式的运算顺序法则 例题 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