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0111.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419940 上传时间:2025-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01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01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含义: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否则被淘汰,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及行为各个方面。 [内容提要] 保护色:动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例:变色龙、蝗虫 适应的普遍性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应 拟态:生物模拟周围环境相似的状态。例:枯叶蝶、蝗兰 警戒色:色彩鲜艳,容易识别。例:剌毛虫、黄蜂 特例 含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非绝对完全适应。 适应的相对论 形成原因: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物种遗传上有相对稳定性形成的。 土壤的形成:生物起着重要作用 3、生物的适应性是进化过程中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互为环境条件的,互相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产生影响。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范题解析]: 例1、一年生植物在冬天死去后用种子越冬,昆虫在冬天死去后用卵越冬,这表明 (  ) A、它们不适应环境 B、它们对环境适应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D、他们是生存斗争的失败者 解析:本题涉及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的区分。植物和昆虫虽然在冬天死亡,但却留下了使物种得以延续的种子和卵。用这种方式来适应环境,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适应的相对性。 答案:B 例2、如图1所示表示1940——1960年某地降雪天数 ,图2表示在同一时间内该地区白色老鼠占同种个体的百分数,请分析回答: 白40 鼠30 20 10 0 1940 1950 1960 降 180 雪 160 天 140 数 120 1940 1950 1960 (1)生活在雪地的老鼠的毛色为白色,这种现象称之为       ,是生物对环境的     现象,是     的结果。如果降雪推迟,白色老鼠易被天敌发现 而被捕食,这说明 ,其产生原因是 。 (2)随着降雪天气的增加,白色老鼠的数量 ,白色老鼠的最高百分比出现在降雪天数最大值 。随着降雪天数减少,白色老鼠的数量 。 从1940——1960年的降雪天数看,开始是逐渐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变化的环境对老鼠的毛色起 作用。 解析: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是保护色。保护色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而产生的对环境和适应。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白色就是如此。但当雪推迟,白色反而易被 天敌发现,所以这种适应就会变得不适应了,这就是适应和相对性。形成适应的相对性的原因是生物遗传物质的稳定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降雪天数增加,白色老鼠的数量就会增加;降雪天数减少,白色老鼠的数量就会减少。天气的不断变化对老鼠起到了定向的选择的作用。 答案;(1)保护色 适应 长期自然选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2)增多 之后 减少 定向选择 例3、指出下列5种现象分别属于①保护色、②警戒色、③拟态的实例,依次是( ) a、西藏野牛外表形态及体色与岩石相似;b、稻田里绿昆虫;c、金环蛇有毒具有黑黄相间条纹;D、赤链蛇无毒但有鲜艳的体色;e、某些蝇类翅形和腹部斑纹似有刺胡蜂 A、①①②③② B、①①②②② C、③①②②② D、③①②③③ 解析:保护色强调的是生物体所具有的色彩与整个环境背景色彩相似的现象,题中b实例属于保护色;警戒色强调的是动物本身有毒或有难闻的、影响捕食者胃口的气味等特点,其体色鲜艳、目标显著,起到预先示警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题中c实例属于警戒色;拟态强调的是体表形态或色泽斑象环境中的某一具体的生物或非生物,题中的a、d、e实例为拟态。 例4、下列关于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对它的生活环境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B、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适应是生物与环境相结合的现象 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 解析:适应是生物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当环境条件改变后,原来适应的一些性状可能就得不适应了,而原来一些不太适应的性状可能就变得适应了。所以说适应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答案:D 例5、植物的生活需要矿质元素。根对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 性,结果可能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如长期使用硫酸铵的土壤,会导致土壤呈酸性。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这也说明了 。 解析:植物必须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才能生存,这体现了生物是离不开环境的。植物对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与根细胞膜上的运输离子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多少有关。长期使用硫酸铵,由于根对铵根离子的吸收量较大,所以通过交换吸附入土壤中的H+较多,所以土壤呈酸性。如长期使用硝酸钠,则土壤会呈碱性。这说明了植物的生命活动会改变周围的环境 ,对环境产生影响。 答案:选择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不断地影响环境 例 6、棉铃虫结茧化蛹来保护自身,金小蜂借此成功地将卵产于棉红铃虫体内使之死亡。上述事实与下列哪种现象体现了同一种原理 ( ) A、响尾蛇尾部发出响声 B、振动枝条,竹节虫跌地不动 C、非洲肺鱼在干旱季节休眠 D、雷鸟在降雪前已换上了白羽 解析:棉红铃虫结茧化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金小蜂借此将卵产于其体内使棉红铃虫“作茧自缚”而死亡,说明适应具有相对性。雷鸟为适应冰天雪地的冬天,羽毛变成了白色是对环境的适应,但雪还没下就换羽,白羽在色彩斑澜的苔原上反而变得非常明显,易被天敌发现,也属于适应的相对性。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