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日本关东军挑起“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
A.柳条湖事件 B.皇姑屯事件 C.东北易帜 D.马神甫事件
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寇之手。其根本原因是 ( )
A.日军的攻势太猛 B.东北军防守不力
C.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予抵抗 D.张学良为了保全东北军的实力
3.西安事变后经中共的努力和斗争,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 )
A.停止内战,实行抗战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4.周恩来后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
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
B.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
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内战的基本结束
D.避免了新的内战
5.西安事变发生后,如果置蒋介石于死地,在客观上只会有利于( )
A.中国国民党 B.广大中国人民 C.中国共产党 D.日本帝国主义.
6.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7.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
A.济南惨案 B.皇姑屯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8.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军队有( ):
①工农红军 ②国民革命军 ③八路军 ④解放军 ⑤新四军
A .③④ B .③⑤ C .①②③ D.④⑤
9.百团大战的目标是( )
A.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B.增强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C.显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D.为大反攻做准备
10.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①沉重的打击了日寇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在抗战年代,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尤其擅长画马的画家是( )
A.齐白石 B.徐悲鸿 C.张大千 D.侯德榜
12.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
B.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C.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D.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3.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
①中共一大②八七会议③遵义会议④中共七大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原因是( )
A.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 B.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
C.苏联红军进攻东北日军 D.美国向日本国土投掷两枚原子弹
15.日本投降后,重庆有一个灯谜,谜面是“日本无条件宣告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①是屈原(原子弹);②是苏(苏联)武。对此,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它准确反映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D.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16.1945年,被日本统治长达50年之后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
A.辽东半岛 B.台湾 C. 海南岛 D.东北三省
17.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取得的反帝爱国斗争胜利的战争是 ( )
A.中法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18.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
A.歌颂祖国 B.追求理想 C.抗日救亡 D.抨击时弊
19.原子武器在战争中第一次使用于( )
A.1944年 B.1945年 C.1946年 D.1949年
20..下列历史大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七七事变②南京大屠杀③九一八事变④西安事变⑤中共“七大” ⑥百团大战(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①②⑥⑤ C.②③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二、材料解析题
21.材料 《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1)材料中“ 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后,侵略者又相继制造了哪些类似事件?
(2)请问:东北松花江上的同胞为什么会“ 流浪!流浪 ”?
(3)东北人民一直到了“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的?
(4)《松花江上》之歌唱出了东北人民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外交部亚洲司负责人今天奉命约见日本驻华使馆公使,再次要求日本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纠正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中的严重错误,并就此递交了备忘录。 该负责人说,中国史学界在这本右翼教科书通过后就开始对其进行认真研究, 日前已进一步认定其存在了一系列谬误……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
材料2: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17日就中国要求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问题对记者声称,历史教科书不能修改。…… ——新华社东京5月17日晚报专电
请回答:
①据以上材料,请结合课内外有关史实,说明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确实“存在了一系列谬误”。
②日本政府拒不修改右翼历史教科书的企图是什么?对此问题,你应有怎样的认识?
三、回顾历史
23.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伟大的抗日战争
(1)面对日本的侵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采取什么方针?哪一事件以后他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
(2)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抗日。有两位音乐家创作了音乐作品鼓舞抗日,你能说出这些音乐家的名字和作品吗?
(3)在抗日战场国共双方都取得了重大胜利,你能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取得了哪些胜利吗?
(4)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的大会是哪一次?
(5)抗日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今年(2006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周年,你是怎样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这句话的?
四、知识纵横
24.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度发动侵华战争,在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了;在1937年开始的抗击日本全面侵华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战争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
参考答案:
1A、2C、3B、4C、5D、6C、7D、8B、9A、10A、
11B、12D、13B、14A、15D、16B、17C、18C、19B、20B
21. 答:(1)九一八事变 1937年的七七事变( 2)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予抵抗,致使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寇之手,东北人民被迫流亡他乡(3)③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
(4)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寇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
22. ①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制造南京大屠杀(或在各地制造的大屠杀);对抗日根据地展开反 复的大“扫荡”;日本政要参拜靖国 神社等等
②歪曲、否定侵华战争史实,竭力美化侵略,妄图复活军国主义;我们对日本政府这一顽固立场,不仅表示强烈愤慨,更应时刻警惕日本 军国主义复活;现在我们应努力学习,准备报效祖国(如答成其他言之有理,观点正确的内容亦可)。
23. (1)不抵抗方针 西安事变
(2)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3)国民党:台儿庄战役 共产党:百团大战
(4)中共七大
(5)61周年 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所以说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24 (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因为: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指挥失误;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
(2)抗日战争中国胜利,因为: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作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