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单元 第1章 第1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07180 上传时间:2025-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单元 第1章 第1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单元 第1章 第1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教学目的 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与功能。 2、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像。 3、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能用低倍镜快速看到清晰地物像。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自主学习法、实验指导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师演示法、讨论与交流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及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显微镜下的微小生物。 一滴水中有什么呢? 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我们要研究细胞,首先要看到它。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看清楚就必须借助显微镜。 观看课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细胞的图片。 一滴水中生活的各种微小生物图片。 光学显微镜可使物体由“看不见”变成“看得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到微观世界的神奇,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二)合作学习,认识结构 1、接着指导学生看教材P36,对照实物,从上到下辨认显微镜各部分结构。两人一组,合作学习,认识其结构。 2、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第一步:取镜和安放——从镜盒中取出,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壁,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并安装目镜,强调手指不可触摸镜头。 对照教材学习:显微镜的各部名称及功能。 分小组共同学习,认识显微镜,真实感受各部件的功能,如辨认目镜和物镜,调节准焦螺旋等。 观察,模仿,记忆。 学会交流与合作。 学会观察倾听。    (三)自主学习,亲身实践 1、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显微镜、探索观察自制写有“上”字透明胶片,巡回指导,及时点拨纠正。 2、教师适时发出疑问和点拨,指导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你怎样取镜和安放? ②你是如何对光的?转动转换器应该怎么操作? ③如何对物体进行观察? ④显微镜放大倍数与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有何关系? 视野中的物像不在正中央,怎么办? ⑤“为什么写在不透明纸上的数字在显微镜中观察不到呢?” ⑥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学生动手操作, 注意观察,默记操作要领。找出自己在操作过程中不规范的地方,加以改正。 师生共同归纳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一手握镜壁,一手托镜座,千万不要一只手提着显微镜。 ②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物镜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是拇指与食指握住转换器边缘转动,而不是用手指扳物镜。对光后,不要再随意移动显微镜。 ③观察时,左眼看显微镜,右眼睁开。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防止将标本压碎。 ④物像是倒像,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在视野中物像偏在什么方向,玻片标本就移向什么方向。 ⑤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且透明的。 ⑥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送回原处。 形成科学的实验习惯和良好的实验操作程序。 形成归纳总结能力。  (四)随堂检测,小组竞赛      (五)新课总结,布置作业 指导总结新课。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九退整理后归箱,十全十美你最棒。 四.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生物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显微镜的使用 一、显微镜的结构 二、显微镜的操作 ①取镜和安放 ① 对光 ③观察 ④回镜 检测案 1、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物像偏右上,使物像到正中,应将装片( B ) A、往右下移 B、往右上移 C、往左下移 D、往左上移 2、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为10×,目镜为15×,它的放大倍数是( C ) A、10倍 B、15倍 C、150倍 D、25倍 3、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倍数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B ) A、10× 40× B、5× 8× C、10× 10× D、15× 40× 4、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原因是( B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目镜 D、易于染色 5、有一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四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 C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6、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b”字,玻片上写的是( D ) A、b B、p C、d D、q 7、擦去镜头上的灰尘,应使用( D) A、绒毛布 B、餐巾纸 C、洁净的纱布 D、擦镜纸 8、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 B )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9、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用10×物镜找到图像,再换用40×物镜找到图像。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 A ) A、视野变暗 B、视野范围扩大C、细胞图像变小 D、细胞数目增加 10、视野中的污点,应如何判断其准确位置?移动玻片标本,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 C )上。转动目镜,污点转动,说明污点在( B )上。否则,说明污点在( A )上。 A、物镜 B、目镜 C、玻片标本 D、反光镜 反思与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