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4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及其产生的现象,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抽水机的原理,对大气压的利用。【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粗略测
2、量大气压的值。3. 教学用具 马德堡半球实验用具、挂衣钩、弹簧测力计、气压计、鸡蛋、广口瓶、水位保持装置、火柴、棉花。4. 标签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1根据想想议议提问:我们知道了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空气也具有流动性,我们周围是否存在大气压强呢?若有大气压强,能否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2引导学生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提供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用具。提问:将里面的空气抽干后,里面还有没有向外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将产生怎样的作用?二、新课教学大气压的测量1引导:我们已经知道周围存在着大气压,它的大小如何,我们根据自己前面学过的压强知识能不能测量一下呢?
3、A.提供实验用具:弹簧测力计、挂衣钩、刻度尺。B.实验原理?2选取某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在全班交流。说明:这只是粗略地计算大气压值。3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大气压的精确数值:看实验录像“托里拆利实验”。A为什么松开手指后,水银柱不完全下落?想一想吸汽水时,大气压为什么会托起液体?这个实验中,形成液柱的原因是否和吸汽水一个道理?B根据大气托起的液柱高度,怎样计算大气压值呢?C原理依据:p=F/SF=GG=VgV=Sh如何利用这些公式?D从录像中可以看出,无论管子如何倾斜,只要管口不离开液面,水银柱总保持76 cm。4选择一组学生来介绍他们的计算过程。5引导学生应用:计算一下自己的手指甲上承受了多大的大
4、气压力。压强计1讲述: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可作为测量气压的气压计,但是携带不方便。常用的是金属盒气压计,又叫无液气压计。通过书上的图,引导学生理解其原理。在一些与气压有关的物品上,是不是有金属盒气压计?抽水机通过想想议议,引导学生们利用大气压知识解释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课堂小结 1出示课堂练习题。2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学习内容。3组织学生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4对本节学习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课后习题 1.在海拔2000m范围内,可近似地认为每升高12m,大气压减小1mm水银柱,用水银气压计在山脚下测量地结果是758mm水银柱,在山顶测量的结果是648mm水银柱,则山的高度
5、大约是_m.2.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C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D 大气压与高度无关3.关于大气压的变化,以下错误的是( )A 在不同的地方,大气压可能不同 B 在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大气压可能不同C 离海平面越高大气压越大 D 1标准大气压=76cm水银柱,这个关系不随时间,地点改变4.一位小朋友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例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B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C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D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5.水在88时就沸腾了,由此可知水面上方的气压( )A 一定等于1标准大气压 B 一定小于1标准大气压C 一定大于1标准大气压 D 可能等于2标准大气压 板书 第3节大气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实例2.大气压强的测量3.大气压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