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601892 上传时间:2025-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北方各族的内迁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 二、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2) 西晋八王之乱以来,中原大乱,人口大规模迁徙。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它客观上推动了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讲清其中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西晋使我国从分裂复归于统一,这符合人民愿望,也适应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发展需要,从而肯定统一是中国历史最突出的特点。 (2)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西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过程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 (3)西晋统一的短暂,固然是多种矛盾冲突的结果,但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是导致当时政治黑暗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历史提示我们,应居安思危,吸取历史教训。 【教学重点】 西晋的统一、北方各族的內迁。 【教学难点】 西晋的短暂统一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晋江风景图片,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晋江名字的由来吗? 晋江名字的由来:晋人南迁,依江而居,故名晋江。为什么晋人要南迁? 二、授课与活动: (一)西晋的建立 1.讲述:魏自曹丕之后,司马懿父子逐渐控制魏国军政大权。司马氏掌权大体上分三个发展时期:司马懿时期;司马师、司马昭时期;司马炎时期。 曹丕建魏,得到多谋略善权变的大将司马懿的支持,曹丕死后,司马懿父子发动政变,控制了魏国军政大权。263年,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趁诸葛亮亡、蜀帝刘禅无能、朝政混乱之机派兵灭蜀。 266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司马懿的孙子)废魏帝,自称皇帝,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晋武帝经过周密的准备,派兵灭吴,280年吴亡,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 强调: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不是曹魏,而是司马炎建立的西晋,西晋265年建立,280年统一全国。 2.图片展示《西晋的疆域图》。 引导:西晋为什么能实现统一呢?(可引导学生从主客观两方面考虑) 客观原因:司马氏控制的魏国实力日益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主观原因: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人民愿望。 3.过渡: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并没有出现长期统一的富强局面,由于统治阶段内部的混战和他们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迅速激化。 (二)八王之乱 1.讲解:西晋初年大封同姓王,并使封王拥有财政军实权,留下动乱隐患。晋武帝统一南北后,并非不想巩固这种统一,而是采取的措施不当。本来,曹魏承两汉以来削弱诸侯王的趋势,虽因循汉制,封建同姓王侯,但均为虚封,“皆使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国使有老兵百余人,以卫其国。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于匹夫。悬隔千里之外,无朝聘之仪,邻国无会同之制。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又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因此在地方上,宗室毫无屏藩的势力。晋武帝惩诫曹魏之以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并让他们享有优厚的田租户调收入。后来,晋武帝裁撤州郡兵,却让封王们“移封就镇”,并逐渐拥有武装,势力越来越大,给日后的动乱埋下隐患。社会风气败坏,君臣上下贪婪腐化,是导致动乱的社会深层原因。 2.提问:八王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性质怎样?带来哪些危害? 根本原因:西晋统治者昏庸腐朽。性质:西晋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进行的混战:危害:混战长达16年,给人民带来灾难;经济遭到破坏,西晋衰落。 3.探究:造成西晋短期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严重,八王之乱削弱了统治力量。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简介:东汉、魏晋时期,边疆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称他们为“五胡”。 2.学生看《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找出这些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以加深印象,但不要求记忆此图。 讲述:西晋内迁各族的分布是:匈奴族居幽、并、雍诸州,特别是并州一带;鲜卑族居住在幽、并州以及秦、凉一带;羯族居住在并州上党一带。氐族在武都、略阳以及扶风(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始平(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京兆(今陕西西安),和汉人交错居住;羌族居住在关中的冯翊(今陕西大荔)、北地(今陕西耀县)、新平(今陕西彬县)、安定(今甘肃泾川西北)。 补充: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同汉族杂居相处,互相学习,逐渐融合,对祖国北方的生产发展作出了贡献。 3.引导: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少数民族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少数民族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收取重税,征兵派役,掠卖为奴。这种剥削压迫迅速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4.简介:西晋末年,匈奴首领刘渊起兵称帝,进攻西晋,匈奴兵占领洛阳,俘虏晋怀帝,316年,刘渊之子刘聪又率兵攻入长安,西晋灭亡。 5.探究: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引导学生从西晋的灭亡原因和存在时间上分析。 (1)西晋统治集团腐朽,八王之乱后西晋统治衰落;对各族人民残酷剥削压迫,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各族人民纷纷掀起反晋斗争,导致西晋灭亡。 (2)西晋从建立至灭亡(265~316年)共51年,从统一至灭亡(280~316年)共36年,所以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 6.过渡:西晋灭亡后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 出现了十六国。 7. 讲述: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国家,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十六国”的多数政权都是少数民族首领建立起来的。“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交战,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但是,各民族通过长期交往和互相影响,也加速了民族融合。 三、课堂小结: 西晋的灭亡可以说是统治者们咎由自取。回顾历史,夏桀的残暴,商纣王的奢侈腐朽最终导致亡国。大秦帝国也因施行暴政最终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历史留给我深刻的教训。仁政治国,走群众路线,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五十六个民族为一家人,和谐社会促发展。 四、布置作业: 结合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的内容和现代社会人口流动现象,请学生谈谈有关人口大迁徙的话题。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