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形与地势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一节地形与地势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以及我国地形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关比例。2让学生理解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3让学生初步掌握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地图的读图方法,学会从这些图中学习地理信息。教学重点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及地理意义和影响教学难点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教具准备集体定教分工备教个性补教一、 引入新课前两天在网上漫游,看到一位网友的博客里的日志,叫做“山山水水中国的美丽风景”,一下子被吸引了,日志里包括有中国的名湖之美、名泉之美、名山之美、名瀑之美、名江之美等,作者在用自己的足迹和文笔记录和感受祖国山
2、河之壮美,也给读者以美好的心灵震撼。而实际上爱美之心古往今来,人皆有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中国山水诗词等。这些都是源于人们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的热爱,在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修为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那么这一章我们就来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为大家的这种修为奠基。二、 讲授新课(一)展示目标(二)了解我国的地形。1.地形复杂多样活动1:阅读教材的景观图片,了解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学生:简单地讨论,比较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如:珠穆朗玛峰海拔高,顶部高耸,坡度很陡。江南丘陵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辽阔,水草丰茂。长江中下游平
3、原地面广阔平坦,“水乡泽国”。四川盆地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2.我国主要山脉及其分布活动2:读教材图“山脉走向示意”,熟悉山脉走向的含义。活动3:读教材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完成下列问题。走向主要的山脉东西走向: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横断山、贺兰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活动4: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交织成网,高原、盆地、平原就镶嵌在网格中。阅读教材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中找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填在表格中。(三)山区面积广大1.山区面
4、积广,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活动1:根据地形面积比例数据,计算对应圆心角,绘制我国地形面积比例饼状图。观察教材图中山地、高原、丘陵的景观素描画,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答:地表起伏比较大。)人们习惯上把山地、比较崎岖的高原、丘陵统称为山区,山区的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3。所以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比较广(引导学生答)的国家。2.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有利影响。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学生代表发言(可以补充)教师归纳: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资源不足,耕作业的发展受到限制。3.开发利用山区,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活动3:阅读
5、教材图“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观看关于地质灾害的图片,了解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可见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小结。三、 课堂练习完成课本活动的表格四、布置作业 金牌作业13-15页五、板书设计1、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和平原2、山脉结构主要的山脉东西走向: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横断山、贺兰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33是全国的1/3,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占全国2/3,平原只有1/10.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