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南京钟山野外徒步游记(二).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549584 上传时间:2025-01-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钟山野外徒步游记(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南京钟山野外徒步游记(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钟山野外徒步游记》 作者:廖稼轩 大铁夹或弹力陷阱,不小心触动机关,那就够人喝一壶的。听朋友说,还有更绝户的:电网,周围都没有设置提示标志。据说靠近中越边境的森林中还有战争年代留下的地雷。呵呵,安全啊安全,祝我们好运。 鸟网 尼龙绳 草丛中有一株小酸模,不错的蔬菜沙拉,在野外,酢浆草、杠板归和酸模的叶子都是开胃食物,酸甜可口,吃昆虫难于下咽时,嚼嚼它们遮一下味。 小酸模 一个人出行,倍感孤独,但不空虚,只要有一颗细腻的心,惊喜和快乐总会不断袭来。不经意地一抬头,呵呵,有见吃的:柘树上的红色椹果。柘树细枝有硬刺,椹果外皮像荔枝壳,咬开有白色乳汁。错不了,掉光叶子也能识别它。椹果甘甜,多吃了些。 柘树椹果 洗了洗手,准备走,岩缝中一群青绿的小草引起我的注意。幸福来临时,挡都挡不住。好多的小根蒜(古名薤白),野外烹饪,它是我最喜欢的食物。即便清炒(正儿八经清炒,不放油),吃起来也相当美味。由于是初冬,小根蒜刚破土抽叶,采摘时稍有些费劲,哼着小曲,《映山红》唱了两遍,好歹采集了一把。当地人叫它野蒜,常腌制凉拌食用,味佳。南京人的吃素来讲究,单是野菜就有“水八仙,旱八仙”之说。(水八仙:茭白、莲藕、水芹、芡实、茨菰、荸荠、芋头和菱角,旱八仙:荠菜、马齿苋、豌豆头、香椿头、菊花脑、芦蒿、马兰头和枸杞芽)我喜欢的小根蒜都不在此名单之列。江西老家的小根蒜常生长在旱地里,菜畦、棉花地,甚至墓冢之上。乡亲有种朴素的生死观:活着看村,死了守田。成片绿油油的庄稼丛中,安详地卧着几个坟堆,也就由不得你对死有何恐惧。用老人的话说:“嘛?睡那,惬意得很!”清明时,小根蒜长势最好,有种植的小蒜大小了。村民多半信鬼,唯独采摘小根蒜时走进坟场,爬到了墓冢上也没将鬼神当回事。“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多年之后再读这首汉乐府挽歌时,我才真正体会什么叫“饥者歌其食”,什么叫“文学在田间”。 小根蒜 独自一人,拍照极为不便,掏相机掏得手都发酸。甩甩手,轻松一下,这不,又得掏了吧:一只旧蜂巢,没有残留一点蜂蜜。蜂巢有些潮湿,但不碍事,蜂蜡在烧火时用得着。 蜂巢 粗壮的栎树枯枝上生长着一大簇平菇,十分新鲜。嫌带着不便,溪水中洗了洗,坐岩石上直接生食。一口酸模叶子一口平菇,勉强咽得下去。平菇菌盖腐木味重,粗短的肉质菌柄嚼着有些甜。许多国人编辑的关于野外生存的书籍中常提到蚝菌或牡蛎菇,我很无语,这群家伙抄袭外国作品,翻译成中文时,估计自己也不知耗菌/牡蛎菇是什么,也不晓得中国哪些地方的人会这样文绉绉地称呼平菇? 沿着溪涧逆流而行,河床由起初的沙砾变成鹅卵石,偶尔有大块的岩石出现。许多枯枝被溪水冲流而下,卡在岩石间,一些美丽的云芝便生长在这样的枯木堆中。革质化的云芝虽不能食用,但却可以泡茶。作为保健品,市面上常有云芝做成的胶囊和粉末冲剂销售。 云芝 溪涧右岸的沙堆上有一簇熟悉的植物:叶青背白,枝干空心,容易被折断,穗状花序生于叶腋。苎麻(又名白麻,家麻)在古代是很重要的经济作物,老百姓买不起丝绸和棉衣,穿穿麻衣还是可以的。苎麻的储藏根肥大,淀粉含量高,在野外可作充饥食物。工具包中的铁铲开挖,收集了一大把苎麻根。沙堆土质贫瘠,苎麻根非常细小,于是没有大量采集的必要。意外挖出一只白色蛆虫,切下头部,直接下咽。苎麻根外皮黄褐色,老根发黑,此外皮容易剥落,内层雪白色肉质生食味如山药。吃完苎麻根,手黏乎乎的,应该是淀粉的缘故。 苎麻储藏根 蛆虫 在附近的水洼处洗手时,看见水底一只蟹壳,水中落叶上有许多小米虾活动。途中捡了只矿泉水瓶,正好可以做个简易的鱼篓,一会儿估计有虾米吃了。随手捡了两颗橡子,鹅卵石下翻出一只不幸的蚯蚓,将它们一并砸成泥糊,荤素搭配,不知是否合小虾的胃口?鱼篓放置后,剩下的就是等待。 蟹壳 捕虾的诱饵:橡子、蚯蚓 鱼篓制作 放置鱼篓 我所在的位置是溪涧的中游,再往前走,支流会特别多,在这样的季节里上游的溪涧不易找到地表水。水壶快空了,我决定在此扎营做顿午饭,同时烧点开水补充。木柴和清澈的溪水有的是,之前拾到的马粪包可以当引火物,还有个蜂巢——别对我的取火工具好奇,最普通的打火机!架上不锈钢饭盒烧水时,我周边转转,也许能找点什么做午餐。钟山上到处都是栎树,收集点橡子小菜一碟。橡子味苦,但有一种用橡子做成的苦豆腐味道不错,母亲烹饪苦豆腐,那是她的拿手好戏。苦豆腐的制作方法我熟悉,但相当耗时,两三天的功夫做不成。在地上捡了些没有发芽的,有一大把了,一会儿煨着吃。火堆附近的河床里翻弄着大块的鹅卵石,收获了点肉:五六只龙虱,还有只汤勺大小的石蟹。 溪涧不远处的平地上横卧着一棵枯树,苔藓爬了它一身。这不明摆着嘛,我的天然厨房。木耳就不必多说了,还有两簇平菇,菌体太小,不忍心下手。目测一下,1m左右的高度,兄弟我还够得着,于是慷慨地给平菇做了一次液态施肥。 木耳和苔藓 平菇 枯树的另一侧有许多簇生的黄色伞菌:菌褶分布均匀,淡黄色菌柄笔直,无菌环和菌托,有的菌柄基部深褐色,有菌鳞(貌似是簇生垂幕菌,有毒)。至今不知其名,求正解。 簇生垂幕菌 枯树年数已久,已高度腐烂,木质纤维成块状或粉末状。蛴螬没找着,倒是找到一对冬眠的马蜂。再嚣张也会有软蛋的时候,眼前的马蜂便是例子。掐头去尾,将它们当零食吃了——甜,有嚼劲。 马蜂 吃马蜂 尔后翻弄树皮时发现一些小黑蚁的蚁卵,折一小树枝,蘸一下口水,粘一下蚁卵,味道还可以,淡淡地甜。捕捉白蚁时这招也管用,虽然有些不雅,让人想起大猩猩。 蚁卵 回到篝火处,水已烧开。水壶灌水之前,切了些云芝当茶泡。乘着加水重烧的空当,我跑去收鱼篓。半个小时的功夫,只有八九只活蹦乱跳小虾米,勉强够打个牙祭。生食之,鱼腥味中掺杂着甜,毕竟是河鲜。所捕捉的小虾长不大,好几只小虾腹部下的游泳足附着黑色的虾卵,看来成年虾个头也就这么大了,不会是尚未发现的新物种吧? 虾米 该回去做午餐,从烧水的火堆中扒出一小堆炭火,用于煨烤龙虱、石蟹和橡子。忙碌一阵,水也补充满,吃得差不多,就是……不好意思,肚子还有点饿。野外活动时,食欲特别强烈,进山后一直被饥饿所纠缠,一路吃着走过来也无济于事。汇报一下刚才的午餐情况:龙虱烤至金黄后屁股一扯,肚里七荤八素的东西基本能带出。龙虱味鲜,能吃出肉味来。吃石蟹光啃壳了,没吃到啥肉,对不住,蟹哥。橡子煨烤前要先砸裂硬壳,否则会爆,乘热吃时苦味大减,要冷却了苦得要命,麻嘴。 篝火 溪水浇灭火堆前,用热木灰洗了把脸,我油性皮肤,一烤火脸部就油腻。火堆是一百宝箱,具备足够的知识,便能从火堆里刨出“黄金”,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天然的洗涤粉,有很好的去油效果。野外若能搞到动物脂肪,可以与之做肥皂。动物皮毛处理时,也可用木灰涂抹后烘烤,能有效降解残余的蛋白质和脂肪。像我刚才一路遇到的鲜木耳,如果想吃,也可以用木灰水煮,能去除卟啉含量。至于未燃烧完的木炭,用途更广。日本有一种美颜养肤兼减肥的保健品,其中的一剂药物成分便是活性炭粉末,它为多孔结构,比表面积极大,口服后进入肠胃,能吸附毒素和油脂,尔后随大便排出体外。在野外木炭除用于净化水源,还是一剂治疗腹泻的良药。丛林中吃的食物很杂,肚子难免不闹点情绪,每天口服少许的小颗粒状木炭,对人体健康大有帮助。 稼轩自拍照 检查好行李,确保没有丢下物品后,继续前行。篝火之后衣物上有浓烈的烟火味——火堆赠予我的又一份礼物,尽管我有些不领情。与人体的汗臭味相比,烟火味显然让野外的人更安全。想想看,在地球上除了人类,还有什么动物对火焰和烟雾不恐惧——飞蛾?好在扑火的飞蛾根本不是你的对手。历史书中说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我倒觉得,对火的好奇和娴熟地驾驭,比直立行走更具意义。 溪涧上游开始没有明显的河床,周边的草本植物变少,但依旧不好前行,仍需借助手杖开道。钟山生长有许多野葛,一长一大片,形成明显的群落优势,有时也充当丛林杀手的狠角色。野葛丛中往往有一条粗大的老藤,挖葛根时需在母藤上下功夫,十几斤的葛根是常有的事。我在南京的很多山林中有过野外徒步或野外生存的经历,发现栖霞山上的野葛最多。挖葛根收获大,付出自然不会少——要命的差事,土方作业量很大,一个人的野外活动,这等事最好别尝试。市场上常有葛粉出售,也称得上是保健品吧。葛粉的解酒功效了得,葛粉与金银花组合冲泡服用,俗称葛金饮,解酒效果更显著。前两年有一种丰胸产品买得挺火——泰国葛粉丰胸茶。葛根中含有一种叫类黄酮的植物雌激素,类似的性激素我们可能感到陌生,但在生活中我们接触并不少:爱吃鸭脖子的女生容易长胡子,雄性激素所致;一些小发廊常将避孕药片磨成粉末添加到洗发水里,让客户的头发变得乌黑,长势更快,雌性激素所致;甚至平日里的豆浆,男同志也需注意了,少喝为妙,大豆中异黄酮和卵磷脂含量高。 野葛的复叶 3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