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书设计:饮料瓶里的知识教学设计赵水灵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该册教材主要训练学生的 “计划与组织”能力,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单元,“二级目标”是“能对提出的探究问题独立做出书面计划”就“计划与组织”的能力培养而言,重点在于“独立”二字。本单元围绕学生常见的饮料瓶,按“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由课堂到社会”的结构,设计了饮料瓶的知识、饮料瓶的材料、饮料瓶与环境三个步步深入的活动内容。本课饮料瓶的知识由观察开始,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饮料瓶进行观察研究,然后通过集体交流发现饮料瓶里隐藏的许多秘密。接着以头脑风暴的形式研究饮料瓶的其它用途,拓展活动是一个变废为宝的活动,利用空饮料瓶开展
2、小制作、小实验,培养环境意识和动手能力。学情分析 饮料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也经常接触,他们非常熟悉,所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但却很少有学生会主动研究饮料瓶,所以一般都熟视无睹。这就为课堂教学既打下了基础又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学生在课堂自主探究活动中也会经历一个思想认识的转变过程,最后获得意料之外的惊喜与发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可以从饮料瓶的包装上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废旧饮料瓶有再利用的价值。会根据饮料瓶上的信息选择健康的饮品。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饮料瓶的外包装,知道可以从包装上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能根据饮料瓶上的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正确选择合适的饮料。了解饮料瓶的其他用途;
3、会利用废旧饮料瓶创造出各种有趣的东西,懂得废物利用的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科学习惯及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加以应用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的创新精神。二、教学重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饮料瓶蕴藏的科学知识。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饮料瓶上的信息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比较和实践运用。四、教学准备老师准备:与饮料瓶相关的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饮料瓶小制作课件等。学生准备:每人准备1个包装完好的饮料瓶、记录本、笔等。五、教学过程1.引入(PPT出示饮料瓶小制作图片)提问:看到这个小制作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时提问:知道这个小制作主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生:饮
4、料瓶或塑料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饮料瓶里蕴藏的知识。2.观察与交流(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带来的饮料瓶,看看能发现什么信息?每发现一个信息就在记录本上按你自己的方法做一个标记,看看谁观察得最仔细!找到的信息最多!(2)学生汇报、交流各自发现的信息情况,老师适时板书相关知识点。(3)提问:饮料瓶上的这些信息能告诉我们什么?在生活中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吗?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对其中的一些信息进行解释,并尝试联系生活说一说它们的作用。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积极主动地将课堂学习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5、学习,老师扮演好“穿针引线”的角色,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4)针对学生不了解的知识(如:执行标准、条形码等)和重点知识(如:保质期、配料表;绿色食品及环保标志等)联系生活补充讲解,渗透食品安全保健和环保意识教育。 设计意图:这里老师不再是“穿针引线”的作用,要转变为学生知识的点拨者,思想认识的提升者,“修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的“空白”与“错误”,查漏补缺,达到教学效果的完整性,较为理想地实现教学目标。当然,这一环节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灵活把握,放在学生观察与交流过程中即时进行,更具时效性,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更为融融。(5)总结与延伸。谈话: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发现
6、饮料瓶上竟然还藏着这么多有用的知识,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啊!不过我们的发现只是关于饮料瓶知识很小的一个方面,它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究,比如:(出示一个矿泉水塑料瓶)为什么很多饮料瓶都做成这样的形状呢?这样有什么好处吗?请同学们课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继续思考和研究,同时欢迎大家把研究结果带到课堂上来,相互交流和学习。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课堂上的研究仅仅意味着开始而不是结束,同时鼓励并引导一部分学生课下继续去探讨、去学习关于饮料瓶的更多的知识。3.头脑风暴饮料瓶的其他用途。(1)了解过了一些饮料瓶的知识,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一起来探讨一下:喝完的空饮料瓶还有哪些其他用途?请同
7、学们积极发言,比一比看谁知道的最多!学生积极思考,自由发言,说一说饮料瓶的其他用途;然后补充阅读课本83页的“科学自助餐巧用废饮料瓶”。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为后面的制作活动做了一定的准备,开阔思路。(2)生活中有的人还用塑料瓶来盛酒或调味品,这样的做法合适吗?学生思考、讨论后补充阅读课本77页的资料:塑料饮料瓶盛酒、醋、酱油,不妥。4.拓展活动饮料瓶小制作。谈话:刚才同学们说出了饮料瓶的很多其它用途,其中我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就是用空饮料瓶做一些小制作,老师搜集了一些这方面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学习一下。(PPT呈现用饮料瓶制作的工艺品图片,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8、结束语:这些小制作和工艺品既实用又美观,真正把空饮料瓶变成了一种可利用的资源,课下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想象,从饮料瓶的材质、颜色、硬度、大小和形状等多方面加以考虑,制作出既实用又有趣的作品。老师将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你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制作!别忘了,写一个小标签,向其他同学解释制作过程和作品的名称及用途!设计意图:用废旧饮料瓶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既可以充分利用饮料瓶的价值、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又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其保护环境的意识,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活动。板书设计:饮料瓶的知识 发现的信息 有什么作用 保质期 配料表 饮料瓶的其它用途:水杯、洒水壶、笔筒六、课后反思
9、这节课最大的困难在于怎样避免“一不小心”就上成了一节传统的“填鸭式”课堂。在听过师父的这节教研课以及组内一位老师的公开课后,我对他们的教学过程仍有很多想法,上面的观点就是我听课后的最大感受。所以在自己执教这节课时,备课前我就找到了方向,或者说找到了设计这节课的准绳变老师讲解为学生表达、分析,老师要退居次席或幕后,只在必要时对学生加以点拨和引导,最后只需要对课堂上出现的知识盲点着重讲评。后来随着认真琢磨教材和编者的意图,再联系整个单元的内容,我发觉对于这节课来说,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只是一个最低层次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字面”上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感受到这些表层知
10、识背后所蕴藏的非常实用的信息,所以在备课时我侧重于这两方面的考虑:学生为表达的主体和知识的生活化。后来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设计思路是正确的,在课堂上没有出现我担心的沉闷、枯燥现象,反而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积极,尤其是在挖掘这些表层知识的实用性,在生活中如何帮助人们做判断时,学生更加踊跃,即使是学生想不到的内容,需要我补充讲解时他们也听得非常认真。唯一的遗憾是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学生想表达但表达能力有所欠缺,所以有时候把握不好,在“观察与交流”环节上用时太多就会影响后面环节的进行,一节课上下来相对紧张一些。当然,这也与自己的教学经验与能力有关,自身的职业技能也需要不断提高。 饮料 瓶形状:材料:标签信息:用途:。(三)谈论交流 通过比赛竞争的形式,让同学们回答教师填写图表,对同学们疑惑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教师讲解。 饮料 瓶形状:长方体、圆柱体、不规则形圆柱体等等材料:塑料、玻璃、锡纸、铝制、铁制等等标签信息:商标、保质期、生产日期、配料、净含量、条形码、产地、环保标志等等用途:回收再利用、制作精美工艺品、做实验小装置等等(四)拓展 让学生回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饮料瓶,然后出示幻灯片向学生展示有关饮料瓶的使用误区。并讲解饮料瓶盛酒、醋、酱油的危害。让他们学以致用。(五)作业 让学生用废旧饮料瓶制作一件工艺品,并说出制作原理和用途,以及让他们查一些有关饮料瓶如何回收才能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