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慎防礼仪文化被功利化和政治化
刚刚参加完“全市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活动的主题就是文明礼仪。热闹之后,我们有必要进行一些反思。
此次活动由市教育局中教股主办,教师进修校德育处承办的全市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其活动宗旨是拓展学校德育文化宽度,推动文明礼仪的广度。让文明礼仪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有力举措。从初赛、预赛到决赛可谓是竞争激烈。全市57所中小学通过预赛、初赛的角逐,最后进入决赛的前12强,是小学6组,中学6组。我校孩子在决赛前期表现出色,幸运的进入了决赛。
决赛当天,要求各校主抓德育副校长或副书记、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到比赛会场观摩学习。应该说整个比赛是成功的,无论是主持人灵活机智的的控场,还是工作人员的细致周到的服务,单是各组参赛选手的精彩表现和激烈竞争就可以给偌大清冷的会场增加了足够的温度,因为随着各组参赛选手的出色表现,博得了观众阵阵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次活动应该说搞得很好,也算成功。但是参会的同时似乎感觉到缺了点什么。最终明白,是缺少了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到这样的文明礼仪教育,因为这是面向全市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的知识竞赛,应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文明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恰恰参会的学生除了36名参赛选手外,没有其他的学生有幸来观看,来接受教育,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吧。假设我们在搞这项活动初衷时,多想一想,此次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应该有的放矢的去策划,组织和落实了。此次活动的不就是以活动促礼仪文化的落地吗,那就应该让更多的学生才观看比赛,特别是让那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不佳的德困生,亲临会场零距离的接受文明礼仪教育。我想,这样的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的,而且对宣传推动文明礼仪的开展和落实起到更大的辐射作用,有效的形成文明礼仪的磁场进而形成磁共振。只有这样,才会真正达到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落实和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从参会的领导看,应该是特别的重视,主管副局长、中教股长;进修校校长、副校长、德育处负责人都悉数到场,全程观摩。会后主管领导又做了重要的讲话。就参会的各校领导和参赛学生来看,的确是受到了一次礼仪文化的洗礼。但是,单就这200多一点的人的宣传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学生的受众面只有那参赛的36名学生啊。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的主办方和承办方是否只是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只是为了使期初的工作计划得以落实呢,是否为了增加所谓的业绩有了功利心呢,是否领导为了升职而蒙上了政治色彩呢……一切的一切,都无从知晓,感觉活动的背后,似乎有很多虚的东西在作怪,是否形式化太严重了些。勿庸置疑,礼仪文化有其两面性,尤如佛魔同体一样,因此我们不能功利化和政治化地对待礼仪文化。如果有了功利化的色彩,就会是一切以利益为导向,只要有利可图就无所不用其极地去褒扬它;如果有了政治化的倾向,则更加的危险,甚至最终难辞其咎,因为政治本身就是攻防的艺术;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事情同一种礼仪文化就有泾渭分明的不同立场和观点。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其核心就是要抓住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其宗旨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协调发展,文化素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如仁、义、礼、智、信,忠、孝、爱等做一个中国人所应该有的传统美德,及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等现代人应该有的基本素质。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关键在于影响、辐射和带动。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赛的形式绝不是一成不变的锁链,也不是带着手铐跳舞的唯一。简而言之,一次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不可能决定一个学校的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