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推拿学-推拿补泻.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63587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学-推拿补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推拿学-推拿补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推拿学-推拿补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推拿学-推拿补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推拿学-推拿补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推拿补泻 推拿学讲义概 述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因此,不论遣方用药,还是针灸推拿,都非常重视补泻的运用。补虚泻实是治疗大法之一。总 纲 推拿补泻是通过不同手法作用于人体不同穴位或部位,产生一定的刺激信号,通过经络系统传入到相应的脏腑、组织,以改变其系统功能来实现的。一般来说,属于补的推拿具有升阳、兴奋或营养机体,促进脏腑生理功能等作用;属于泻的推拿有降温、抑制脏腑生理功能,祛除外邪、调畅气机等作用。补泻的影响因素 推拿手法之所以能起到补泻作用,主要取决于2个要素:一是手法的性质和量;二是被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因此,凡是能影响两要素的各类因素都会对推拿补泻产生一定的影

2、响。故推拿的补泻与推拿手法的轻重、方向、频率、刺激的性质有关。推拿补泻的传统认识 传统推拿补泻理论体系通常认为推拿补泻与手法的轻重、方向、频率、刺激的性质有关,周于蕃曰:缓摩为补,急摩为泻;五版教材推拿学(俞大方主编)明确指出:作用时间较短的重刺激,可抑制脏器的生理功能,可谓之泻:作用时间较长的轻刺激,活跃兴奋脏器生理功能,可谓之补。推拿补泻体系1手法快慢补泻法 手法的快慢,指医者运用手法在穴位上操作的速度,即频率。一般认为:手法快为泻法,手法慢为补法。正如清骆玉龙幼科推拿秘书曰:“急摩为泻,缓摩为补。”如推三关、揉外劳宫等,用快而有力的手法为泻,重在发散外邪,用于风寒表症;用慢而轻柔的手法为

3、补,重在温阳益气,用于虚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快而有力的手法作用于穴位局部,能加快血液、淋巴液循环,起活血化瘀作用,使“瘀血”、“水肿”迅速消散;慢而柔和的手法,有兴奋生理、强壮身体的作用。故前者为泻,后者为补。2手法次数补泻法 手法次数的补泻,指医者运用手法在穴位上操作次数的多少,它是衡量手法补泻的有效治疗量。适当的次数能使疾病很快痊愈,若次数少则起不到治疗作用;次数过多则无益甚至有害。一般而言:儿大、体弱、证虚者,手法次数宜少,为补法。如徐谦光推拿三字经曰:“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加减良。”保赤推拿法:“儿之大者,病之重得,用几千次,少则几百次”。由此可知,手法次数的多寡,应据患儿年龄大

4、小、病证虚实灵活掌握补泻:如年长儿寒中脾胃出现实寒呕吐时,应首选降逆止呕、温散风寒的天柱骨穴,可单推此穴上千次,即有止呕吐作用。3手法轻重补泻法 手法轻重,指医者在穴位上操作时用力的大小。轻手法为补,重手法为泻。具体运用时应据患儿年龄大小、寒热虚实、标本缓急灵活掌握。正如幼科推拿秘书曰:“标本缓急重与轻,虚实参乎病症,初生轻描点穴,二三用力方凭,五七十岁推渐深,医家次弟审明。”4 手法平补平泻法 手法平补平泻,指医者以手法在患儿穴位上来回推,或左右各推揉半数。实用小儿推拿言:“左右顺逆转揉之为平补平泻。”推拿三字经:“若泻肚,推大肠来往忙。”5手法顺逆补泻法 手法顺逆补泻法,又称迎随补泻法。指

5、手法顺(随)其经脉走行方向操作为补法;逆(迎)其经脉走行方向操作为泻法。灵枢始终曰:“泻者迎之,补者随之”。元滑寿难经本义:“迎随之法,补泻之道也。迎者,迎而夺之;随者,随而济之。”意指顺经操作为补法,逆经为泻法。幼科推拿秘书有例说:“推肚脐须蘸汤往小腹下推,则泻;由小腹往上推,则补。”盖足三阴从足走腹,往小腹下推则逆其经脉,故为泻法,反之为补法。6、手法方向补泻 手法方向补泻,在患儿特定穴中尤以手、腹部穴最为常用。一般而言,在穴位上做向心性方向直推为补;离心性方向直推为泻。如心经、肝经、肺经、脾经、小肠经等穴,向指根(向心性)方向直推为补,向指尖(离心性)直推为泻,惟肾经、胃经相反。方向补泻

6、文献 小儿按摩经:“掐脾土,曲指左转为补,直推为泻”。小儿推拿广意记载:“运儿太阳,往耳转为泻,眼转为补是也”。幼科推拿秘书指出:“自龟尾擦上七节骨为补,自上七节骨擦下龟尾为泄”,“右转补兮,左转泄”。小儿推拿疗法简编:“向上推为清,向下为补”。张汉臣小儿推拿学概要:“推法中分补(由指尖向指根推)、泻(由指根向指尖推),因其方向不同,故作用亦异。”在小儿腹部穴位(如揉脐、摩腹)操作时,分为向左揉、摩为补法,向右揉摩为泻法。国内小儿推拿流派补泻 目前我国小儿推拿有两大流派影响较大,即以上海、湖南为代表的采用“旋推为补,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的补泻方法;以山东为代表的,主张“向心推为补,离心推为泻,

7、来回推为清(平补平泻)的补泻法。上推为补,下推为泻,胃肾相反。(山东地区)现代解剖学研究表明:从左摩腹逆结肠蠕动方向能健脾止泻,故为补法;从右摩腹顺结肠蠕动方向,能消食通大便,故为泻法。方向补泻的争议 具体应用体现在腹和五经穴上 摩腹:手法操作方向和在治疗部位移动的方向均为顺时针时,有明显的通便导滞作用,是为泻法;若手法操作方向与在治疗部位移动的方向均为逆时针时,则可健脾益气,升阳举陷,是为补法。简而叙之:即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对于摩腹补泻的争议 临床上对于摩腹补泻的使用也多从方向入手,但是在应用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或争议,其中最大的是关于方向(顺逆时针)的补泻问题,传统以“顺摩为补,逆摩为泻

8、”;临床上却存在着不同看法和应用:对于补法,有以顺时针操作者,有以逆时针摩者,有的干脆以“摩腹”二字简而叙之,方向则避而不谈。如曹幼军1认为“摩腹疗法有补泻之分,顺时针摩为补,反之则为泻”;郭翔2就以“顺时针方向为泻,逆时针方向为补,”持上述观点者不在少数。参考文献 1.曹幼军 捏脊摩腹疗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例 广西中医药 2000.(23):15-16 2.郭翔 阴中隐阳针法配合摩腹治疗小儿食积56例 中国民间疗法 2002.9.9(10):35 五经穴:以上海、湖南为代表的采用“旋推为补,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的补泻方法;以山东为代表的,主张“向心推为补,离心推为泻,来回推为清(平补平泻

9、)的补泻法。上推为补,下推为泻,胃肾相反。五经穴补泻的争议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华东3的一个实验推脾土效应的临床研究却明确指出,“推脾土穴所产生的临床疗效与推拿手法的轻重、频率及时间长短等因素有关,而与其操作方向无关。”参考文献:李华东等 推脾土效应的临床研究 江苏中医药 2002.5(23):1112 对于推拿补泻的其他看法 张文兵4则在补泻新论中这样说到:“推拿手法中,无论是点、按、压、揉还是滚、拿、捏、拍都是建立在按压的基础上,有理由认为“这些手法是偏向温补的”,他还认为“大多数推拿手法都是偏向温补的”。张建国5以河洛原理论述针灸推拿的补泻时指出:临床针灸、推拿时,应顺顺时针左旋的阳

10、气场方向,能益气壮阳、鼓舞人体正气,使机体虚弱的功能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为补法;反之,逆时针右旋为阴,功能疏泄病邪,使机体亢盛的功能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为泻法。由此,他把古今针刺、推拿旋转补泻统一为“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查炜6验之临床10余年,认为小儿推拿手法方向和补泻的关系是顺、上、轻、缓为补,逆、下、重、急为泻。王道全7认为“在小儿腹部穴位(如揉脐、摩腹)操作时,分为向左揉、摩为补法,向右揉摩为泻法”。李春艳8认为推拿中的擦法可影响多种因素使皮肤体表温度变化而产生“凉”“热”不同的感觉,以热力定律学论证擦法的双重性,认为擦法即可以“补”又可以“泻”。廖正烈9指出在柔软体腔摩腹

11、,顺时针摩有明显的泻下通便作用,是为泻法;逆时针摩则可使胃肠消化功能明显增强,起到健脾和胃之效,是为补法。并认为医生通过控制手法的轻重、方向、快慢,选择刺激性质各异的手法来改变机体的虚弱或亢进状态,即现代医学所谓的双向调节作用。主要参考文献4.张文兵等.补泻新论.辽宁中医杂志.2002.1(29):13-155.张建国.中国民间疗法.2002.7(10):46.查炜等.论推拿补泻.按摩与导引.1999.1(15):137.王道全等.论小儿推拿补泻六则.光明中医.1997.6(12):1-28.李春艳等.推拿擦法的“补”与“泻”.长春大学学报1999.4(9):72-749.廖正烈等.推拿法与双向调节作用.辽宁中医杂志.1998.2(25):80-81总结 推拿补泻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但必须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补泻是相对的,离开推拿手法、经络穴位的特异性、患者的体质等因素而大谈推拿补泻是片面的。推拿补泻绝不是某单一手法或穴位的作用,而是建立在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中医基础理论上的整体治疗。只有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加之具体细致地辨证论治,善于因人、因地、因时、因病制宜,才能在推拿临床得心应手地运用推拿补泻,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