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胃癌课件ppt课件.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63405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癌课件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胃癌课件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胃癌课件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胃癌课件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胃癌课件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胃 癌概 述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胃癌的发病率 35/10万、死亡率25/10万男:女约 1.9 1、发病年龄高峰 50岁60岁 早期胃癌诊断率 5%、5年存活率90%进展期胃癌5年存活率40%早期胃癌发展到进展期大约需27年,平均3年 危险因素癌前疾病:国际胃癌研究会 (IGCA)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良性胃溃疡)恶性贫血(正常人群的510倍)良性病变行胃切除腺瘤性息肉 (癌变率15%40%)Barretts Esophagus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遗传、环境因素胃癌家族史(遗传性弥漫型胃癌)A型血亚硝基、多环芳羟化合物低水果和蔬菜、社会收入少高盐、吸烟、

2、工业接触胃癌与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微弯曲棒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HP通过其产生的粘附素粘附到胃上皮细胞表面,分泌尿素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和细胞空泡毒素及其他一些物质而致病。认为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密切有关,与胃癌和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WHO已将HP列为胃癌的I类致癌原病 理胃癌的癌前疾病(Precancerous condition):是一个临床概念,是指一些发生胃癌可能性较大的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腺体萎缩消失、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变率:1.2%-7.1%)胃息肉:腺瘤型息肉(癌变率:10%-50%)胃溃疡:慢性病变修复再生(癌变率:1%-5%)残胃:十二指肠液返流加

3、重胃粘膜病变(癌变率:1%-5%)其它:肥厚性胃炎、疣状胃炎等病 理胃癌的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是一个病理学概念,是指胃粘膜上皮的病理改变并在此病变基础上发生癌变。以往用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dysplasia)或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来描述这类病变,在新版WHO胃肠肿瘤分类中,已明确用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N)取代异型增生或非典型增生。病 理早期胃癌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的胃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转移根据形态分为隆起型、表浅型、凹陷型早期胃癌经手术切除治疗,预后颇为良好,小黏膜癌、浅表癌术后

4、10年存活率可达90病 理进展期胃癌病理学概念:癌组织浸润到粘膜下层以下者均属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一般称浸润肌层这为中期,超出肌层者为晚期胃癌临床概念:TNM:T4或N3或M1中的任一项晚期胃癌;非根治性手术:姑息切除,改道手术,探查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又不能再手术切除者胃癌的组织类型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高、中分化型)低分化腺癌(髓样癌、硬癌)印戒细胞癌粘液细胞癌胃癌转移扩散途径直接蔓延:向周围邻近器官、组织如食管、十二指肠、肝、胰、横结肠、大网膜及腹壁等浸润淋巴结转移:占胃癌转移 70%,晚期癌可能转移至主动脉周围及膈上淋巴结,腹腔淋巴结与胸导

5、管有直接交通,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血行转移: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并可达肺、骨、肾、脑、脑膜、脾、皮肤等播散种植:癌细胞脱落时可种植于腹腔、盆腔、卵巢与直肠膀胱陷窝等胃癌的临床表现上消化道症状,早期缺乏特异性上腹隐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呕血与黑便、贫血、体重下降体征上腹部深压痛、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直肠指诊触及肠壁外肿块腹水胃癌的检查和诊断胃镜检查+病理活检超声内镜检查X 线钡餐检查B超或C T 检查肿瘤标志检测(CEA、CA199、胃蛋白酶原等)胃癌胃癌C T 检查影像检查影像胃癌的诊断胃癌的早期诊断是本病根治的前提,也是当前我国防治胃癌的关键。为了早期诊断,应对以下高危人群进行重

6、点检查。40岁以后开始出现胃部不适、疼痛或食欲不振者;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生及异型增生者;胃溃疡经严格内科保守治疗,症状不缓解,或大便潜血不阴转者;胃息肉特别是多发性息肉和菜花样息肉者;恶性贫血患者。胃癌的治疗 胃癌治疗效果取决于是否能早期诊断,内科治疗只能减轻症状和支持治疗的作用。一、手术治疗二、化学治疗三、放射治疗四、生物免疫治疗五、中医中药治疗六、支持对症治疗手术治疗 根治性手术是目前唯一可以治愈胃癌的手段,胃癌诊断一旦确立,力争尽早行根治性手术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胃大面积切除+淋巴结清扫姑息性手术:姑息性切除术短路手术化学治疗 抗癌药物常用以补充手术疗法,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使用,以抑

7、制癌细胞的扩散和杀伤残存癌细胞,以提高手术疗效。对不能施行手术者,化疗起姑息治疗的作用,可减轻症状和延长寿命化学治疗辅助化疗(术后):目的是在外科手术的基础上杀灭亚临床癌灶或脱落癌细胞,以达到临床治愈.氟尿嘧啶类(5-FU或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术前):缩小病灶,降低分期,达到手术根治;减少术中转移几率.紫杉醇+氟尿嘧啶类方案;顺铂+氟尿嘧啶类方案姑息性化疗(晚期患者):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ECF方案;ECF改良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类;DCF改良方案 顺铂+氟尿嘧啶类;伊立替康+氟尿嘧啶类;氟尿嘧啶类口服单药;紫杉醇为基础的方案放射治疗应用放疗设备进行治疗,对

8、胃癌有一定疗效术前放疗:缩小瘤体,减少播散,以利手术切除术中放疗:一次性大剂量对手术区残余灶或转移淋巴结给予照射术后放疗:适合于姑息切除后有局限性病灶和转移淋巴结存在胃癌的内镜下治疗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是胃癌微创手术的主要进步。有关早期胃癌EMR的经验大多来自于胃癌发病率高同时积极开展胃癌筛查的国家。在美国,由于早期胃癌发病率低,这些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EMR的适应证为肿瘤分化良好或中度分化、肿瘤直径小于30 mm、无溃疡以及肿瘤浸润的证据。胃癌的预后年龄:年青病人预后差(发现晚,弥漫型多)分期:提供非常重要预后信息!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管及血管浸润预后差淋巴结转移状况重要(16、715、15/五年生存率44 VS 30%VS 11癌组织浸润越深,预后越差,侵至浆膜层的5年存活率较侵至肌层的明显降低胃癌的预后 早期胃癌预后佳,如只侵及粘膜层,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如已累及粘膜下层,常有局部淋巴结转移,5年存活率约为70。如肿瘤已侵及肌层,但手术时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者,术后5年存活率仍可达6070;如已深达肌层或浆膜层而局部淋巴结转移较多者则预后很差,5年存活率仅20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