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内容提要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生态因素生物因素种间关系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例:狼以兔为食竞争:例:水稻与杂草间争夺阳光、水分、养料寄生:例 菌体与细菌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利。如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种内关系种内斗争:同种个体之间由于生存条件的矛盾而发生的斗争,对于种的生存有利。例:农田相邻作物植株间和争夺阳光、水、空间种内互助:以群聚方式生活,在捕食或御敌中相互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例蚂蚁、蜜蜂的群体分工非生物因素光水: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温度对生物的分布、生
2、长、发育的影响生存温度(包括上限温度、最适温度、下限温度)光对动物的繁殖、活动、体色等也有影响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光是生物的基本能源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和主导作用 对生物体来说,各种生态因素不是单独地、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共同起作用有,各种生态因素所起有作用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在众多的生态因素中往往存在着起主导作用有因素。例:小麦春花阶段的低温。范题解析:例1、对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就是 (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B、阳光、空气、温度、土壤等因子C、A和B的总和D、A和B的总和再加上其
3、它的蝗虫解析:本题主要涉及对环境概念的理解以及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的范围。环境一般指生物有机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以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诸因素。供选答案A和B分别只涉及其周围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都不够全面。此外,讨论环境时应有主体,题目的主体是“一只蝗虫”,故其它蝗虫也构成其环境,故答案C也不正确,正确答案只能是D。倘若以蝗虫种群作主体,则可选C。答案:D 例2、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很少有两栖类动物出现,其决定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解析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主要是分布在干旱地区,的降雨量很少。其内的动植物的种类比较少,动物也主要以挖洞或快速奔跑
4、的为主。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在水中生存,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其生存离不开水分,所以在缺水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很难生存,因此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很少有两栖类动物出现。答案:C例3、在下列实例中,哪一项不属于光的生态效应 ( )A、人参三七等生长在密林下层的阴暗处B、美洲兔的夏毛为褐色,冬毛为白色C、新疆种植的长绒棉品质好,产量高D、非洲塞伦盖底平原上大型有蹄类的迁徒解析A是由于光强影响植物的分布,B表示光周期变化对动物换毛换羽的影响,若在秋季把每天光照时间延长至18小时,则无论如何,美洲兔的夏毛都不变白。新疆地区因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一天中结累的有机物较多,所以长绒棉品质好、产量高。而引起非洲塞伦盖底
5、平原上有蹄类迁徒的主要原因是旱季的来临(热带地区光周期变化不明显)。答案:D例4、右图是绘出了5种鱼的耐盐和耐温1 22 3 4 盐度的范围,请对图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耐盐范围最广的鱼是 。根据你的地理方面的知识,你认为这种鱼分布水域最可能的位置是 。(2)你认为生活在热带湖泊中的鱼除了食物和水中的氧溶量以外,还必需的非生物因子是 ,你认为图中哪个标号的鱼温度5适宜于生活在热带湖泊中? 。(3)你认为最适宜于生活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中的鱼最可能的是 。(4)在黑龙江的入海口附近能够生存的鱼可能是 。解析从图中曲线表示的5种鱼的耐盐范围分析:鱼1需要的高温低盐的生态环境,所以最可能是分布
6、于热带地区的湖泊、河流及其它类型的淡水生态系统中;鱼2需要的是高盐度环境,但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推测最可能的分布范围是中低纬度地区的海洋;鱼3对盐度的需要范围较宽,但适应的温度范围很低,所以推测其最可能的分布区域是接近北极圈附近的江河湖泊的入海口;如我国的黑龙江的入海口等;鱼4需要的是高盐度环境,而且需要的温度很低,适应范围也很窄,推测其最可能的分布地区是北极圈附近的海洋;鱼5对盐度和温度的适应范围都很广,几乎在海水和淡水,在热带和寒带都可能有分布。答案:(1)5 江河湖泊的入海口 (2)较高的温度 1 (3)2 (4)5、3例5、防治松毛虫常用的方法有招引灰喜鹊和施放松毛虫白僵病菌。问灰喜
7、鹊和白僵病菌与松毛虫的关系依次是( ) A、竞争和共生 B、捕食和寄生 C、捕食和共生 D、寄生和捕食解析:根据共生、寄生、捕食和竞争等概念的理解,首先应排除竞争的可能性。再就是分清共生和寄生在营养特点上的不同,共生者双方互惠互利,彼此共存;寄生则寄生的生物对寄主造成危害,甚至死亡。本题就是得用种间关系的特点,在生产实践上的正确利用的实例。这种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答案:B。例6、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 ) 竞争 共生 寄生 种内斗争 种内互助 A、 B、 C、 D、解析: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
8、其它微生物的生长,说明乳酸菌与其它微生物的关系属于竞争关系,当乳酸积累到一定的浓度时会抑制同种的其它个体的增殖,说明当乳酸菌种群密度达到一定时种内斗争加剧,增长速度减慢。答案:C例7、下列生物之间食物竞争最激烈的是 ( )A、人和蚊子B、牛和羊C、狮子和斑马D、蛙和鱼解析:本题涉及生物的种间关系,属理解层次。A项中,蚊子能够从人体表吸取血液来维持生活,二者属寄生关系;C项中狮子以斑马为食,二者为捕食关系;B和D符合竞争关系,但D项中蛙是两栖类,而鱼只生活在水中,在食物竞争上不激烈,牛和羊都以草为食,生态要求比较一致,竞争最激烈。B答案:C例8、在下图的四幅图中,表示a、b两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种环
9、境中的种群数量变动情况,请根据四幅图中曲线所表示的内容,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a b a b a b a b (1)你认为用哪个图的曲线表示白蚁与其肠道内的鞭毛虫之间的关系最合适? 。(2)你认为图曲线表示的种间关系是 ,其中a表示 ,b表示 。(3)你认为哪个图能反映出竞争排斥原理的内容? 。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的是 。(4)图表示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图中a代表 ,b代表 。解析:图曲线表示的是捕食关系,因为从曲线分析,两曲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的数量变动关系,其中b曲线的数量变动是随a曲线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是被捕食者,b是捕食者,如狼和羊的关系等;图表示的是竞争关系,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生态位重叠
10、就会发生激烈的竞争,如生态位完全重叠会出现竞争排斥现象,图曲线反映的是生态位完全重叠的竞争结果,如培养在同一种培养液中的大小两种草履虫竞争的结果即是如此;图曲线表示的共生关系,如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白蚁和其肠道中的鞭毛虫等的关系;图曲线表示的是寄生关系,宿主种群数量增加时,寄生物感染的机会也增加,所一开始往往是宿主种群在发展,但寄生物的种群也随之发展,但寄生物会对宿主造成伤害,使宿主的死亡率提高,导致宿主种群数量的下降。但在宿主种群内的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那些对寄生物抵抗力差一些的生物被淘汰了,抵抗力强一引起的生物能继续生存下去,在寄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生存斗争中,寄生物也在尽可能地减少对宿主的
11、伤害,因为宿主全部死亡对寄生物也是不利的,所以在进化过程中,寄生生物与宿主之间有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答案:(1);(2)捕食,被捕者,捕食者;(3),b;(4)寄生物,宿主。例9、植物的新陈代谢受外部环境因子(如阳光、温度)和内部因子(如激素)的影响,研究内外因子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如图表示野外松树(阳生植吸收CO2释放CO2 光强ab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的纵坐标表示松树整体表现出的吸收CO2和释放CO2量的状况。请分析回答:(1)当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 (2)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等于呼吸作用放出CO2的量。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a
12、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3)如将该曲线改绘为人参(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曲线,b点的位置应如何移动,为什么?解析:根据第一小题提供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但达到一定的光照强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这一现象称为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现象,曲线中的b点称为光饱和点。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呼吸作用,在光照较弱的情况下,如曲线中的a点,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即植物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换句话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正
13、好补偿植物的呼吸消耗。植物光补偿点的高低与呼吸作用的强度有关,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高,光补偿点也高,反之亦然。凡是影响到呼吸作用的因素,也能影响到光补偿点。第一小题中的第1小题:当光照强度为b,光合作用强度最高,光照强度再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这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暗反应,主要是暗反应过程中的酶的活性和CO2的供应状况。如果此时适当提高温度或增加CO2的供应量,光饱和点也会相应有所提高。第一小题中的第2小题:当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的量相等,说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正好用于呼吸作用,没有有机物的积累。如果白天光照强度长时间为a时,植物就不能够进行正常的生
14、长,原因是白天没有有机物积累,晚上又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晚上植物的生命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如果从全天看,植物的消耗大于积累,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要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光照强度必须要高出光补偿点好几倍。第一小题中的第3小题:人参是阴生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比阳生植物(如松树)要低,能够充分利用林下的散射光,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阴生植物的光饱和点比阳生植物要低,即曲线中的b点左移。实际上,阴生植物不仅光饱点比阳生植物低,光补偿点也比阳生植物低。答案:(1)最高,光照强度再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仅答最高给满分) (2)不能。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但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从全天看,消耗大于积累,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3)左移,与松树比较,人参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高点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松树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