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高中就应该抓高考。因为高考是最公平的,让学生都上大学就是素质教育。” ——一位著名学者的主张
“抓高考,要抓出血来!”——一位地方教育官员强调
有效教学目前在社会,学校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的争议。加里·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中说:“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为什么要有效教学呢?
有效教学的旨意在于实现了从传统教学到现代教学的转变。作为教学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有效教学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教学的随意性。教师更有目标且讲究学理和程序的教学,不仅不会限制教师的教学,而且是更大程度地激发了教师的教学创造性。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才得以落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并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同时加以验证;促使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然后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他们需要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的技能;需要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怎么样才能有效教学呢?
对于教材,教师必须:
①理解核心概念,主要假设、突出争论、探究的步骤、对于学科知识而言重要的获知方法;
②理解学生对于一个知识领域的概念框架连同误解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的;
③把本学科的知识和其它学科领域以及日常的生活联系起来;
④理解学科知识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整体,而是复杂的和动态发展的;
⑤对于学科概念运用多种表现方式和解释方法来捕捉核心思想,并注意与学生先前的理解联系起来;
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必须:
①理解学生是如何内化知识、获得技能和发展思维技巧的,以及懂得如何使用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
②理解学生的生理、社会交往、情感、道德和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对学习产生影响,并且知道在做教学决定时如何考虑这些因素;
③理解学习者各方面发展的进程,以及他们在生理、社会交往、情感、道德和认知等方面个体变化的幅度;能够确定学习的准备度(readiness);也理解一个方面的发展会影响其它方面的表现成就;
对于不同的学习者,教师必须:
①理解并确定学生学习和表现方法的不同,包括不同的学习风格、表现方式、以及多元智能;知道如何把学生的长处作为继续学习的基础来设计教学的活动;
②知道学习中的例外情形,包括学习障碍,知觉困难、天赋、才能;
③理解确定和处理歧视、偏见的方法;
④理解学生的学习受个体的经验、才能、先前的知识以及语言、文化、家庭和社区价值观的影响;
⑤理解文化和社团的差异性;懂得如何把学生经验、文化以及社区资源融入到教学之中;
关于反思与专业发展,教师必须:
①理解教育在历史和哲学方面的基础;
②理解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影响;
③知道有关教学和可资利用于专业发展的资源方面研究的成果;
④理解反思和自我评价在继续学习中的作用;
⑤理解批评性思维和自我调节的学习的价值;
⑥理解专业发展的责任以及参与并支持自我和同伴合理的专业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