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进行养成教育.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606175 上传时间:2025-01-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进行养成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进行养成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养成教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德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智育,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这向我们揭示了养成教育的真谛。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身。而幼儿时期是 良好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关键时期。而该如何进行养成教育呢? 第一、教师应为幼儿树立好榜样。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老师也按照这些要求做。见面有礼貌的问好,吃完饭擦桌子、漱口,有需要协作的事情主动帮忙,在教室里尽量小声说话,保持端正的坐姿等等。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集体生活中,同伴群体也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影响幼儿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所以,我经常在班级中表扬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儿,让其他幼儿模仿学习,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在集体活动中,有的幼儿总是相互嘻戏打闹,我就会轻轻的对他们说:“ 看小朋友坐的多好,听得多认真!”吃饭的时候,有的小朋友爱讲话,我就会说:“ 吃饭安静的小朋友老师最喜欢了,看他们吃的多香啊。”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如何做,马上就会改正。区角活动结束后,我都组织幼儿进行讲评小结,对收玩具好、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谦让协作的幼儿提出表扬,也让幼儿互相说说自己发现哪些小朋友区角活动好。这样一来,幼儿就有了模仿的对象并会做出正确的表现,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第二、以正面鼓励的方式纠正幼儿行为。由于孩子个体差异性很大,班里总有部分幼儿表现较好,而个别幼儿却做事拖沓、不遵守纪律、任务意识欠缺、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做事不认真,午睡时影响别人等等。而这些没有养成良好常规习惯的幼儿不仅让人格外费心,而且还会对其他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他们经常犯错,挨批评次数多,但我感到,对这部分幼儿过多地用批评教育效果并不佳,更好的办法是运用正面鼓励,积极引导,在幼儿良好行为出现时及时表扬。比如我班一个孩子,他总是喜欢欺负小朋友,如:扯别人衣服,用脚踢小朋友 ,抢小朋友的玩具等,但是他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很积极,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于是,我就以此来鼓励他:“如果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的话会有更大的进步,表现会更好”,之后,我观察到这位小朋友在老师的鼓励下,有了很大进步,很少再欺负小朋友。 所以,及时地对幼儿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使幼儿产生更加要好好表现的欲望,也就是产生了“良性循环”的效应。我班于振凯小朋友是一个自控能力很弱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总是不能安静听讲,一会拽衣角,一会离开凳子自玩自乐, 我每次批评的时候也只能暂时安静一会,没等几分钟就又开始吵闹。我特别着急,可是一次无意中的表扬,让我立刻消除了这样的心理。在一次活动中,当我看到这个小朋友坐的特别端正的时候,我随口表扬了一句“看于振凯小朋友坐的多端正,进步多大的”当他听到这句话时坐的更端正了,表现更好了。在之后的活动中,每当发现这个孩子对的行为时,我就会及时给与鼓励,慢慢的发现,这个孩子在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且越来越勇敢自信。所以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多用正面强化。进度“闪光点”的行为出现,带动整体行为的改善。这对幼儿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及途径。 第三、让幼儿明确自己的不足,知道对的行为。相当一部分幼儿在某一具体行为方面出现问题。有的是不讲礼貌,有的是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的是自控能力较弱,有的是午睡习惯不好,还有的是吃饭挑食。这就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来解决。我班梅雨菲小朋友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做事总爱磨蹭、拖拉。个别交流中,我给她指出,你上课回答问题很好,也很守纪律,如果做事迅速就更好了。王雨婷小朋友学习习惯不好,我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监督他回家先完成当天的作业以后再玩,并且每天晚上都留一段时间专心的画画,看书或是写数字。只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才能让孩子明确自己的不足,才能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渐改掉自己不对的行为。   幼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从现在标准来看,培养幼儿成为现代文明人,将来成为世界的有教养的人才,养成教育成为素质高尚人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一定意义上分析看,社会越是进步,科学越是发展,就越需要重视“养成”教育。曾有一名人这样说过:“良好习惯的养成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巨额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会享受他的无穷的利息。”可见养成教育是提高幼儿素质的关键。   幼儿期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在儿童道德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幼儿期是培养道德品质、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阶段,是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注重幼儿是非观念及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以促进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为儿童个性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纯洁天真,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只要教师加以合理、正确的引导和训练,孩子很容易形成正确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