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地形、经济特征等区域概况。 2.了解东北地区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历史背景及过程,知道东三省农业发展现状。 3.知道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了解其资源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东三省的气候特点;东三省的工业、农业发展现状。教学难点分析和理解有关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教学准备教
2、学挂图、多媒体。2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图片:东北“二人转”、东北大豆油、长白山人参、哈尔滨冰雕等。二、新课讲授 (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东北印象“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2.东北三省的范围 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山地的东南方有鸭绿江和图们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3.东北三省的气候总体特征:气候冷湿 产生原因: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又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 具体体
3、现: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大兴安岭北部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人们春种、夏忙、秋收、冬储,以适应四季的气候变化。(2)东北三省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3)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2.“北大荒” 东北平原开发较晚,特别是北部地区,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呈现“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萎塘”的景象,历史上被称“北大荒”。3.“北大仓”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
4、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补充:(开垦“北大荒”)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北大荒”进行了有组织的开发。从1958年起,北大荒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来到“北大荒”。排干沼泽,开垦荒原,建立了许多国有农场和军垦农场,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粮食,把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建设成为了美丽富饶的“北大仓”,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由于过量开垦,使湿地面积减少了80%,大量稀有动物失去栖息地。4.建立自然保护区 开荒意义:经过5
5、0多年的大面积开荒,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开荒的害处: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沿海地区。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创造多项工业之最。2.资源优势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6、。3.取得的成就 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资源,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目前,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原因: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措施:制定详细发展规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效果: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知道了它的位置、范围及气候,明白了东北平原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历史背景、保护湿地的必要性和东北三省的粮食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及条件,了解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兴衰、工业分布特点。我们对东北三省地区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