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一、学习目标: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2、掌握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3.通过参与大量的活动,积累有关的图形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教学难点: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知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二、资料准备:课本三、学习过程:环节: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观察和发现了生活中的一些几何体,今天再来一起寻找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及点、线、面的关系。出示学习目标: 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二授新1.展示实
2、物,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2.你能举出更多生活中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的例子吗?3.用教具正方体、圆柱、圆锥、三棱锥模型,让学生观察立体图形除了面以外,还有哪些组成部分,从而引出线、点,由此让学生得到这样一种认识-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4.学生分组活动,观察教具正方体、圆柱、圆锥、三棱锥模型,3分钟后,各小组汇报下列问题的观察讨论结果。问题一:棱是怎么得到的?问题二:顶点是怎么得到的?师生共同归纳结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5、议一议(1)六棱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 (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
3、是曲的? (3)六棱柱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棱? 结论:体是有面组成的,面是由线组成的,线是由点组成的。6、分组讨论,归纳关系点、线、面的关系(1)观察课本第6页想一想的三幅图,你发现了什么?还能提出更多的实例吗?(2)如果把高空中飞行的风筝看成一个点,则它飞行的路线是怎样形成的?(3)教师用三角板演示,以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是什么几何体?学生活动:小组讨论,4分钟后,派代表发言,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与学生共同填写:点动成, 线动成, 面动成学生举出反映“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例子。7、书上的“随堂练习”与“议一议”8、小结9、布置作业:习题1.2的1、2、3题设计意图(目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学习疑难摘要: 理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四、拓展应用: 课本第6页的“议一议”,联系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可以判断实际生活中的物体都是由什么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五、小节与收获: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那些疑惑?2、前置作业准备时的疑难解决了吗?六、反馈达标: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