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种耐热环保塑料编织袋及其制备工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6175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耐热环保塑料编织袋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耐热环保塑料编织袋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耐热环保塑料编织袋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第 33 卷 第 3 期 塑料包装 53 一、概述 编织袋,又称蛇皮袋。目前广泛应用于肥料、化工产品等物品的一种包装材料。在包装水泥、热碱、沥青等化工产品时,由于水泥、热碱以及沥青等化工产品的出库温度较高,因此用于包装的编织袋需要具有较佳的耐热效果。并且在运输过程中,编织袋之间相互摩擦,导致编织袋较易损坏,不易被二次利用后。目前的塑料编织袋,在包装化工产品时,存在耐热不佳以及耐磨效果不佳的问题,较易发生破损进而被丢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为了改善塑料编织袋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的缺陷,本文介绍了一种耐热环保塑料编织袋及其制备工艺。二、技术方案 一种耐热环保塑料编织袋,包括基材层和

2、涂膜层,所述基材层含量物质包括:聚丙烯 70-90%;荧光增白剂 0.5-1%;群青 0.5-1%;改性填料 3-5%;碳酸钙填充母料余量。所述改性填料包括氧化铝或滑石粉,所述氧化铝为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的氧化铝,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 KH550、KH560 或 KH590 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滑石粉为经 OTES 偶联剂处理的滑石粉,所述滑石粉的粒径为 3000-3500 目。首先,本技术方案中优选采用氧化铝作为改性填料,氧化铝添加至聚丙烯中,由于自身优良的力学效果以及热稳定性,不仅改善聚丙烯的力学强度,还可改善聚丙烯的耐热效果,协同提高编织袋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次数。本技术方案中优选采用硅烷偶联

3、剂 KH550、KH560 或 KH590 对氧化铝进行改性处理,在氧化铝基体上形成了 Si-O-Al 键,使得氧化铝获得了较佳的疏水效果,阻碍了氧化铝颗粒之间团聚,使得氧化铝可均匀分散于基材层中。同时,接枝于氧化铝表面的烷基片段,可增强氧化铝与聚丙烯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善了聚丙烯的力学强度,并且聚丙烯内可进行均匀的热扩散和热传导,进一步改善了编织袋的耐热效果。其次,本技术方案中优选采用滑石粉作为改性填料,适宜粒径的滑石粉为片状结构,并且对塑料大分子具有取向,因此能够有效提高聚丙烯 塑编专栏 一种耐热环保塑料编织袋及其制备工艺 王仁龙 整理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种耐热环保塑料编织袋及其制备工艺。

4、一种耐热环保塑料编织袋,包括基材层和涂膜层,所述基材层包括以下含量物质:聚丙烯 70-90%;荧光增白剂 0.5-1%;群青 0.5-1%;改性填料 3-5%;碳酸钙填充母料余量;所述改性填料包括氧化铝或滑石粉,所述氧化铝为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的氧化铝,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 KH550、KH560 或 KH590 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滑石粉为经 OTES 偶联剂处理的滑石粉,所述滑石粉的粒径为 3000-3500 目;本技术的塑料编织袋该组合物可用于水泥、沥青等化工产品的包装,其具有高耐热、可降解、耐磨的优点。关键词:编织袋 耐热 环保 可降解 54 塑料包装 2023 年 第 33 卷 第 3

5、期 的力学强度。通过 OTES 偶联剂对滑石粉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在滑石粉上接枝有长链硅烷基团,在改善滑石粉团聚的同时,改善滑石粉与聚丙烯之间的结合效果,滑石粉可均匀分散于聚丙烯中形成片层连续结构,不仅改善聚丙烯的耐热效果,还能提高聚丙烯的力学强度。所述改性填料还包括茶粉,所述茶粉由废弃茶叶干燥研磨后制得,所述茶粉为经界面剂界面改性的茶粉,所述界面改性剂包括马来酸酐和异氰酸苯酯。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在聚丙烯中添加茶粉,对废弃茶叶进行二次利用,茶叶中含有较多的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等,并且具有活性较佳的茶多酚的等物质,并且能够适当提高聚丙烯的抗紫外效果以及抗菌性,延缓了编织袋的老化速度,即便在废弃后

6、,聚丙烯中的茶粉也较易被分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聚丙烯的降解速度。采用界面改性剂对茶粉进行改性,通过羟基反应或氢键形成,在茶粉上接枝极性马来酸酐基团,有效提高了茶粉的分散效果以及茶粉与聚丙烯之间的相容性以及结合强度,因此茶粉的加入稳定改善了聚丙烯的力学强度。所述茶粉为耐热茶粉,所述耐热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茶粉进行干燥至绝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搅拌混合,加入液溴和过氧化氢溶液,持续反应,异丙醇中沉淀,洗涤,干燥,粉碎,得到耐热茶粉。本技术方案中优选采用液溴对茶粉进行改性,茶粉中含有较多的木质素,木质素为含有苯环的三维网络状多酚化合物,含有醚键、双键等多种化学连接键以及活性基团,因此液

7、溴对茶粉改性后,茶粉中的木质素发生苯环的溴化反应,侧链的亲电置换反应,在木质素苯环的 1、5、6位引入溴,形成末端活性基团。溴基团的引入,能够提高茶粉的热稳定性,进而改善编织袋的耐热效果,也就是说,赋予编织袋优良的耐热效果以及力学性能。所述改性填料还包括降解材料,所述降解材料包括壳核材料,所述壳核材料包括内核材料和外壳材料,所述内核材料选自鞘氨醇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本技术方案中优选采用在聚丙烯中添加壳核材料,并采用鞘氨醇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内核材料,鞘氨醇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均为好氧菌,将其包覆于外壳材料内,使得鞘氨醇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处于休眠状态,当编织袋发生破碎时,外壳材料发生破裂,促使鞘

8、氨醇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暴露在空气中并复苏,进而能够对聚丙烯进行降解,缩短聚丙烯在环境中的残留时间,改善了编织袋的环保效果。所述外壳材料包括海藻酸钠或明胶,所述外壳材料还包括响应粒子,所述响应粒子选自PMMS 乳胶粒或聚丙烯酰胺。本技术方案中优选采用明胶或海藻酸钠作为外壳材料,能够将内核材料稳定包裹在外壳内,隔绝氧气,使得编织袋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维持较佳的力学效果以及耐热性能。在外壳材料中增加响应粒子,聚丙烯酰胺能够与海藻酸钠配合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互穿的网络结构,对 pH 具有良好的响应性,也就是说,在处理废弃的编织袋时,能够通过酸碱溶液促使外壳材料发生溶胀并破裂,释放内核材料,使内核材料对聚丙烯

9、进行降解,降低废弃聚丙烯对环境的污染。PMMS 乳胶粒具有较佳的 pH 响应性,添加至外壳材料后,能够与明胶相复合,形成交联的网络结构,在编织袋破损后,不仅能够释放内核材料,还可吸收部分空气中的水分,为内核材料提供复苏材料,加速聚丙烯的降解速度,降低聚丙烯对环境的污染。所述降解材料还包括聚乳酸和秸秆纤维。本技术方案中在聚丙烯中添加聚乳酸和秸秆纤维,秸秆纤维的线性结构,能够在聚丙烯中形成缠结的牵拉结构,以提高聚丙烯的力学强度。聚乳酸不仅能够对秸秆纤维进行浸润包裹,还能够通过团聚颗粒的颗粒增强作用,提高聚丙烯的力学强度。并且,聚乳酸和秸秆纤维均为可降解2023 年 第 33 卷 第 3 期 塑料包

10、装 55 材料,有利于编织袋进行降解。其次,聚乳酸和秸秆纤维也可为内核材料提供碳源,加速废弃编织袋的降解速度。所述涂膜层的原料包括硅烷偶联剂、仲丁醇铝和正硅酸乙酯;且所述基材层为经高锰酸钾预处理的基材层。仲丁醇铝和正硅酸乙酯经水解缩合后可形成纳米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硅烷偶联剂的加入,可作为连接桥梁,在涂膜层中形成相互交联的网络结构,使得涂膜层能够在基材层上形成致密且耐磨的层结构;氧化铝粒子的加入可进一步提高编织袋的耐热效果。并且交联的网络中存在氨基以及未脱水的羟基,能够与基材层之间相互连接,使得基材层与涂膜层之间的结合较为稳定,因此编织袋获得了长效且持久的耐磨效果。并且涂膜层的设置,能够覆盖基材

11、层上的微凸体,通过氧化铝粒子以及二氧化硅粒子的配合,不仅提高编织袋的表面平整度,还能有效降低基体层上的微凸起的掉落,即降低磨粒磨损,稳定提高编织袋的耐磨效果。并且,本技术方案中对基材层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在基材层表面引入了 COO-、CO-、-OH等官能团,提高了基材层的表面极性,提高了基材层的润湿性能,也就是说,提高了基材层与涂膜层之间的结合牢固性,涂膜层稳定起到耐磨、耐热的作用。所述涂膜层的原料还包括 PMMS 乳胶粒。本技术方案中在涂膜层中添加 PMMS 乳胶粒,PMMS 乳胶粒具有较佳的 pH 响应性,添加至涂膜层中后,能够与基材层中的改性填料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涂膜层与基材层之间结合效

12、果的同时,还能赋予涂膜层较佳的 pH 响应效果,对废弃编织袋进行处理时,可通过酸碱溶液进行处理,使得涂膜层和基材层共同发生响应,加速编织袋的降解速率,降低编织袋对环境的污染。所述基材层为经电晕处理的基材层。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对基材层进行电晕处理,高压电场作用下,电子流对基材层进行冲击,提高了薄膜表面的粗糙度,并且部分高分子链断裂,产生自由基以及不饱和中心,提高基材层表面含氧量以及润湿效果,提高基材层与涂膜层之间的结合牢固性,并且能够改善编织袋上标识印刷的清晰度。本技术还介绍了一种耐热环保塑料编织袋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取聚丙烯、荧光增白剂、群青、填充母料和改性填料,搅拌,烘干,在 260-3

13、00下进行塑化,进行拉膜处理,定型,收卷,圆织,涂覆涂膜层,干燥,制得编织袋。三、有益效果 1.由于本技术采用氧化铝作为改性填料,通过自身高强度以及热稳定性,以改善基材层的力学强度以及耐热效果;通过硅烷偶联剂对氧化铝进行改性处理,在氧化铝基体上形成了 Si-O-Al键,阻碍了氧化铝颗粒之间团聚,氧化铝可均匀分散于基材层中。同时,接枝于氧化铝表面的烷基片段,能够增强氧化铝与聚丙烯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善了聚丙烯的力学强度,使聚丙烯内进行均匀的热扩散和热传导,进一步改善了编织袋的耐热效果。滑石粉作为改性填料,适宜粒径的滑石粉为片状结构,并且对塑料大分子具有取向,因此能够有效提高聚丙烯的力学强度。而通过

14、OTES 偶联剂对滑石粉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在滑石粉上接枝有长链硅烷基团,在改善滑石粉团聚的同时,改善滑石粉与聚丙烯之间的结合效果,滑石粉可均匀分散于聚丙烯中形成片层连续结构,不仅改善聚丙烯的耐热效果,还能提高聚丙烯的力学强度。2.本技术中优选采用在聚丙烯中添加茶粉,对废弃茶叶进行二次利用,可提高聚丙烯的抗紫外效果以及抗菌性,延缓了编织袋的老化速度。在编织袋废弃后,聚丙烯中的茶粉也较易被分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聚丙烯的降解速度。通过羟基反应或氢键形成,在茶粉上接枝极性马来酸酐基团,有效提高了茶粉的分散效果以及茶粉与聚丙烯之间的相容性以及结合强度,因此茶粉的加入稳定改善了聚丙烯的力学强度。3.本

15、技术中优选采用在聚丙烯中添加壳核56 塑料包装 2023 年 第 33 卷 第 3 期 材料,并采用鞘氨醇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内核材料,鞘氨醇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均为好氧菌,将其包覆于外壳材料内,使得鞘氨醇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处于休眠状态,当编织袋发生破碎时,外壳材料发生破裂,促使鞘氨醇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暴露在空气中并复苏,进而能够对聚丙烯进行降解,缩短聚丙烯在环境中的残留时间,改善了编织袋的环保效果。4.本技术中优选采用在基材层上负载涂膜层,仲丁醇铝和正硅酸乙酯经水解缩合后形成纳米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硅烷偶联剂的加入,作为连接桥梁,进而在涂膜层中形成相互交联的网络结构,使得涂膜层能够在基材层上形

16、成致密且耐磨的层结构,并且氧化铝粒子的加入可进一步提高编织袋的耐热效果。交联网络中存在氨基以及未脱水的羟基,能够与基材层之间相互连接,使得基材层与涂膜层之间的结合较为稳定,因此编织袋获得了长效且持久的耐磨效果。并且涂膜层的设置,能够覆盖基材层上的微凸体,通过氧化铝粒子以及二氧化硅粒子的配合,不仅提高编织袋的表面平整度,还能有效降低基体层上的微凸起的掉落,即降低磨粒磨损,稳定提高编织袋的耐磨效果。四、具体实施方式 1.制备例 1.1 改性氧化铝制备例 制备例 1 取 1kg 氧化铝置于 120干燥 2h,取出,加入 3kg 无水乙醇,超声分散 10min,乙酸调节 pH至 5,加入 0.03kg

17、 硅烷偶联剂 KH590,超声分散30min,80下水浴搅拌 6h,经离心、保留固体物、洗涤、烘干,制得改性氧化铝。制备例 2 取粒径为 3000 目的滑石粉,作为滑石粉 1。制备例 3 取 1kg 滑石粉 1,于 150下烘干 2h,得到干燥滑石粉,将 0.03kg 偶联剂 OTES 置于 3kg 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和干燥滑石粉共同置于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离心,保留固体物,洗涤,干燥,得到滑石粉 2。1.2 茶粉制备例 制备例 4 取废茶叶,去离子水洗去杂质,风干,研磨,过筛,保留 120 m 的茶粉。将异氰酸酯溶剂于丙酮中,配置得到 1%的界面溶液,将 0.1k

18、g 茶粉置于界面溶液中,70搅拌 4h,取出,风干,烘干,加入 0.1kg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得到界面改性茶粉 1。制备例 5 与制备例 4 的区别在于:取 0.1kg 茶粉于105干燥至绝干,加入 2kg 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于 80下搅拌混合至完全溶解,加入液溴和质量分数为 30%的过氧化氢溶液,于 80下持续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加入至异丙醇中沉淀,洗涤 3 次,干燥,粉碎,得到耐热茶粉。将 0.1kg耐热茶粉置于界面溶液中,70搅拌 4h,取出,风干,烘干,加入 0.1kg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得到界面改性茶粉 2。1.3 壳核材料制备例 制备例 6 取 10g 鞘氨醇

19、杆菌冻干粉作为内核材料,取20g 明胶作为外壳材料,将明胶溶解制得明胶溶液,将冻干粉浸渍于明胶溶液中,经干燥,粉碎,制备得到壳核材料 1。制备例 7 取 10g 鞘氨醇杆菌冻干粉作为内核材料,取20g 明胶和 5gPMMS 乳胶粒作为外壳材料,将明胶溶解,得到溶解液,加入 PMMS 乳胶粒,搅拌,制得明胶溶液,将冻干粉浸渍于明胶溶液中,经干燥,粉碎,制备得到壳核材料 2。1.4 改性填料制备例 制备例 8 取氧化铝,作为改性填料 1。制备例 9 取滑石粉 1,作为改性填料 2。制备例 10 取滑石粉 2,作为改性填料 3。2023 年 第 33 卷 第 3 期 塑料包装 57 制备例 11 取

20、 2kg 氧化铝和 2kg 茶粉 1,搅拌混合,制备改性填料 4。制备例 12 取 2kg 氧化铝和 2kg 茶粉 2,搅拌混合,制备改性填料 5。制备例 13 取 2kg 氧化铝和 0.5kg 壳核材料 1,制备改性填料 6。制备例 14 取 2kg 氧化铝、2kg 茶粉 2 和 0.5kg 壳核材料 1,搅拌混合,制备改性填料 7。制备例 15 取 2kg 氧化铝、2kg 茶粉 2 和 0.5kg 壳核材料 2,搅拌混合,制备改性填料 8。制备例 16 取 2kg 氧化铝、2kg 茶粉 2、0.5kg 壳核材料1、0.5kg 聚乳酸和 0.1kg 秸秆纤维,搅拌混合,制备改性填料 9。1.

21、5 涂膜层制备例 制备例 17 在室温下,将 0.09g 对甲苯磺酸、15gTEOS、80mL 无水乙醇加入烧杯中,用保鲜膜将其与空气隔绝,再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两个小时后,形成溶液 A;同时将 3gKH550 和 80mL 无水乙醇混合倒入烧杯,密封搅拌两个小时后,形成溶液 B:再将溶液 A 缓慢地滴加到溶液 B 中,并在强力磁力搅拌作用下,形成溶胶 C,密封保存。在室温下,将 3g 仲丁醇铝和 80mL 无水乙醇混合倒入烧杯中,用保鲜膜将其与空气隔绝,再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两个小时后,形成溶液 C;将 0.09g 对甲苯磺酸和 80mL 无水乙醇倒入烧杯中,用保鲜膜将其与空气隔绝,再用磁力搅拌器搅

22、拌两个小时后,形成溶液 D:再将 C 溶液缓慢滴加到溶液 D中,磁力搅拌两个小时后,形成溶胶 E,密封存放。最后将 10g 溶胶 C 和 10g 溶胶 E 混合,制备得到涂膜层原料 1。制备例 18 与制备例 17 的区别在于:将 10g 溶胶 C、10g溶胶 E 和 2gPMMS 乳胶粒,搅拌混合,得到涂膜层原料 2。2.实施例 实施例 1-3 一方面,本技术介绍了一种耐热环保塑料编织袋,包含基材层和涂膜层,基材层包括以下物质:聚丙烯、荧光增白剂、群青、改性填料 1 和碳酸钙填充母料,具体质量见表 1。另一方面,本技术还介绍了一种耐热环保塑料编织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聚丙烯、荧光增白

23、剂、群青、填充母料和改性填料 1,搅拌,烘干,在 280下进行塑化,得到塑化产物,再进行拉膜处理,定型,收卷,圆织,制得基材层,对基材层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取高锰酸钾和水搅拌混合,配置 0.1mol/L 的中间溶液,滴加 0.1mL 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继续搅拌,得到预处理液,将基材层浸渍于预处理液中,浸渍处理 30min 取出,草酸清洗,制得经预处理的基材层。在经预处理的基材层上刷涂涂膜层原料 1,干燥,制得编织袋 1-3。表 1 实施例 1-3 基材层组成 含量/%实施列 1 实施列 2 实施列 3 聚丙烯 70 80 90 荧光增白剂 0.5 0.7 1 群青 0.5

24、 0.7 1 改性填料 1 3 4 5 填充母料 补充余量 实施例 4-11 与实施例 3 的区别在于:采用等比例的改性填料 2-9,以代替实施例 3 中的改性填料 1,制备编织袋 4-11。项目 替换材料 项目 替换材料 实施例 4 改性填料 2 实施例 8 改性填料 6 实施例 5 改性填料 3 实施例 9 改性填料 7 实施例 6 改性填料 4 实施例 10 改性填料 8 实施例 7 改性填料 5 实施例 11 改性填料 9 58 塑料包装 2023 年 第 33 卷 第 3 期 实施例 12 与实施例 3 的区别在于:采用涂膜层原料 2,以代替实施例 3 中涂膜层原料 1,制备编织袋

25、12。实施例 13 与实施例 3 的区别在于对基材层进行电晕处理,电晕处理:将基材层以 8m/s 的速度在电晕处理设备上进行电流强度为 8A 的电晕处理,得到经预处理的基材层,以代替实施例 3 中的经预处理的基材层,制备编织袋 13。3.对比例 对比例 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 3 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对比例中未添加改性填料,制备编织袋 14。对比例 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 3 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对比例中仅包括基材层,制备编织袋 15。4.性能检测试验 4.1 耐热性能检测:按GB/T8946-2013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检测编织袋的耐热效果,袋无黏着、熔痕等异常现象为合格。取实施例 1-13、

26、对比例 1-2 中的塑化产物,参照 IS075-2 测试塑化产物的热变形温度,平放方式,载荷 0.45MPa,温升速率 2/min。4.2 耐磨性能检测:按GB/T1689-1998 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方法测试编织袋的耐磨效果。4.3 降解性能测试:将相同尺寸的塑化产物于 60真空干燥箱内烘干至恒重,并记录初始质量。将塑化产物浸渍于醋酸中,取出,洗涤,干燥,然后埋入自然环境中深约 15cm 的阳面土壤中。4 个月后取出降解样品,用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清洗干净样品,然后 60真空烘干至恒重,记录降解后样品的质量,并计算质量损失量,质量损失量=(初始质量-降解后质量)/初始质量*100%。5.结

27、合表 2 性能检测对比可以发现:(1)结合实施例 1-3 和对比例 1-2 对比可以发现:实施例 1-3 中制得的耐热效果、耐磨性均有所提高,降解效果有所降低,这说明本技术采用氧化铝作为改性填料,通过自身高强度以及热稳定性,以改善基材层的力学强度以及耐热效果;通过硅烷偶联剂对氧化铝进行改性处理,在氧化铝基体上形成了 Si-O-Al 键,阻碍了氧化铝颗粒之间团聚,氧化铝可均匀分散于基材层中。同时,接枝于氧化铝表面的烷基片段,能够增强氧化铝与聚丙烯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善了聚丙烯的力学强度,使聚丙烯内进行均匀的热扩散和热传导,进一步改善了编织袋的耐热效果。表 2 性能检测 检测结果 项目 耐热效果 热

28、变形温度/磨损量/%质量损失量/%实施列 1 合格 121.5 1.25 0.30 实施列 2 121.8 1.18 0.31 实施列 3 122.3 1.12 0.29 实施列 4 121.7 1.23 0.28 实施列 5 122.2 1.11 0.30 实施列 6 122.6 1.13 0.45 实施列 7 123.4 1.08 0.47 实施列 8 122.1 1.14 0.78 实施列 9 123.8 1.10 0.82 实施列 10 122.3 1.11 0.98 实施列 11 120.8 1.33 1.23 实施列 12 121.6 1.15 0.41 实施列 13 122.5

29、1.02 0.30 对比例 1 合格 92.4 2.12 0.25 对比例 2 103.4 2.84 0.31 (2)结合实施例 4-5 和实施例 3 对比可以发现:实施例 4-5 中制得的耐热效果、耐磨性均有所提高,这说明本技术采用氧化铝作为改性填料,通过自身高强度以及热稳定性,以改善基材层的力学强度以及耐热效果;通过硅烷偶联剂对氧化铝进行改性处理,在氧化铝基体上形成了 Si-O-Al键,阻碍了氧化铝颗粒之间团聚,氧化铝可均匀分散于基材层中。【下转第 46 页】46 塑料包装 2023 年 第 33 卷 第 3 期 与此同时,FL7632 高熔点组分也赋予了产品优异的力学性能与好的挺度。在对

30、三元产品的结晶结构及形貌的分析中发现,三元 PP 中,晶与晶共存,且较均聚 PP,其晶体结构的内部分子排列较为松散,晶格存在膨胀现象;另外,三元PP 晶体的含量在 20 wt%以上,FL7632 的晶体含量最高,晶体的 PP 片晶间相互交叉,易形成针状的晶体形貌。晶体晶格的膨胀与晶体含量的增加都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低熔点的组分,降低热封温度。对于 FL7632 晶体含量最高的现象,是由于其存在较多分子链规整性较差的组分,我们后续将研究如何通过聚合工艺调控三元 PP 产品分子结构,使产品同时存在较多规整性较差的组分与等规链段较长的组分,以设计力学性能与热封性能优异的 CPP 热封层专用 CPP 产

31、品。参考文献 1 王春雷.三元共聚聚丙烯产品及在包装中的应用J.塑料包装,2018,28(01):1-7+11.2 马金欣,李磊,黄河,余中云.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 产 品 的 研 究 进 展 J.现 代 塑 料 加 工 应 用,2019,31(06):56-59.3 张璐,朱军,廖仿燕.CPP 薄膜专用三元共聚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6,33(05):49-52.4 倪卓,张丽兴,刘啸天,郭震,朱进普.SEBS/PP 共混材料中 PP 结晶行为J.塑料,2020,49(04):141-145.5 周炳.碳纳米管高密度接枝聚合物的结晶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4.6 吴双

32、,张广伟,王玉如,姜泽钰,王宇.无规共聚聚丙烯 专 用 料 的 研 发 J.现 代 塑 料 加 工 应 用,2022,34(04):28-31.7 Meillesv,Bruckners.Non-parallel chains in crystalline-isotactic polypropylene J.Nature,1989,340:455-457.8 ATurner-Jones.Development of the y-crystal form in random copolymers of propylene and their analysis by DSC and x-ray me

33、thods J.Polymer,1971,12(8):487-508.9 Varga J,Mudra I,Ehrenstein W G.Highly active thermally stable-nucleating agents for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1999,74(10):2357-2368.【上接第 58 页】同时,接枝于氧化铝表面的烷基片段,能够增强氧化铝与聚丙烯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善了聚丙烯的力学强度,使聚丙烯内进行均匀的热扩散和热传导,进一步改善了编织袋的耐热效果。(3)结合

34、实施例 6-7 和实施例 3 对比可以发现:实施例 6-7 中制得的耐热效果、耐磨性均有所提高,降解效果有所提高,这说明本技术采用在聚丙烯中添加茶粉,对废弃茶叶进行二次利用,在编织袋废弃后,聚丙烯中的茶粉也较易被分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聚丙烯的降解速度。通过羟基反应或氢键形成,在茶粉上接枝极性马来酸酐基团,有效提高了茶粉与聚丙烯之间的相容性以及结合强度,改善聚丙烯的力学强度。(4)结合实施例 8-9、实施例 10、实施例12 和实施例 3 对比可以发现:实施例 8-10、12中制得的耐热效果、耐磨性均有所提高,降解效果有所提高,这说明本技术采用在基材层中添加鞘氨醇杆菌壳核材料,鞘氨醇杆菌为好氧菌,将其包覆于外壳材料内,使得鞘氨醇杆菌处于休眠状态,当编织袋发生破碎时,外壳材料发生破裂,促使鞘氨醇杆菌暴露在空气中并复苏,进而能够对加速聚丙烯的降解,缩短聚丙烯在环境中的残留时间,改善了编织袋的环保效果。(5)结合实施例 11 和实施例 2 对比可以发现:实施例 11 中制得的耐热效果、耐磨性、降解效果均有所提高,这说明本技术采用聚乳酸和秸秆纤维添加至基材层中,通过纤维缠结以及颗粒团聚提高基材层的力学强度。通过由于聚乳酸和秸秆纤维为可降解材料,使得编织袋中聚丙烯的含量有所降低。其次,聚乳酸和秸秆纤维也可为内核材料提供碳源,加速废弃编织袋的降解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