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一
【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积累好词佳句。
(2)启发学生领会课文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含蓄的抒情、新颖的想象、生动的修辞抒发的人生感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本文优美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株紫藤萝引起了女作家宗璞的关注,她从这花中感悟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标注生字词。听毕,借助工具书自行注音理解。
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师强调易读错的字,扫清学生的朗读障碍。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进行赏析,教师指导。
四、感受情感美
组织学生谈谈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作者感悟到什么哲理。
明确:
作者的感情变化:焦虑和悲痛→宁静和喜悦
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人在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永恒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总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振奋精神,面对新生活,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
五、感受结构美
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赏花、忆花、悟花三部分组成,层层深入。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的情感美和结构美,这节课我们来欣赏它的语言美和形象美。
二、研读赏析
1.默读课文,试着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讨论:
(1)描写顺序。
观察有序,写作才有条理,这是状物文章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师可简单引导学生圈出表明观察顺序的关键词,如一片、一条、一穗、一朵,即可明确作者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描写的。由此明确景物的描写要有层次,要按照人们的观察习惯有顺序地进行,不能杂乱无章。
(2)抓住紫藤萝花的主要特点多角度描写。
多角度描写要调动多种感官对景物进行全方位的描绘,要用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展开描写。
(3)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情景交融。
描写景物时,要把感情融入生动、形象、具体的画面中,综合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方法,以情染景,情景交融,做到景中含情,情中寓理。写景状物的文章目的在于写形传神,寄托情和意,“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写紫藤萝时做到了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抓住特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通感等修辞方法来描写紫藤萝的形和神,使静态的花具有动态的美,又有象征意义,表现了生命的丰盈充实、顽强美好和永恒,同时把自然的花和人联系起来,反映人的品格,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索。
2.联系背景材料,说说作者对十多年前的紫藤萝和眼前的紫藤萝的描写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将十多年前的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紫藤萝花的繁盛进行对比,突出了现在紫藤萝花的生意盎然。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三、精读品味语言
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从课文中找出精美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与赏析。用“我认为……写得好,因为……”的句式来回答。
学生可以找出多处,从内容、写作特点、句式特点、修辞方法等方面进行理解、品味。
四、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幸?
2.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尝试学习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选一种花木,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紫藤萝像一条瀑布,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人总会遇到各种不幸,经历了苦难的人就会更加珍惜生命,感到生命长河的永无止境。愿我们都能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 璞
行文思路
生活感悟
赏花
生机勃勃
忆花
凋零的花 落魄的家
悟花
万花灿烂 生命长河无止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