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时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索全等三角形的“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2.能利用“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画图、实验来理解和掌握“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以判定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探究,乐于合作交流,大胆猜想的良好思维品质以及认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角边角”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合情推理.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有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如图所示的几块,现在要去玻璃店配
2、一块和这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玻璃,是否需要把残片都带去?二、合作探究问题:先任意画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A,AB=AB,B=B(即:使两角和它们的夹边也对应相等),并把画好的ABC剪下来,与ABC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画法:(1)作线段AB=AB,(2)在AB的同旁,分别以A,B为顶点作DAB=A,EBA=B,AD与BE交于点C.现象: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即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新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其夹边与原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其夹边对应相等,即A=A,AB=AB,B=B.【归纳小结】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角边角”或“ASA”.书写格式:在ABC和DEF中,
3、ABCDEF.(ASA)典例1已知:如图,1=2,3=4.求证:DB=CB.解析ABD与3互为邻补角,ABC与4互为邻补角,(已知)又3=4,(已知)ABD=ABC.(等角的补角相等)在ADB与ACB中,ADBACB.(ASA)DB=C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典例2已知: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可以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BF在河岸上),使BC=CD,再过点D作BF的垂线DE,使点A,C,E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DE的长等于AB的长,请说明道理.解析ABBD,EDBD,(已知)ABC=EDC=90.(垂直的定义)在ABC和EDC中,ABCEDC.(ASA)AB=D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三、板书设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角边角”或“ASA”.教学反思学生有了“边角边”公理的探究经历,本课的探究活动就能很顺利地展开,本节课的教学意图是:根据要求能作出唯一的三角形,就能够作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在此节课中设计一个作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比较发现两个三角形是重合的,得到“边角边”的判定方法,加深他们对这个判定方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