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图形的旋转课标依据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关于旋转中心的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相等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23.1图形的旋转”的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旋转的定义,旋转的性质及其应用。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移和轴对称基础上学习的,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是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图形变化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平移、轴对称这两种图形的
2、基本变换,有了一定的变换思想,经历了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平移、轴对称性质的过程,初步掌握了探索平移、轴对称性质的方法,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九年级的学生能从简单的物体运动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变换,但思维的严谨性和抽象性仍相对薄弱,需要教师引导其有感性旋转的认识到探索旋转的规律及性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明确旋转变换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概括、抽象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探索、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的性质.过程与方法1.在探索实物与旋转图形的关系过程中,发展学生对具体图形的概括能力,培养几何直觉;2.通过对旋转图形的探讨,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事物变化中的内在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旋转图形的欣赏和探索,体会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以及给解决数学问题带来的方便,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旋转的有关概念和旋转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五、教法学法观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六、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能转动的物体,如风车、水车、风力发电机、飞机的螺旋桨、时钟的指针、游乐场的大转盘等
4、,它们有许多的奥秘,这些奥秘与旋转紧密相关,从这节课开始就来学习图形旋转知识.二、探究新知活动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欣赏日常生活中部分物体的旋转现象.问题:在这些运动中有哪些共同特征?活动2. 演示导学 形成概念1.观察:时钟上分针的运动.问题:时钟上分针的转动是绕哪一个点转动?沿着什么方向转动?从5分到15分转动了多少角度.(学生在观察后,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讲解。)活动3 巩固练习1课本59页:练习活动4.动手做一做:在硬纸板上,挖一个三角形洞,再另挖一个小洞 O 作为旋转中心,硬纸板下面放一张白纸,先在纸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ABC),然后围绕旋转中心转动硬纸板,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
5、角形(ABC),移开硬纸板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1)ABC可以看作 ABC 经过怎样的运动得到的? (2)线段 OA 和 OA 有什么关系?AOA和BOB有什么关系? (3)你还能发现哪些有类似关系的线段和角?(4)ABC和ABC 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5)怎样验证你的猜想的正确性? (6)这一发现对于任意三角形的任意旋转都成立吗? (7)你能把以上发现,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一下吗? 归纳:旋转的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循序渐进探究旋转的基本性质,即演示观察猜想讨论归纳。)
6、活动4.举例应用 加深认识(例题见课件)三、课堂训练1、P61页练习2P62页:习题第4 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尝试完成,教师及时关注学生完成情况,并给予点评.)四、小结归纳1.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对比平移、轴对称,旋转的性质,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交流获得的知识和感受,教师聆听,并与学生交流.)五、作业: 必做:复习巩固和综合运用部分; 选作:P63页:10 、11题通过观察,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旋转的有关概念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做,逐步感知旋转地基本性质通过练习,让学生再次明确旋转的主要因素,从而让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形成能力,实现本课的知识目标.通过小结,概括出本节课的知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