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区别.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5883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区别.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区别.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区别.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0 陕 西 现 代 职 业 教 育 研 究国桥用钢丝冶炼技术跨越性提升,这就是精造。精造要坚持“零缺陷”聂圣哲先生创办的德胜洋楼公司,用中国农民工的双手打造出了世界一流的美式木质别墅,被纳入哈佛的管理案例。慕名到他们企业参观的人,许多都是冲着他们的精细化的管理、精致的产品以及对人脱胎换骨的培训而来的。这是一间能把农民工培养成绅士的公司,一间不需要销售人员的公司。“匠心”需要斤斤计较,在每一个细节上面不放过任何的瑕疵,这样才可能产出精品。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 B.Crosby)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零缺陷”思想,并

2、在美国开展了零缺陷运动。后来传至日本,并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其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零缺陷理论核心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做事之先要认定人是可以把产品做到完美的,使工作成为彰显其最大生命的价值的过程。所谓传世佳作,就是在作品之中彰显人品的过程。精造需要有严格的制度与规则,更需要自由的心灵与追求。透过精品看到人品,透过人品看到背后的价值观与素质。中国只要还有一些较真的人,怀抱一份匠心,一份虚心,一份敬畏之心,中国就不会失去精造精神。技艺加上时间的沉淀,使得中国的精造手艺底蕴深厚,回味悠长。这是一个在米粒上刻书的民族,一

3、个为石头赋予生命意义的族群。作者系中国第一批建筑经济师,曾参与虎门大桥建设。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区别罗静 侯长林 铜仁学院梵净教育研究院 蒋炎益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院别敦荣教授在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第8期刊发的题为学术本科、应用本科和职业本科概念释义、办学特点与教育要求一文引起了较大反响,有肯定,也有质疑。笔者以为亮点很多,比如对学术本科的非功用性、应用本科的目的重实用、职业本科的职业导向等特点的概括,以及学术本科高度重视实践和实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熟悉实践、验证理摘 要:随着应用型高校和职业技能型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职业本科的出现及其对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强化,

4、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区别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的目的旨归不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解决社会应用问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解决职业发展问题;人才培养的关注重点不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应用能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不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要求是“理论宽厚+应用能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要求是“职业能力+理论够用”;人才培养的支撑学科不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学科是应用学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支撑学科是职业学科;人才培养的学校类型不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校是应用型高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学校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办学层

5、次不同,应用型人才培养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包括中职、专科和本科三个层次;人才培养的历史发展不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现代大学同时产生,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人才培养的社会评价不同,应用型人才就业能力相对较弱但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能力相对较强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关键词:职业本科;应用本科;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国家一般课题“职业学科基本理论及其体系构建研究”(BJA220245)。论,应用本科将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是为学生掌握和运用技术提供理论基础等论述都非常精彩。另外,别敦荣教

6、授提出了多种类型本科并存而相互之间关系没有理清的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没有理清,怎么谈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别敦荣教授对这一问题的敏锐发现并进行深入论述,为我们进一61陕 西 现 代 职 业 教 育 研 究步研究这三种类型本科的区别与联系提供了指导。受别敦荣教授的启发,笔者就职业本科和应用本科并存背景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区别进行专题研究。因为学术本科、应用本科和职业本科三者的关系非常复杂,难以一一说清,加上应用本科与职业本科相似度较高,在这两者并存的背景下,捋清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显得更加紧迫,而这两者所对应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区

7、别又是其最重要、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问题。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转型,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承认;近几十年高职专科教育的大发展,尤其是职业本科教育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概念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也就是说,应用型人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我国已经是客观存在,随着应用型高校和职业技能型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即在职业本科和应用本科并存背景下这两种类型教育的人才培养会越来越精准,应用型人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之间的区别也会越来越明显。一、人才培养的目的旨归不同(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解决社会应用问题学界对应用型人才虽然有多种定义,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应用型人才是处于学术型人

8、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人才类型,即是与理论研究能力见长的学术型人才和实际操作能力突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对应的,重在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的人才。这里指的理论研究成果,既包括自然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也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而不仅仅是指对自然科学原理或工程原理的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也有基础理论型和应用实践型之分。应用实践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促进社会发展,基础理论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探索学科前沿问题、社会本质、一般发展规律等,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据,都会对社会实践问题的解决产生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像大多数自然科学那样能直接作用于社会

9、生产活动。应用型人才就是指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的人才。但不管是对自然科学理论成果的应用还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其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要求都体现在“用”字上,即“本质是学以致用”,用于社会实践,即“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应用问题。(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解决职业发展问题所谓技术技能型人才,就是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的统称,是一个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职业进步逐步形成的概念。回望一下人类历史就会发现,随着技术的进步,既会有新的职业产生,也会有旧的职业消亡,或者对原有职业种类的要求会发生很大的

10、变化。18世纪后期,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发展的新阶段,即工业1.0时代。在这一时期,主要采取的是单件生产方式,劳动者都是全能工,因而也就没有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划分。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电力技术的发明标志着工业2.0时代的到来。在这一时期,主要采取的是大批量流水线生产方式,劳动内容和劳动管理均划分成条块与等级,劳动分工明确,从此也就有了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分。20世纪下半叶,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3.0时代。在这一时期,主要采取的是多品种、小批量的精益生产方式,重视劳动内容的完整性和劳动过程的统一性,又使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展呈现出融合的趋势。进入

11、21世纪,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等的迅速发展标志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在这一时期,主要采取的是建立在智能制造技术基础上的智能化生产方式,尤其是操作和管理智能化、一体化的生产系统的出现,内在地要求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必须是知识型的,即是融技术、技能于一身的具有知识特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3一般认为,技能型人才是指在经济社会生产或服务等领域中处于职业岗位一线的具备操作技能并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即这类人才解决的是职业岗位技能操作的问题。技术型人才是既有工程型人才特性又有技能型人才特性的一种过渡性人才。这种过渡性人才也是处于经济社会生产或服务等领域中职业岗位一线的从事组织管理与服务等技

12、术性实践活动及其技术工作的人才。这类人才解决的是职业岗位中的组织管理与服务等技术性实践问题。技术型人才之所以被称为过渡性人才,因为其在技术程度上确实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国际上已经将这种类型的人才进行了一定的划分:一是指主要进行理论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工作并具有一定技术研究能力和创造性智力技能的技术工程师,比如技术师、软件工程师、现场工程师、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二是指主要进行运用技术理论与经验解决经济社会生产一线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工作并具有一定技术综合能力和一般性智力技能的技术员。这些技术工程师和技术员所要解决的都是职业岗位中一定的技术技能问题,即这些人才都是以解决一定职业岗位存在的

13、技术技能问题为己任的人才。总之,无论是技能型人才,还是技术型人才,都是职业型人才,即都是以解决职业发展问题为主要目的的人才。由于职业岗位与专业建设关系非常密切,“有时甚至相互重叠”,在这个意义上,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专业建设,自是其应有之义。二、人才培养的关注重点不同(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应用能力社会应用问题纷繁复杂,不同的社会应用问题往往需要多种能力或综合能力的应用才能解决。不过,解决社会应用问题的这些能力都有一个共同点都重视应用,即都属于应用能力的范畴。所谓应用能力就是指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社会实践问题的能力。由于应用型人才就是重在将理62 陕 西 现 代 职 业 教 育 研 究论研

14、究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的人才,其对应用能力的重视,也就成了应然之举。为此,有学者明确指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相对于理论研究而言,更加注重技术应用;相对于某学科知识的纵向精深挖掘而言,更加注重多学科知识、交叉学科及其多种能力的综合应用;与技术技能型人才比,更加注重应用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70相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其所具有的应用科学研究能力是最重要的特征,即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区分的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具有应用科学研究能力。(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职业能力由于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的职业是产品开发、经营决策以及生产现场管理等,因而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有关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职业的技术开发能

15、力,并强调利用技术解决职业岗位所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技术工程师强调技术研究能力,并特别重视技术创新。由于技能型人才主要从事的职业是依靠操作技能具体完成产品的制作,因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有关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能力,并强调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等,比如技工和商贸服务人员等强调将图纸、方案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能力,并特别重视技能创造。所谓技能创造就是指在技能实践活动中包括在执行技能任务过程时所表现出的灵活性与变通性,并进而创造新的技能。无论是技术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所关注的重点都是与职业有关的能力,即解决职业岗位有关的技术技能,简言之,就是职业能力。这种职业能力在各行各业的职业岗位都具有明确的

16、标准和要求,不断拼搏进取具有高超职业技能的人才是能够赢得社会广泛尊重的。比如,国家层面就专门有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2021年6月22日召开的全国第十五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就表彰了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293名全国技术能手,他们中既有来自“国之重器”生产一线的员工,也有来自“民用商品”经营企业的突出人才。三、人才培养的模式内涵不同(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要求:“理论宽厚+应用能力”应用型人才就是指“培养理论基础宽厚的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比如医师、工程师、律师、教师等。从这一定义看,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理论基础宽厚和将理论应用于某一专门社会工作的能力即社会应用能力。我国应用型高校基本上都

17、是根据应用型人才的这一基本要求进行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两大模块:一是宽厚理论培养模块;二是应用能力培养模块。没有理论或者理论基础不宽厚,“应用”这个动词就没有前提和基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保证的还是如何使学生的理论达到宽厚的要求,然后是在此基础上的应用问题。比如铜仁学院“以通识教育为底座、专业教育为主峰、自主学习和项目课程为左右侧峰”构建的“山”字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理论宽厚+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铜仁学院的“山”字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通识教育就是为了解决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宽厚理论而设置的,专业教育中虽然也有基础理论教育内容,比如专业基础理

18、论教育也属于基础理论教育的范畴,但是设置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培养学生将基础理论应用于社会的能力,即应用能力。虽然自主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项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但是两者既涉及理论也涉及应用,正是“宽厚理论”和“应用”的融合过程,是训练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模块。铜仁学院“山”字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这样设计,就是为了告诉师生,首先要重视理论教学或学习,使学生达到理论宽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再强化应用。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新的理念,目前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能够非常好地体现应用型人才“理论宽厚+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内涵要求。所以,产教融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选择。(二)技术技

19、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要求:“职业能力+理论够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征就是动手能力强理论够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坚持以职业岗位为本位,在理论方面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重在掌握实用性技术技能和熟悉相关规范。70尽管“理论够用”的观点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作为一条原则,“已经得到了充分肯定并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事实确实如此,我国职业技能型高校基本上就是根据动手能力强和理论够用的要求进行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虽然这些模式是在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产生之前探索的,但从类型上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办学层次有了提升。因此,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两大模块:一是职业能力培养模块;二

20、是理论够用培养模块。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不是理论而是职业能力,即首先和最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技术研究能力或具体操作能力,才能够解决职业岗位存在的实践问题。至于理论够用,只是一定的支撑,不是首要和必需的,可以放在第二位考虑;更何况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也是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知识需求,因而也就决定了高职院校要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带动专业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9即工学结合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选择。这也是国家所倡导的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路径。四、人才培养的支撑学科不同(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学科是应用学科学科是知识的分类,不同类型学科的“抽屉”盛装的是不同的知识,即

21、每一种类型的学科都是一种独立的知识体系,但是它们又“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的”。因为各自独立,所以不同类型的学科就是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支撑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学术型人才培养需要学术性较强的学科知识体系,即基础学科知识体系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就是应用学科知识体系。这里所指的63陕 西 现 代 职 业 教 育 研 究应用学科就是关于应用研究的学科。应用研究是具有特定的应用目标的研究,是将单纯的理论研究转变成实际运用的形式。应用学科知识体系虽然与基础学科有交叉,比如应用学科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就有人将其划归为基础研究的范围进行管理,有人认为应用学科还包括职业学科中的技术开发研究。

22、不过,应用学科是因应用而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这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应用学科知识体系是客观存在且有分类价值的,其首要价值就是有力地支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支撑学科是职业学科由于高职专科教育只谈专业建设,不提学科,以致不少人认为职业教育没有学科,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学校是知识汇聚之地,必然有学科,职业院校也不例外。但为什么职业院校不谈学科,笔者认为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选择,在过去的某一阶段可能是对的。但不谈学科,不等于没有学科存在。随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诞生,大家已逐步认识到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尤其是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做

23、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中已明确规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士学位按学科门类授予。”这就在国家层面确立了学科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的合法地位,打破了职业教育不谈学科的禁区,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当然,职业学科合法性的确立,还需要处理好其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推动职业学科制度化。职业教育主要应建的既不是基础学科,也不是应用学科,而是能够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并支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职业学科。它“就是指围绕一定的职业岗位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或者说,就是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知识或非技术技能知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简言之,以职业研究为对象的学科。过去,我国职业教育虽然也十

24、分重视技术技能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但是对技术技能知识的体系化没有要求。职业教育要想培养出具有体系化技术技能知识的人才,就需要传授体系化的技术技能知识,要有体系化的技术技能知识传授就需要有可供使用的体系化的技术技能知识“粮仓”,而这个技术技能知识“粮仓”就是职业学科体系。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基础学科知识体系比较完善,应用学科次之,职业学科刚提出不久,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其知识体系的构建虽然已有初步设想,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五、人才培养的学校类型不同(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校是应用型高校我国最新最权威的划分方法及标准,是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下文

25、简称意见)中明确的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和职业技能型高校三种类型。意见明确提出:应用型高校主要从事应用型人才培养。也就是说,教育部已经在文件中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国高校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由应用型高校承担。这样的划分,与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的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示和要求,以及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还有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学校是职业院校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

26、定位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下文简称规划)则明确提出:中职教育重点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重点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把职业教育定位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大转折。本科层次技术型人才由哪些学校培养呢?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下文简称办法)则提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坚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由举办职业本科教育专业的高校完成。目前,虽然也有少数应用型高校在举办职业本科专业,还有少数职业技能型专科高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联合举

27、办职业本科专业,但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体还是中职学校、高职专科院校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六、人才培养的办学层次不同(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在意见中,明确提出我国应用型高校主要从事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即可以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及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所谓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设立的一种学位类型。这种学位虽然也非常重视扎实理论基础,但与学术型学位相比则更加关注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即应用能力,因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是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这里说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包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

28、。也就是说,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都属于应用型人才范畴,是硕士层次和博士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是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包括中职、专科和本科三个层次1996年5月15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包括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专科层次)在内的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对受教育者在传授职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职业技能,加强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其素质。这里谈到的只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在意见中使用的不是“职业技术技能型高校”而只是“职业技能型高校”。也就是说,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主要从事的是技能型64 陕 西 现 代 职 业 教 育 研 究人才培养。不过,

29、2012年出台的规划已经明确提出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概念,在办法中只不过是进一步确认,而意见只提技能型人才概念,则可视为是一种认识上的摇摆或反复。在学界也有技术硕士和技术博士的说法,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还只有中职、专科和本科三个层次,至于今后是不是可能从专业学位中分离出技术硕士和技术博士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那只有在未来才能验证,当前就只是这个现状。七、人才培养的历史发展不同(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现代大学同时产生现代大学产生于中世纪。中世纪大学都是在文学院之上设立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开设文、法、医、神四科。无论是文科课程还是医科课程都非常重视内容的实用性。因此,可以得

30、出这样的结论:中世纪大学就是以应用学科为主的大学,其课程和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和训练专业性应用型人才”。现代大学最早培养的学生其实就是应用型人才。这说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历史悠久,与现代大学同时产生。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始于倡导“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时期。由于当时国家急需翻译、海陆军、制船造械等技术人才,于是便创建了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训练海军人才的学校和天津武备学堂、山西武备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训练陆军人才的学校。这些学校培养的也是应用型人才。(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技术产生于人类历史的早期,但是技术在很长时间未能进入大学的殿堂,比

31、如英国剑桥大学等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技术排斥于大学校门之外。德国哲学家耶士培(Karl Jaspers)在强调大学是知识性的社会的同时,极力主张把技术引入大学课堂,并认为技术在大学应有一席之地。但是技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真正得以实施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即以高等技术教育为主要内涵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与世界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和其类型急剧分化过程几乎同步的。美国早在1946年就确定了以高等专科二年制培养技术员的制度,1965年又确定了以高等本科四年制培养技术师的制度。不过,培养技术员的中等技术教育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就已经开始出现,1928年就明确将中等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技术员

32、。可见,技术教育的出现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此看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应用型人才培养晚得多。八、人才培养的社会评价不同(一)应用型人才就业能力相对较弱但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尽管不同的应用型高校对应用型人才表述可能不完全一致,比如北京工商大学、上海海事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均在人才培养规格中使用了“厚基础”的提法,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大学使用的则是“基础扎实”提法,与潘懋元等的“理论基础宽厚”的提法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应用型高校比较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教育是一致的,即其所培养的学生理论底蕴较为深厚,并且其所掌握的技术技能知识系统和完整,强调应用科学研究能力和后续职业发展潜力的培养。与

33、技术技能型人才比,应用型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应用型人才是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尽管也重视技术应用,但由于只是就一般技术创新而言,与毕业生就业岗位对接不够,在就业初期,犹如一棵移栽的树苗,有一个对水土逐步适应的过程,一旦扎下了根,其“参天大树”的目标是值得期待的。(二)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能力相对较强但可持续发展能力略显不足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按照毕业生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进行培养的,其一毕业就能够上手,尤其是在一些实习实训条件较好的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本身就是在真实的就业岗位上培养出来的,毕业顶岗实习更是真刀真枪地干,毕业时就已经是熟练的岗位工作能手了,因此他们在就业初期有相当的优势;不过,由于

34、在理论方面只有“够用”的要求,其基础理论知识相对不足,且对体系化的技术技能知识掌握不够,因而在其走上职业岗位后适应技术技能更新的迁移能力也就相对不足。九、结语应用型人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确实难以理清其区别,但是既然国家已经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并且要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就应该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将属于普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与属于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边界尽可能划清,使其按照各自的要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否则,糊里糊涂地办学,怎么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参考文献:1 别敦荣.学术本科、应用本科和职业本科概念释义、办学特点与教育要求J.中国高教研究,2022(8):4

35、6-54.2 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3 师慧丽.工业4.0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内涵、能力与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7(16):29-33.4 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等.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二)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5).5 陈丙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新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75-180.6 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65陕 西 现 代 职 业 教 育 研 究7 侯长林.走向高水平:新建本科高校应用转型的

36、内在选择-以铜仁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1(9):16-21.8 吴文新.浅析如何把握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理论知识够用为度”J.学习月刊,2006(8下):90-91.9 唐永泽,卢兵,霍雄飞.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47-48.10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7.11 罗静.应用学科的内涵及发展方略J.贵州社会科学,2018(4):96-102.12 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EB/OL.2021_12_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http:/ 罗静

37、.关于职业学科合法性的学术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21(27):15-19.14 侯长林,陈昌芸,罗静.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科选择及建设策略-兼论职业学科J.高校教育管理,2020(6):60-67.15 侯长林.职业学科的内在逻辑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21(13-14):32-38.16 侯长林,蒋炎益.职业学科体系构建:价值判断与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21(27):8-14.17 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EB/OL.2021_06_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http:/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21_06_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38、府网.http:/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EB/OL.2021_06_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EB/OL.2021_06_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http:/ 高鸿.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综合):94-97.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EB/OL.2021_06_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http:/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修订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5.24 杨金土.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2(Z

39、3):18-21.25 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49.作者简介:罗静,女,铜仁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侯长林,男,铜仁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蒋炎益,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院。转载高教发展与评估2022,38(05)论何孟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及其实践邱泽艳 湘潭大学碧泉书院 黄琴 湖南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摘 要:何孟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他是一位既有理论修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的领导干部。他始终战斗在革命的第一线,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

40、,较早的提出并在实践中应用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思想。关键词:何孟雄;农村包围城市 一、何孟雄“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渊源何孟雄“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与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他的家庭背景所促成的个人性格以及他长时间所从事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实践都息息相关。他通过长期的工人和农民运动实践,创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8FDJ011造性的提出并且应用着“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探索思想的主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而劳动群众则是实践的主体部分。何孟雄长期跟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一方面不断地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另一方面不断地向他们学习。这也正是何孟雄能在革命的转折关头创造性的提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探索思想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