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案7:压强
教材来源:
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 章
第1节
主 题:
压强
课 时:
课时:1
授课对象:
八年级学生
设 计 者:
彭胜军/巩义市小关镇初级中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教材分析
本节学习压强知识。本节的重点是压强概念的形成,解决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学会用比值定义法引入压强的概念,并能用压强的知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
3、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对于压强知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学生还不太清楚。
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出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说出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会进行简单计算。
3、通过生活实例,说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评价任务
1、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实验,总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2、完成导学案上本节题目,看谁做的好,做得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文29页9.1-1蝉及9.1-2沙漠之舟)引入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用压强来表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强
二.新课教学
(一)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大小:有时等于重力(水平放置时)、有时不等于重力
2.突破难点的方法:
练习:利用如图1几种情况分析压力的作用情况来巩固所学的压力的知识。 (图1)
(二)压强
利用探究实验进行压强的学习
1.提出问题2.进行假设和猜想3.设计方案(实验)4.进行实验(学生探究)5.分析现象6.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或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P)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的公式:如果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压强---帕斯卡(Pa)F---压力---牛顿(N)S---受力面积—平方米( m 2)
1Pa = 1N/m 2
压强的物理意义:
以P=20Pa为例,P=20Pa=20N/ m 2,它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20N。
讲解例题,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压强及有关计算
通过列举相关的实例(啄木鸟、图钉、刀等),提出问题,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感受、经验进行讨论并总结和归纳:
减小压强的方法:(1)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3)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1)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3)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练习:小李的质量是65Kg,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约是4.5dm2,当小李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他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大约是多少?
三.小结:
五.布置作业:课本P32----3、4
六.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