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云冈石窟背光装饰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61873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冈石窟背光装饰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云冈石窟背光装饰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云冈石窟背光装饰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工 2023 年第 15 期摘 要信息可视化设计是一种高效传播信息的方式,将其应用于佛像背光装饰研究中,有利于加深受众对佛教造像装饰图案的了解。云冈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以云冈石窟佛教造像的背光装饰为例,首先从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概念及呈现、云冈石窟背光的概念及装饰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其次阐述信息可视化设计下云冈石窟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最后采用信息可视化设计手法实现背光装饰信息可视化。探索佛像相关装饰图案与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结合点,将图形化处理应用于云冈石窟佛像装饰图案的宣传中,让更多的人了解云冈装饰图案艺术,宣传云冈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关键词信息可视化设计;

2、佛像背光装饰;云冈石窟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556(2023)15-0036-03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闫晴晴,董娅娜.云冈石窟背光装饰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 J.天工,2023(15):36-38.闫晴晴 董娅娜太原科技大学云冈石窟背光装饰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作者简介:闫晴晴(2000),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学、视觉设计及理论。董娅娜(1982),女,汉族,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学、视觉设计及理论。云冈石窟佛教艺术雕刻群美丽雄伟,有“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之称。但是,目前对于云冈石窟装饰图案艺术的专题研究较少,从艺术特征

3、和文化内涵两个角度看,还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探讨。因此,云冈石窟装饰图案艺术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文将信息可视化设计应用于云冈佛像背光装饰的科普宣传中,以其可视化设计实践为例,探讨背光装饰不同时期的图像形制、主要结构,明确清晰地展示云冈佛像背光装饰的有关信息,推动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与云冈石窟相关装饰图案领域的结合与应用,旨在为云冈石窟装饰图案艺术的研究、宣传与推广提供可行的技术手段和艺术化呈现方式。一、信息可视化设计概述信息可视化指的是结合人类的视觉能力,以图形和图像设计的形式,将信息在视觉上表现出来,让原本枯燥的信息数据变得更加直观,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进而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准确性。

4、信息可视化是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以图形为媒介。一方面,信息为可视化设计提供了价值;另一方面,可视化设计又为信息增添了一份灵气,二者相辅相成。图解将无法准确或高效地将语言传达的内容用图形生动形象地解释出来,在这个背景下,信息图表应运而生。通过对云冈石窟佛教造像背光装饰信息的收集,利用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其装饰信息转化为更直观的信息图表,利用图形增强人的视觉系统,改善人们的认知。信息可视化技术通过对图形图像的处理,不仅可以从功能上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直观了解,还能从感官上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视觉享受,其呈现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图解、图表、表格等1。图解类信息图表的实质是利用图形转化的手段,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形表

5、达,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可视化对象的具体内容,对信息进行提炼、整合,将图形语言进行视觉转化。在设计图解类信息图表时,需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并选择恰当的视觉元素辅助理解。图解类信息图表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内容,使受众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降低人们的阅读难度,提升人们的阅读兴趣,优化信息的视觉形式,将繁缛、复杂的信息简化。利用图解类信息图表进行背光装饰信息的可视化设计,可以将背光装饰的图形、结构、组合范式以及其他相关的有效信息进行直观展现,将文字转化为图形,突出背光装饰的独有特征,符号化的表达使信息的传达更加具体化。本文选用概念型图解进行背光装饰信息的可视化设计创作。二、云冈石窟背光装饰概述(一)

6、背光的概念造像的背光分为头光和身光,头光也叫项光,表示头部发出的火焰。身光则表示全身发出的火焰。身光有两种,一种是坐身光;另一种是立身光。又被称为举身光。背光通过分层光晕划分内部结构层次,装饰纹样变体繁复。背光是佛教造像艺术的一个重要组36 设计创作成部分,它是智慧与祥瑞之光的象征。在云冈石窟中,佛像的背光有两个部分,即头光和身光,而菩萨和弟子的雕像只有头光,没有身光。头光多呈圆状,也有桃花状,大多由莲花花瓣纹、忍冬纹和火焰纹构成。大部分的身光都是船的形状,其中最主要的有火焰形肩焰、飞天、化佛、供养天人、忍冬纹、火焰纹等2。(二)云冈石窟背光装饰特征分析云冈石窟的背光装饰图案,彰显了北魏皇家的

7、独特风格。云冈石窟按年代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 460465 年,也就是第 1620 窟,名为“昙曜五窟”;第二阶段为 465494 年,分别为第 1、2 窟,第 3 窟,第 5、6 窟,第 7、8 窟,第 9、10 窟,第11、12、13 窟等;第三阶段为 494 年后,主要集中于第 20 窟的西面,46 窟之间的小窟,第 4、14、15窟和第 11 窟以西崖面上的小窟。按外形分,包括圆形、长圆形、莲瓣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方形、桃形;按内容分,包括乐伎、莲花、化佛、飞天、火焰、花卉、忍冬等,常作为头光及身光边饰和内层边沿的装饰3。第一阶段的昙曜五窟背光特征大体是由圆形头光与椭圆

8、形身光构成,造型简洁雄伟、图案丰富,朴实而不失浑厚壮观,在西域凉州造像及犍陀罗造像背光特点的基础上,增添了些许新风格。北魏孝文帝时期是云冈石窟第二期,此时,背光流行莲叶形状,莲叶形伴随椭圆形大量出现,且与圆形头光组合,背光组合类型日益增多,图案内容也变得十分丰富;莲花伴随花卉、忍冬出现,化佛纹、飞天纹、火焰纹相继发展,形成了精美的艺术效果。到了第三期,背光的造型艺术逐渐成熟,流行方形、龛背形、长方形。背光的图案减少,但莲花、化佛等常见纹饰仍然存在,整体特征趋于简化。昙曜五窟的背光,受到凉州地区特定地域的影响,在凉州造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融合了新的时代风格。云冈第二期石窟,无论从内容还是规模上都远

9、超第一期,既是北魏都城佛教徒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也是全国最大的佛教中心。背光出现汉化莲花图案,即莲花纹,显示出浓厚的民族韵味4。三、信息可视化设计下云冈石窟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我们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当前,社会各界虽然十分重视云冈石窟的维修与保护工作,但这项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云冈石窟的保护形式过于单一、缺乏整体性,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不足,对云冈文化历史、艺术价值等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将云冈文化与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致使部分游客对云冈石窟的旅游资源缺乏认可5。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2020 年5 月 11 日在视察云冈

10、石窟时指出,“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他从人类文明的高度强调了保护云冈石窟的重要性,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6。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世代传承的重要基础,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有利于了解我国的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同时,对云冈石窟保护和传承也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信息可视化对佛教造像背光装饰信息的高效传播、受众对于云冈装饰信息的理解以及云冈的旅游体验都起到重要作用,立足云冈石窟,利用信息可视化设计手

11、段,可以实现信息的精确理解。通过构建严谨的逻辑框架,直观地对装饰信息进行视觉再现,对零碎的信息群进行转化、归纳、概括,从而提高云冈佛教装饰文化的传播质量,为云冈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可行性手段与路径。四、云冈石窟背光装饰信息可视化设计创作实践(一)数据分析1.数据收集。对数据的收集是背光装饰信息可视化设计程序的开端,本着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的原则,通过文献、网络信息源等多渠道对背光装饰信息进行收集,从而完成前期信息的归纳和梳理工作。2.信息整合。对收集到的背光装饰信息进行视觉形式的整合,通过对背光装饰信息的筛选和梳理,对其中关于背光主要特征的信息进行提炼和呈现,如将背光基本图像形制进行

12、图文组合排列,利用背景图形、色彩达到背光头光与身光的区分,头光部分用金色代表,身光部分用蓝色代表。呈现内容包括云冈石窟分期、背光层次结构示意图、主要结构元素介绍、不同时期背光形制一览等。对信息清晰的归纳和梳理为信息可视化设计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图形设计图形设计秉承充分考虑受众解读信息差异性的原则,力求使图形简洁明了,注重元素的基本识别性,头光与身光的图形设计采用佛像剪影加对应装饰结构剪影,整体图形清晰饱满。背光装饰信息图形设计合理明确,将繁缛复杂的佛像背光信息简洁、概括地表达出来,在清晰传达信息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视觉美感,能够让受众快速接收信息,从而提升信息传播效率。(三)色彩设

13、计颜色奠定了背光装饰信息可视化的整体氛围基调,色彩的合理搭配有利于受众更好地实现视觉感知,完成对背光装饰信息的认知理解。37天工 2023 年第 15 期1.主色。设计主色采用蓝色(#130df9)和金色(#e6ce96)。(1)蓝色。蓝色具有美丽、冷静、沉稳的特性,这与云冈石窟本身所具备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契合,选取蓝色作为主色符合可视化图表主题精神,旨在展现云冈背光装饰图案的艺术魅力。(2)金色。如果说蓝色具有沉着、理智的特性,那金色就具有华贵、辉煌的特性,云冈石窟依山而凿,气势恢宏,内容丰富,整体风格富丽堂皇,与金色的象征义不谋而合。蓝色与金色的搭配组合相互映衬,整体的视觉冲击力较强,信息清

14、晰明确,提高了受众的阅读速度。2.辅助色。主色“蓝色”(#130df9)、“金色”(#e6ce96)与辅助色“棕黄色”(#debd76)、“灰色”(#e8e7e6)的搭配组合使信息图表主次明确、和谐统一。建立有序的色彩规范及视觉秩序能够降低受众对信息的阅读负担,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四)版式设计版式设计直接影响图表传递信息的效果,也是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合理的版式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可视化信息图表的艺术属性及视觉艺术功能。通过对点、线、面的合理布局设计将背光装饰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整体版面设计注重各部分之间的协调性和韵律美,力求实现版面的稳定、和谐。云冈石窟各窟背光结构内容由内到外大致分为四层,头

15、光、身光一共有八个层次,每个层次所代表的元素都不一样,而在各个窟内,头光和身光的组合形背光主图效果展示(图片来源:作者设计)式和图案的基本形态也是不一样的。如云冈石窟第一期中的第 17 窟西壁第 2 层南侧立佛的身光为莲花花瓣形状,头光为近圆形与莲瓣形7;云冈石窟的背光装饰信息作为具体存在的数据信息,基础图表如条形图、扇形图等并不能很好地表现其特性,对其进行可视化设计要在传达信息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展示背光装饰独有的艺术魅力,理清云冈石窟各窟背光装饰的主要内容、主要结构元素之间的排列组合关系,注重图表画面的整体合理性。笔者主要采用静态图解式的可视化设计形式,通过平视视角进行图形设计,色彩上采用“蓝

16、金”配色作为主色系,灰色、棕黄色作为辅助色,并搭配渐变效果进行可视化设计。五、结论综上所述,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发展为云冈石窟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手段,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传统宣传方式的不足,拓宽信息传播的路径。云冈石窟作为我国具有千年文化底蕴的艺术瑰宝,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对该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8。本文从信息可视化概念入手,通过分析云冈石窟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以佛像背光装饰为切入点,将可视化图表与云冈石窟的背光装饰信息结合进行设计研究,将繁杂的装饰信息以更加简洁易懂的形式系统地展现给受众,提升云冈石窟背光装饰信息的科普传播水平,从而为云冈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弘扬

17、贡献力量。参考文献:1王泽,彭梦瑶,许宏巍.博物馆青铜器文物的信息可视化设计J.湖南包装,2020,35(5):57-61.2卢秀文.云冈石窟背光C/云冈石窟研究院.2005 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文物出版社,2005:682-692.3金建荣.北魏时期云冈石窟佛像背光研究 J.四川文物,2017(1):58-67.4高平传,石尚.云冈石窟北魏时期彩绘背光研究J.云冈研究,2022,2(3):79-96.5陈纪昌,吴瑶.新媒体时代云冈文化传播方式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2(3):113-116.6赵璟.文化自信视域下云冈石窟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文化学刊,2022(9):38-41.7金建荣.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背光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5.8谭建梅.云冈石窟佛教故事的信息可视化 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2(5):20-25.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