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论中医思维方式 每门专业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法律有法律的思维方式,西医有西医的思维方式,艺术有艺术的思维方式。虽然当你知识面非常广时,好象练气功一样突然打通了大小周天,一通百通。但专业间的思维方式还是有区别的,即是从哲学上说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方法论。思维方式是指对某些事物已经形成了以某种习惯、定势、形态、模式进行不假思索甚至是本能反应的应对方式。 于中医来说,西医的思维方式只可借鉴,不可通用。因为西医的思维方式是还原论,它要“见著知微”,它要研究到具体的组织器官。在疾病诊断过程中要寻找出局部病灶、病原微生物,于是认为十病有九是菌毒引起,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十病九杀菌抗毒消炎,关门揖盗,就地歼灭,
2、投鼠也不忌器。或者见病灶就切除,犹如修车,轮胎爆了不是去补胎而是换轮胎,但是病因没消除,轮胎还会一爆再爆(如傅彪肝癌换肝后新肝又得了肝癌,白血病换骨髓的人寿命与常人不一)。当然西医一些病理还是可以借鉴使用的,例如由口腔疾病下走引发的肾炎,中医在治肾炎时,可以加入治口腔疾病的中药以治本;肝源性糖尿病,可以加入清肝补肝的中药。 中医的思维方式是整体观,它要“见微知著”,它见到某些症状体征就要推断到经络、脏腑、气血津液及它们间互相联系。于是把脏腑看成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系统,头痛可能要医脚,肺咳要去治肝,治疗的办法主要是给邪以出路(吐、下、利、汗),开门逐盗,投鼠忌器。中医没办法换轮胎只能是
3、补胎。 西医研究药理要研究药物的分子结构、作用机理。中药呢?鱼腥草素钠、黄连素、青蒿素、柳枝中的水杨酸钠、山慈菇中的秋水仙碱,其机理与西药类似(有为数不少的西药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这些专病专药在中医叫辨病用药,但毕竟占少数;中医治病以辨病施治为变,以辨证施治为常。多数药可能间接起作用,而非直接杀菌消炎的。古人发现动植物的治病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种思维方式: 一是源于劳动实践,乱打乱撞偶然发现; 二是受动物治病启发,例如鹿含草的补肾作用,是受雌鹿与雄鹿交配后,雄鹿支持不住而倒下,雌鹿去含这种草救雄鹿启发; 中医发现药物功用的最主要的方式,是从造物主造物的角度来研究药物的功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
4、及陈藏器、徐大春、吴鞠通等医家中有许多这样的描述)。古人根据“人与天地同构”的造物原理,取象比类,藤象人体的四肢,于是认为藤状植物可能有治肢体病的作用,取之试用,果然有一部分确有其用,如鸡血藤、青风藤、海风藤、忍冬藤等治风湿痹痛、肢体屈伸不利,松节象人体的关节,可治关节病;杜仲之皮丝象人之筋络,杜仲试后果然有接筋骨、补肝肾之功;红色象人的血液,可能有治血液病的作用,取之试用,果然红枣、杞子能补血,丹参、红花能活血,血竭能止血;蝙蝠夜里开眼,它的粪便夜明砂,是清肝明目的良药、妙药,雀盲等眼科病少不了;人生疮了,不自觉地用针刺排脓,带刺的植物有排脓作用吗?用之一试,果然皂角刺、刺三甲、蛇泡簕能排脓
5、;蜣螂喜欢食便,古书记载有一种呕吐粪便病,便用它治之;植物的白色树脂,象人的脓水,经过试用,乳香、没药等原来能消肿排脓;锁阳象男人的阳器,可能有治男人病作用,用之试用果然能够壮阳起痿;黑豆形似肾,试用之能治肾阴虚,我有位西医同事,大学时得了肾病综合症,西医已经宣告不治了,一中医教授给其开的二味主药霍山石斛、黑豆皮,不多久便基本治愈;鸡内金能磨砂石,结石病少不了,我的西医弟弟曾得肾石,不愿手术,请我这个中医治疗,我就以它为主药配其它排石药打成粉末,金钱草水送服,不多久大石化小小石化无;穿山甲善破坚钻地,所以它能软坚散结,乳痈(乳腺炎)硬结、肝硬化、疮毒甚至肿瘤它能软化;头发为血之余,用之烧灰能止
6、血;火药能摧坚,针刺、玻璃、铁钉入肉可用它拔出来而不用做手术,西医会说你中医吹牛,而我目睹父亲曾治过3例,用火药及一些昆虫捣敷,将异物从手脚的浅部肌肉中拔出来;类似例子举不胜举,逻辑学上有一种推理方法叫枚举法,当举了许多例子能够得出同一属性或同一规律时,就认为其中存在着逻辑关系(例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从枚举中发现“所有大于4的偶数都能写成两素数之和”的一般性结论)。古中医通过对动植物的形、质、色、气、味等类比(归纳起来类比的方法主要有:同声相应、同形相类、同色相通、同类相召、同气相求、同性相从、性随时异、性随地异的“六同两异”),并通过枚举法推导这样一个结论:“人与天地同构”(天人合一)。
7、造物主造物并不杂乱无章,而是存在着一定规律,所以同科属植物功用往往相似,例如人参与三七同科,它们都有止血补气作用,现代分子分析,果然两药所含的人参皂甙大部分相同。古中医是在牵强比附还是的确发现了某种规律呢?我相信是后者。那么现代中医如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呢?名中医朱良春用威灵仙治骨质增生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反映。朱老思考威灵仙能治骨鲠喉又能祛风湿,关节上多余的骨长出来犹如喉咙里的多余鱼骨,于是拿来试用治疗骨质增生病,的确有效,能止痛和使关节运动复常(许多祛风湿药又是补肾药,也符合中医“肾主骨”理论)。 动物界存在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疾病存在“食物链”吗?为什么肝病的人常会脾肿大?为
8、什么许多人肺心病?为什么肝病、肾病到后来就腹水?中医把疾病的“食物链”叫作五行“生克乘侮”,肝木克脾土,所以肝病脾肿大,心火克肺金,所以肺心常同病,脾土虚则肾水无以制,所以肝病、肾病到晚期就腹水了;木旺火就旺,所以肝热致肺咳就叫木火刑金。肾水不向上制约心火,心火不向下温熙肾水,便心肾不交而烦躁失眠这就是中医的病理解释。这些道理不是用牵强附会一句话能解释得了的,因为用它来指导临床实践,的确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是相信世间事物是一物克一物的。 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西化研究,收获的成果廖廖。中药西式研究除了从植物中提取出几种类似西药的“中药”成果外,基本上没有为中医带来多少令人惊喜的成果,这些西式
9、研究“成果”很少具有指导中医师临床的意义,否则中医早就突飞猛进了。相反,西式研究,把古老中医的原有思维方式歼灭殆尽,致使现在相当大部分中医师用西医的思维方式思考中医的问题,名中医邹云翔把它叫“西医对中医的负迁移作用”-使中医师潜移默化中转变了思维方式,套上了西医的思维枷锁。它的恶果是:一旦离开了西医的检查化验,中医师不会诊病治病了,中医师脑中只记得西医的病名,不知道西医的疾病对应古中医的病名;相当大一部分中医师使用中药已经蜕变成“对病下药”而不是“对证下药”了,如一些中医师见到肝炎就开小柴胡汤、就清热解毒,西式药理研究说某些清热解毒中药能使HBsAg转阴,中医师就开这些“转阴”药,结果肝炎没治
10、好,反而伤害了脾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古训变成了“见肝之病,当先转阴,最后伤脾”(肝病治疗是先恢复其功能还是先杀病毒?病毒杀得绝吗?)。如果中药能象西药一样对病下药,大家都不用那么辛苦学习中医了,什么四性五味、升降浮沉根本就用不着去理解了,这样一来西医师照样能开出不错的中药处方,何用中医师?中医师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对病下药”造成的结果:不是中药没有疗效,而是使用中药的人不行按名中医干祖望的说法是“用中药的医生”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医师”(他们不是运用中医理论开处方),靠这些人来振兴中医,奢谈。 振兴中医,需要回归中医的本来面目,回到古老中医的思维方式上来。有效是硬道理(临床疗效是检验医学真理的唯一标准),甭管人家说中医科学不科学(科学不能当饭吃,科学不等同于真理,今天的“科学”可能就是明天的“伪科学”)。名医邓铁涛说:“读经典,做临床”。只要千百万个中医师能够提高自身的临床水平,靠疗效取信于民,中医就振兴有望。题外话:本人不反对重构中医的现代方法论,但这种方法论绝对不是西医式的方法论,半个世纪中医的西式研究以失败而告终就已经证明西医的方法论只可借鉴而不能套用于中医,中医要重构方法论只能以古老的中医方法论为基础,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