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松阳县古市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1) 浙教版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的全等条件,掌握用“边边边”条件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3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思索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4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条件“SSS”,并能用它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难点: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SSS”及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情景1、为了迎接校运动会,我们班同学制作了一批统一规格的三角红旗情景2、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全等的知识,并问怎样判断两
2、个三角形全等? 揭示课题 :1.5 全等三角形的条件(1)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做一做: 请按照方法,用刻度尺和圆规画DEF,使其三边长分别为1.3cm,1.9cm和2.5cm.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书本的画法进行实践操作。在经历画图的过程后,请学生把所画的三角形剪下来与其他同学所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设计问题: 同学们所画的三角形能重合吗? 它们重合满足几个条件?2.说一说:三角形全等判定: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3.练一练: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互相交流,并体会用“SSS”来判定三角形全等。) 4.用一用:(1)学生做教科书第19页实验,由学
3、生实践操作并感受三角形特殊的性质稳定性。并要求学生说明三角形为什么会具有稳定性。(2)教师演示教具四边形框架,使学生体会到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并进一步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使四边形的框架不发生变化呢?(学生动手尝试)(3)请学生举例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三、理清思路,体验转化。 1例1:教科书第20页。设计问题:要说明A=C,你有什么方法? 要说明ABDCDB还缺什么条件?学生讨论,请个别学生说出说理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评价,并板书演示分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予以规范解题步骤。2例2:教科书第20页。按以下步骤讲解: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作图过程。学生讨论并说明该做法的正确性。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连结FD、ED,构造两个三角形。注意:为了解题需要,在原图形上添一些线,叫做辅助线。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3较量(练习)四、归纳小结,充实结构。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五、布置作业。作业本1.5(1)教后反思: 为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之一“SSS”,改变传统的直接给出结论的教学方式,而是安排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