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第二节“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图评价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掌握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区域。3.能够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2.通过教材活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内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1.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生活的影响。教
2、学难点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教具准备: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前播放长江三角洲图片和歌曲梦江南)请一名同学朗读教材49页第一段的文字,将学生带入长江三角洲这一地区的学习中,然后提问学生,说出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印象。学生自由分享,教师总结并板书。板书: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讲授新课一、 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自主学习: 1地理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 游地区,濒临 海 海,地处 交汇之地。 长江三角洲包括_ _市、_ _省南部、_ _省北部地区。2自然环境“鱼米之乡”
3、地形: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 。 气候:类型 ; 特征 。 河湖: 。土壤: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图。完成后学生上台利用展示平台讲解板书:位置:长江下游,濒临黄海和东海范围:江苏省南部,上海市,浙江省北部鱼米之乡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河湖:河网密集、湖泊众多。土壤:肥沃2. 结合教材图7.13,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江”、“海”,从而进一步理解标题中的“江海交汇之地”的含义,知道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联系合作探究一广大内陆地区结合图文材料,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长江水运南北方地区联接沿海航运远洋航线世界主要港口通往教
4、师总结并板书:(三)江海交汇之地:过渡:河流除了具有灌溉和航运,还具有哪些影响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教材51页活动题第1.第2题。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引导。活动探究二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完成后学生上台讲解)2、 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1)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与弊(2)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插播都江堰工程原理解说视频)3、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长江三角洲地地理范围以及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等,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此外我们需要分析长江对
5、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了解河流上、中、下游对区域的影响作用。反馈练习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B、地表平坦开阔,一望无际 C、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 D、地势平坦,湖泊、河网稠密2、长江三角洲是驰名中外的( ) A、温带水果之乡 B、鱼米之乡 C、亚热带动植物王国 D、旅游胜地3、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 (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4、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_海,B_海,C_运河,D_ (河流)。(2)该地区的以_气候为主,气候特点_。(3
6、)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_为主,是我国重要的_产区(粮食作物);由于这里河湖众多,也是我国重要的_产区。因而本区有“_”的美誉。走访调查 1、长江对永川经济发展的影响 2、我们能为“母亲河”临江河的整改做些什么?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长江三角洲地地理范围以及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等,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此外我们需要分析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了解河流上、中、下游对区域的影响作用。板书设计: 一、江海交汇之地 (一)位置范围:(二)自然环境: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鱼米之乡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湖:河网密集、湖泊众多。土壤:肥沃(三) 江海交汇之地:长江水运沿海航运远洋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