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用户信息行为差异及其对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1778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户信息行为差异及其对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用户信息行为差异及其对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用户信息行为差异及其对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信息行为用户信息行为差异及其对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卢文辉,陶蕊,叶继元,朱强*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重构研究”(项目编号:19ZDA346)和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面向新时代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KYCX22_0072)研究成果。信息行为摘要关注不同用户群体信息行为之间的差异有助于提高信息资源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综合分析法,从性别、年龄、学历、学科等4个方面出发,对新时代不同用户群体的信息行为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学科用户的信息行为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不同性别

2、用户在信息获取渠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年轻用户更倾向于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具有博士学历的用户对信息素养培训服务的期待程度相对较低;社会科学用户更喜欢阅读图书、学位论文。文章建议信息资源保障主体更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定位,重视需求导向,构建反馈机制,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特征开展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关键词信息行为信息资源保障信息资源建设引用本文格式卢文辉,陶蕊,叶继元,等.用户信息行为差异及其对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J.图书馆论坛,2023,43(9):76-86.Differences in User Information Behavior and Its Enlightenment for

3、 the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Supporting SystemLU Wenhui,TAO Rui,YE Jiyuan&ZHU QiangAbstract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s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between different user groups is helpful toimprove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service.By

4、 means of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user groupsin the new era a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four aspects,namely gender,age,education degree,anddiscipline.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

5、es in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of users ofdifferent genders,ages,education degree,and disciplines.For example,the ways that users access informationdo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y gender;young users are more likely to obtain information via multiple channels;userswith doctoral degree have relatively

6、low expectations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services;and users in socialscience prefer to read books and dissertations.The organizations responsible for information resource supportingshould update the development concept,clarify the development positioning,attach importance to demandorientat

7、ion,build a feedback mechanism,carry out 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informationservic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user groups.Keywordsinformation behavior;information resource supporting activity;information resource construction762023年第9期信息行为0引言新时代信息环境日趋复杂,一方面使

8、得用户可获取、可选择、可利用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也导致用户获取精准信息资源的难度日益增大。因此,用户对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供更具个性化、精准化、智慧化的信息服务,既在信息资源数量、语种、类型、形式上满足用户需求,又在信息资源质量、利用方式上达到用户的要求,已成为保障体系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了解用户信息需求、精准掌握用户信息行为,是促进保障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式。学者们对此开展了许多研究,其中部分研究对不同用户群体之间的信息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1-6。但整体而言,现有研究还存在不足,主要包括:调查样本规模较小,样本数量一般少于500个,且局限于对研究生等特定群体

9、的调查;从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发展角度出发对不同用户群体信息行为进行分析的研究比较少见,且仅限于比较用户信息行为差异,并未分析其对保障体系发展的启示;同时从性别、年龄、学历、学科4个角度进行用户信息行为差异分析的研究较少,对用户信息获取行为和利用行为进行分析的研究也比较少。然而,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用户信息素养的提高,新时代用户对信息资源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为更好地满足其信息需求,图书馆及图书馆联盟等信息资源保障主体亟需加强对不同用户群体信息行为的分析,以便提供更具针对性、更为个性化与精准化的信息资源和服务,使有限的人力、财力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本文拟从信息获取和利用行为出发,对新时代用户信息

10、行为进行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并从性别、年龄、学历、学科 4 个角度对用户群体进行分类,比较不同用户群体的信息行为,总结其对保障体系发展带来的启示,希望能为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1研究设计用户信息行为是用户搜寻、阅读、分享与传播信息等活动的统称,主要包括信息获取行为和信息利用行为两方面。用户个体特征包括用户的性别、年龄、学历等。根据个体特征可以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群体。为了解不同用户群体在信息行为上是否表现出不同特征,本文设计了有关变量(见表1),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来收集数据。如表2所示,问卷中有关问题的设置主要参考了Wilson7-8对信息行为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围绕用户获取及利用信息

11、的相关过程及特征,如为什么获取信息、如何获取信息等,借鉴相关用户信息行为调查研究5,9-12,在经过多轮专家咨询、预调查后,最终确定问卷内容。具体看,问卷既涵盖了信息获取目的、获取渠道等有关信息获取行为的内容,同时也包括用户对不同类型、形式、语种信息资源的使用偏好等信息利用行为及其特征。其中,信息资源保障平台作为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为深入了解用户对各类保障平台的利用情况,在问卷中单独设置了有关问题。问卷由笔者所在团队与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图书馆、北京大表1研究变量及其具体内涵变量类型个体特征变量信息行为变量变量名称性别年龄学历学科信息获取目的信息获取渠道信息获取要求信息获取时间信息获取问题信

12、息资源类型信息资源语种信息资源形式信息查阅设备信息服务评价信息服务期待情况信息资源保障平台利用情况变量内涵男性、女性采取年龄划分方式,如18岁以下、18-25岁、26-30岁等学习的经历,包括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所学专业的学科领域,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跨学科查找、阅读信息的目的查找、获取信息的方式对信息获取的要求,如易于发现/查找等,以在意程度为测量依据查阅、获取信息的时间特征,分为碎片化和集中化两种类型信息获取过程中遭遇或发现的问题查阅、利用的信息资源类型,按出版形式划分查阅、利用的不同语种信息资源,分为中文、英文、俄文等查阅、利用的不同形式信息资源,按载体形式划分查阅、利用信

13、息资源时使用的设备,分为桌面终端和移动终端对信息获取过程中相关服务的评价,以满意度为测量依据对各类信息服务的期待程度对国内各类信息资源保障平台的使用情况77信息行为学图书馆合作设计完成,主要利用问卷星平台并通过社交媒体在线上发放问卷,调查时间为2021年89月,最终共回收1,231份有效问卷。本文以问卷数据为基础,借助SPSS软件,利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用户群体之间的信息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与共性,总结其对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发展的启示。由于本次调查中18岁以下、60岁以上、本科学历以下、跨学科的用户数量较少(见表3),为排除个案影响,本文不再分析这些用户。此

14、外,尽管调查时并未限定调查对象,但从回收的问卷来看,本次调查对象以普通高校用户为主,身份主要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教学科研人员和在校生,主要来自广东、江苏、北京、山西等地。因此,本文的分析更倾向于反映具备以上特征的用户的信息行为。问卷提纲用户基本信息用户信息获取行为用户信息利用行为信息资源保障平台利用情况具体问题设置您的性别是您的年龄是您的学历是你所学的专业是(多选题)您查阅信息资源主要为了(多选题)您经常从哪些渠道获取信息资源(多选题)在获取信息资源时,您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在意程度为您查阅信息资源的时间为您在查找/获取信息资源时,常遇到的困难有(多选题)您经常查阅的信息资源类型有(多选题)

15、您经常查阅的信息资源语种有哪些(多选题)您在查阅信息资源时,更偏向哪种形式您更喜欢在哪种设备上查阅信息资源您对信息资源获取过程中有关信息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为如果信息服务机构(信息资源保障主体)提供如下服务,您的期待情况是您对以下国内信息资源保障平台的使用情况为表2问卷调查内容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学科类别男女18岁以下18-25岁26-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0岁以上初中及以下高中专科本科硕士博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跨学科人数(人)489742123217331826520834254238051129125592841百分比(%)39.760.30.118.814.125.821.5

16、16.92.80.20.43.430.941.523.620.875.83.4表3用户个体特征变量频数统计分析结果2用户信息获取行为差异分析2.1信息获取目的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学科用户获取信息的目的均存在显著差异,如图1所示。(1)女性以写作/创作、完成学业为目的获取信息的较多,占比为44%、35%,而男性以开展应用研究、进行技术创新、进行产品创新为目的的较多,占比为51%、19%、10%。男性和女性均有超过半数用户是出于提升技能的目的,且基本一致。以开展基础研究和完成教学为目的获取信息的男性和女性占比也基本一致。(2)不同年龄用户获取信息的目的与其所处年龄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随年龄增长,

17、以开展应用研究、完成教学、进行技术创新为目的获取信息的用户越来越多,以写作/创作、开展基础研究为目的的用户有所减少,以完成学业为目的的用户大幅减少。完成学业是18-25岁用户获取信息最主要的目的。26-30岁用户更常以写作/创作、开展基础研究为目的获取信息。31-40岁用户获取信息的目的比较多样,且出于不同目的获取信息的用户数量比较接近。41-60岁用户以开展应用研究、进行技术创新、其他目的(如娱乐、育儿、健康)为目的的较多。(3)具有本科学历的用户(以下简称“本科用户”)以提升技能为主要目的。虽然具有硕士学历的用户(以下简称“硕士用户”)也以提升技能为主要目的,但写作/创作也是其获取信息的主

18、要目的。而具有博士学历的用户(以下简称“博士用户”)主要以开展应用研究、开展基础研究、完成782023年第9期信息行为图1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学科用户信息获取目的0%10%20%30%40%50%60%男女0%10%20%30%40%50%60%70%80%90%1825岁26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0%10%20%30%40%50%60%70%80%本科硕士博士0%10%20%30%40%50%60%70%自然科学完成教学社会科学教学为目的。(4)提升技能、开展应用研究、开展基础研究是不同学科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目的。自然科学(以下简称“自科”)用户中,有更多用户是出于提升技能、

19、进行技术创新和进行产品创新的目的获取信息,而社会科学(以下简称“社科”)用户中,有更多用户以写作/创作、开展基础研究、完成学业、完成教学为目的。自科用户和社科用户中都有较多用户是以开展应用研究为目的获取信息,两者占比基本一致。2.2信息获取渠道(1)不同性别、学科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学科用户均优先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主要包括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源和开放获取资源。通过所在单位图书馆是多数用户获取信息的第二选择。不同性别、学科用户都很少利用地区或行业信息资源保障平台、线上/线下书店、互联网付费平台来获取信息。女性更喜欢通过国家级信息资源保障平台、同学/同事/同行、各级公共图书

20、馆获取信息。社科用户更喜欢通过国家级信息资源保障平台、线上/线下书店获取信息。(2)不同年龄、学历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存在显著差异。如图2所示,年轻用户(18-25岁)倾向于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利用图书馆、国家级信息资源保障平台等获取信息的都比较多。随年龄增长,成年用户(26-60岁)从线上/线下书店、各级公共图书馆、同学/同事/同行获取信息的人数逐渐减少。51-60岁用户中很少有人通过公共图书馆获取信息,但有较多用户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保障平台获取信息,而26-30岁用户中有较多用户通过同学/同事/同行、互联网付费平台、线上/线下书店获取信息。随学历提高,通过所在单位图书馆、国家级信息资源保障平

21、台获取79信息行为信息资源的用户有所增加,但从各级公共图书馆、互联网付费平台、同学/同事/同行获取信息的用户有所减少。博士、硕士用户优先利用所在单位图书馆获取信息,其次是互联网平台,而本科用户刚好相反。2.3信息获取要求不同性别用户对信息易于发现/查找、信息易于获取/下载、信息获取不受时间限制的在意程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对信息获取不受地点限制的在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男性更在意信息获取不受地点限制,表示在意及非常在意的男性占比为55%,女性只有49%。而对其余要求,男性和女性在意及非常在意的比例都在75%以上。不同年龄用户对信息易于发现/查找的在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年轻用户更加在意。26-40

22、岁用户比41-50岁用户更在意,26-30岁用户也比51-60岁用户更在意。不同年龄用户对信息易于获取/下载、信息获取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地点限制的在意程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都比较在意。不同学历、学科用户在各类信息获取要求的在意程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历、学科用户更为关心信息的易于获取/下载与易于发现/查找,对信息获取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地点限制的在意程度稍低。2.4信息获取时间不同性别、学科用户获取信息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年龄、学历用户在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学科用户获取信息的时间都较碎片化,没有相对固定、完整的时间查找信息。男性、女性信息获取时间比较碎片化的占比分别为63%

23、、62%,基本一致。自科、社科用户信息获取时间比较碎片化的占比为 64%、61%,也基本一致。虽然不同年龄用户查阅信息的时间都较碎片化,但31-40岁、41-50岁的用户中有更多用户查阅信息的时间比较碎片化,占比分别为67%、68%。26-30岁、51-60岁用户查阅信息时间比较碎片化的人数也比较多,占比均为60%,但这两个年龄段用户中信息查阅时间比较集中化的人数也并不少。相比其他年龄段用户,年轻用户查阅信息的时间更为集中,占比为47%。尽管不同学历用户查阅信息的时间都比较碎片化,但本科用户查阅信息的时间更为碎片化,占比为69%,博士用户查阅信息的时间更为集中,占比为43%。2.5信息获取问题

24、不同性别、年龄、学科用户在信息获取问题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学历用户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年龄、学科用户都认为信息分散是当前信息获取最主要的问题,其次是信息过载、信息价值密度低,多数用户也认为信息真假难辨的问题比较严重,对隐私泄露比较担忧。此外,不少用户对信息付费、信息无法下载或无法图2不同年龄、学历用户信息获取渠道使用情况0%10%20%30%40%50%60%70%80%18-25岁26-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0%10%20%30%40%50%60%70%80%90%本科硕士博士802023年第9期信息行为查看、全文无法阅读、广告信息太多、信息相关性较低、信息真实

25、性难以判断、信息获取成本过高、信息时效性堪忧、信息访问受限等问题也比较关心。尽管不同学历用户也认为信息分散是信息获取中最为主要的问题,但随学历提高,用户更重视信息价值密度低、信息过载等问题,对信息真假难辨、隐私泄露等问题的担忧有所减弱。3用户信息利用行为差异分析3.1信息资源类型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学科用户在信息资源类型的使用偏好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如图3所示。(1)男性对政策法规数据、政府公开数据、科学数据、产业化数据、行业或经济新闻数据、软件工具的需求比女性大,但仅在使用产业化数据上与女性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对医疗健康数据、多媒体资源、课件的需求比男性高,但仅在课件的使用上与男性存在显著差异

26、。男性对古文献、档案、术语及名称规范资源、标准的需求也比女性大,但与女性仅在古文献和标准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用户对可视化图谱、专利、政府公共数据等资源的需求基本一致。(2)不同年龄用户对期刊、图书的利用比较多,对会议论文、政府公开数据、科学数据、可视化图谱的使用相对较少,且对这些资源的需求基本一致。中青年用户对产业化数据、政府公开数据、科学数据、软件工具有较高的需求。随年龄增长,中青年用户对多媒体、学位论文、软件工具的需求有所减少,对医疗健康数据、古文献、产业化数据、行业或经济新闻数据、科学数据的需求有所增加,对其余资源的需求变化不大。年轻用户对学位论文、多媒体、课件、可视化图谱的需

27、求较大,对古文献、医疗健康数据、图3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学科用户对不同类型信息资源的利用倾向0%10%20%30%40%50%60%70%80%男女0%10%20%30%40%50%60%70%80%90%1825岁26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0%10%20%30%40%50%60%70%80%90%100%本科硕士博士0%10%20%30%40%50%60%70%80%自然科学社会科学81信息行为行业或经济新闻数据的需求较低。(3)本科用户最常使用的是图书,其次是期刊、多媒体,而硕士、博士用户最常使用的是期刊,其次是图书、学位论文。随学历提高,用户对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科

28、学数据的需求逐渐增大,且幅度较大;对图书、课件、政策法规数据、产业化数据、专利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幅度较小;对多媒体、档案的需求有所减少,前者减少幅度大,后者减少幅度小。不同学历用户都很少使用可视化图谱、标准。硕士用户对古文献、医疗健康数据、软件工具、术语及名称规范资源的需求最低。本科、硕士用户对政府公开数据、行业或经济新闻数据的需求基本一致,均比博士用户高。(4)不同学科用户对期刊、图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多媒体都有较高的需求,对其余资源的需求普遍较低。社科用户对期刊、图书、学位论文、政府公开数据、政策法规数据的需求更大,且与自科用户的差距比较明显,而自科用户对软件工具、标准、专利的需求更

29、大。此外,社科用户对档案的需求也较自科用户高,但差距较小。不同学科用户对会议论文、多媒体、课件、科学数据等信息资源的需求基本一致。3.2信息资源语种形式(1)不同性别、学历用户对不同语种信息资源的需求均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年龄、学科用户在这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用户主要阅读和利用中文信息资源,其次是英文信息资源,对其他语种信息资源的阅读和利用都比较少。男性对日文、俄文、德文等语种信息资源的需求更大。不同学历用户也主要利用中文信息资源,但随学历提高,用户对外文信息资源的需求有所提高。不同年龄、学科用户对不同语种信息资源的需求基本一致,最常使用的都是中文信息资源,其次是英文信息资源。相对来说

30、,年轻用户对英文、俄文等语种信息资源的利用较多。(2)不同性别、年龄、学科用户对不同形式信息资源的利用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年龄、学科用户都以电子资源为主,印刷型资源次之,较少有用户使用音视频形式的资源。但是,不同学历用户对不同形式信息资源的使用存在显著差异。随学历提高,倾向于使用电子资源的用户越来越多。3.3信息查阅设备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学科用户在信息查阅设备的使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女性(42%)倾向于使用移动终端的人数较多,而男性更倾向于使用桌面终端(65%)。尽管不同年龄用户都倾向于使用桌面终端,但相比其他年龄用户,年轻用户更倾向于使用移动终端查阅信息。年轻用户中倾向于利用移动

31、终端和桌面终端查阅信息的人数占比相差不大,分别为48%、52%。本科用户更喜欢利用移动终端查阅信息,占比为54%,而硕士、博士用户更喜欢使用桌面终端查阅信息,占比分别为63%、82%。相比自科用户,社科用户更喜欢使用桌面终端查阅信息,占比为62%,而自科用户仅有55%。3.4信息服务评价(1)不同性别、年龄用户对信息有用性的满意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对信息获取快捷性、信息获取付费的满意度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对信息有用性更为满意。男性对信息有用性的满意度以一般居多(48%),而女性以满意居多(45%)。相比31-50岁的用户,18-25岁、26-30岁的用户对信息有用性的满意度更高。尽管不同年龄

32、用户在整体上对信息获取付费情况的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就多重比较结果来看,51-60岁用户与18-25岁、31-40岁用户对此存在显著差异,其满意度更高。(2)不同学历、学科用户对信息有用性、信息获取快捷性的满意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都比较满意,但对信息获取付费的满意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本科用户对信息获取付费的满意度比博士用户低,两者对此存在显著差异。本科用户对此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的占比为20%,而博士用户为12%。硕士用户与本科、博士用户的满意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社科用户对信息获取付费的满意度较自科用户高。社科用户对此感到满意的占比822023年第9期信息行为为32%,而自科用户仅有26%。3

33、.5信息服务期待(1)不同性别用户对各类信息服务的期待程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比男性更为期待各类信息服务。如男性很期待信息资源质量评估服务的人数比女性少,占比仅为29%,而女性有41%。相对其余信息服务,男性和女性对信息素养培训服务的期待程度较低,只有58%的男性、68%的女性对此表示期待与很期待,而男性对其余信息服务表示期待与很期待的人数均超过70%,女性均超过80%。(2)除个性化服务、开放科学相关服务外,不同年龄用户对其余服务的期待程度都存在显著差异。而从多重比较结果来看,除辅助战略规划服务、个性化服务外,18-25岁用户与26-30岁用户对其余服务的期待程度都存在显著差异,前者的期待程

34、度普遍低于后者。18-25 岁用户与31-40岁用户对信息素养培训、信息资源关联揭示、专题信息资源集成、市场研判与预测等服务的期待程度都存在显著差异,后者对这些服务更为期待。除信息素养培训服务、个性化服务外,26-30岁用户与51-60岁用户对其余服务的期待程度都存在显著差异。除信息素养培训服务、个性化服务、辅助战略规划服务、信息资源质量评估服务外,26-30岁用户与41-50岁用户对其余服务的期待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除开放科学相关服务外,31-40岁用户与51-60岁用户对其余服务的期待程度都存在显著差异。31-40岁用户与41-50岁用户仅对数据服务、专题信息资源集成服务的期待程度存在显著

35、差异。41-50岁用户与51-60岁用户仅对市场研判与预测服务、辅助战略规划服务的期待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以上差异中,都是前者更为期待有关服务。(3)不同学历用户仅对信息素养培训服务、信息资源关联揭示服务的期待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硕士、博士用户比本科用户更为期待信息资源关联揭示服务,且博士与硕士用户对此的期待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博士用户与本科、硕士用户对信息素养培训服务的期待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本科、硕士用户对此更为期待,且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4)除市场研判与预测服务、专题信息资源集成服务外,不同学科用户对其余服务的期待程度都存在显著差异。自科用户对其余服务的期待程度都比社科用户低,自科用户对这些

36、服务表示期待、很期待的人数普遍较少。4信息资源保障平台利用差异分析(1)不同性别用户对不同信息资源保障平台(以下简称“保障平台”)的使用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用户中都有超过半数的人从未使用过保障平台。不同性别用户最常使用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其后依次是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文献中心)、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 献 中 心)、NDLC(中 国 国 家 数 字 图 书 馆)、CADAL(大 学 数 字 图 书 馆 国 际 合 作 计 划)、NCPSSD(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不同性别用户在不同保障平台的使用频率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如经常使用CALIS的男性(10%)

37、和女性(8%)都比较少。总之,不同性别用户都较少使用各类保障平台,反映出用户对此认知不深,保障平台的整体利用率较低。(2)不同年龄用户对各类保障平台的使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从多重比较结果来看,18-25岁用户与26-30岁用户仅在CALIS和NCPSSD的使用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使用频率均高于后者。除NSTL外,18-25岁用户与31-40岁用户对其余保障平台的使用均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使用频率都比后者高。18-25岁用户与51-60岁用户仅在NSTL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使用频率低于后者。18-25岁用户与41-50岁用户、26-30岁用户与31-40岁用户对各保障平台的使用均不存在显

38、著差异。26-30岁用户与41-50岁用户仅在NSTL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较少使用NSTL。31-40岁用户与41-50岁用户仅在CADAL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使用频率比后者低。51-60 岁用户与 26-30 岁、31-40岁的用户对各保障平台的使用存在显著83信息行为差异,其更常利用各保障平台。(3)不同学历用户仅对CASHL、NSTL的使用存在显著差异。本科用户对CASHL的利用较少,且与硕士、博士用户存在显著差异。本科用户与博士用户在NSTL的利用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前者较少利用NSTL。不同学历用户都很少使用各类保障平台,但随学历提高,用户对各保障平台的使用频率稍有提高。(

39、4)不同学科用户仅对CASHL、NCPSSD的使用存在显著差异。自科用户比社科用户更少使用CASHL、NCPSSD,但两者仅在CASHL的使用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科用户对NSTL的使用频率也存在显著差异。自科用户经常使用NSTL的人数占比比社科用户高。就总体来看,自科用户更常利用NSTL,其次是CALIS;而社科用户对CALIS的使用较多,其次是CASHL。5对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综上可知,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学科用户在信息行为上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尽管这些差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性别、年龄、学历等的不同也是这些信息行为出现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基于不同用户群体在信息行为

40、特征上的共性与差异,从促进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发展的角度来看,保障主体应从发展理念和发展策略两个方面积极调整。5.1更新发展理念,以服务用户为核心优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使其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信息需求,首先应更新发展理念。各类图书馆、图书馆联盟等信息资源保障主体应该意识到,新时代下,信息资源数量急剧增长,类型日益多样,形式不断变化,如何建设信息资源,以便在数量、类型、形式、质量上都能适应各类用户群体的信息需求和行为习惯,如何在有限的经费支持下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优建设、提供最佳信息服务,如何最大化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这些问题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有效解决,需要各方力量协同保障。因此

41、,有必要成立一个负责管理全国各类保障活动的组织,统筹规划协调各个系统、区域、类型等的保障活动,联合各类保障主体的力量,针对不同群体用户,承担不同保障任务,在各司其职、职权分明的基础上,构建评价反馈机制,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实现资源的互通有无、协调建设,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提高信息资源保障效率,真正实现我国信息资源的全面保障。其次,保障主体应以服务用户为核心,以保障资源为基础,共同发起成立统一管理组织,并主动参与到联合建设中来,在综合研判、符合实际、适当分工的基础上,承担相应的保障任务。在优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以技术应用为手段,以资源开发为重点,开展各类保障活动。这也要求有关主体应充分意识

42、到保障活动与一般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活动的区别,保障活动是从国家层面开展资源建设与服务,更需要综合考虑国际形势、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需求。最后,除了图书情报机构等主要保障主体应完善保障工作外,信息资源的生产与出版主体也应该提供支持。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也应制定更为完善的政策措施,如在均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加大呈缴制度的执行力度。总之,凝聚各方力量,合理统筹规划,从国家战略发展出发,以服务用户作为核心发展理念,优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有助于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保障,促进国家高质量发展、社会经济进步、科技创新发展以及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等目标的实现。5.2明确发展定位,围绕用户需求有重点地进行信息资源建设

43、针对当前信息资源供需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新时代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发展应重视需求导向,提高供需适配度。首先,在信息资源数量与质量上,应遵守数量动态变化、质量严格控制、质量与数量并重的基本原则。其次,在信息资源类型、语种、形式上,应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和行为习惯,有重点地进行资源建设。如针对博士用户,应该提供更多的专业性、研究性的信息资源,而针对本科用户,可以侧重于课程学习、求职就业等方面信息资源的建设。又如面842023年第9期信息行为向自科用户,应加强会议论文、软件工具等类型资源的建设;面向社科用户则应提供更多的图书、学位论文等。此外,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和不同用户群体的阅读习惯,如信息查

44、阅设备的使用倾向,不同形式信息资源的利用倾向,保障主体应采取不同策略来提高建设水平。总之,保障主体应通过对用户群体进行分类,全面、深入分析不同用户群体的信息需求和信息利用行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信息资源建设方案。进一步掌握基础性资源的家底,及时查漏补缺,夯实资源保障的基础。加强科学数据等新类型信息资源的保障力度,关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和冷门绝学等领域的信息需求,扩宽资源保障的范围。放眼社会,了解企事业单位发展、市场运作等的信息需求,关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把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发展提高到保障国家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高度上,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新时代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发展。此外,保障

45、主体还应加强与用户的外部互动,通过用户反馈,及时发现资源建设、利用过程中的问题,以提高信息资源保障活动质量。不过,尽管保障体系的发展应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但保障主体也应根据自身的基础和优势开展相应的保障工作,从自身定位出发,避免过度聚焦用户主体能动性,导致保障活动缺乏可持续发展空间。因此,保障主体应设定一个标准,区分基础资源、重要资源、特色资源与一般资源的建设,并确定具体的评判标准,以实现保障活动的可持续发展。5.3精准分类用户,综合各类技术提供更具个性化智慧化的信息服务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在信息查阅设备上的不同特征,对不同信息获取渠道的利用特征,以及对各类信息服务的评价及期待情况,保障主体应充分发

46、挥自身优势,推出更具特色化、智慧化的服务。首先,应结合数字化技术、知识图谱等技术,优化资源呈现形式;应利用关联分析、文本挖掘、AI等技术,高效组织和揭示资源内容;应合理合法地收集用户数据,全面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与行为特征,提供更具个性化、智慧化的信息服务,精准推送用户需求的信息。其次,应合作建立统一服务平台,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应用,实现统一检索、多种方式呈现等基本功能,增强服务的便利性与有效性,不断改善用户体验。再次,应充分重视资源的安全和长期保存,建立可靠的保存和防范机制,解决信息分散、信息质量难以评估、信息真假无法迅速辨别等问题,切实提供完整、真实、可靠的信息。在具体服务方式上,提供特色化

47、服务,比如用户可以在统一平台上自定义服务方式与内容,使资源和服务更具个性化、更有特色。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多样的信息获取渠道,特色信息服务有助于提高信息保障平台的竞争力,提升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后,应深入调查、分析不同用户群体对不同信息服务的要求,分析其生成机理,在此基础上,面向不同用户群体,优先发展用户最需要的信息服务,突出重点,而不是追求各类信息服务齐头并进,导致出现同质化严重、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此外,也应该警惕个性化服务转变为“区别”服务、“不平等”服务。因此,与资源建设一样,保障主体开展的信息服务也应设立基本的服务标准。5.4重视宣传教育,积极展示价值形象,充分发挥应有作用保障体系

48、要想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提高自身效益,就必须加强用户对保障体系的认识。一方面,这有助于体现保障体系的价值,进一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另一方面,了解用户对保障体系的利用情况及其评价,也能为促进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然而,根据调查发现,在信息资源利用过程中,部分用户对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资源供给与服务方面存在盲区,用户对保障体系的资源建设成果和服务平台并不熟悉,保障体系的资源未能很好地服务于对应的用户,服务效能也比较低。目前还有很多用户并不知晓各类信息资源保障平台,对这些保障平台的利用也比较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保障主体对保障平台的宣传力度不够。当前许多保障平台主要依靠85信息行为图书馆的宣传

49、让用户知悉,宣传效果基本取决于图书馆的支持力度,这样的宣传方式反映出信息资源保障主体主动性不足的问题。为此,信息资源保障主体应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并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效率,积极塑造并展示自我价值形象。应借鉴国际图书馆界比较流行的“营销”概念,围绕用户信息需求和行为特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知乎、小红书等各类社交媒体或新型融媒体平台形成宣传矩阵,积极策划各类营销活动,将用户视为营销推广的主力军,让用户参与宣传,吸引用户为宣传出谋划策,进而全方位、多渠道对自身资源和服务进行宣传和推广,增加曝光度,提高知名度。此外,在宣传时,保障主体既要加强现有用户的熟悉度和连接度,也要提高潜在用户的知晓度。保障

50、主体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提供与其信息行为特征相符合的教育方式和内容,通过用户信息资源获取、利用等能力的提高来增强信息保障平台的利用率,发挥保障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考文献1李鹏,李琳琳,韩毅.基于性别与学科背景差异的研究生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行为分析J.情报科学,2014,32(10):93-99.2陈明红,漆贤军,刘莹.移动搜索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7):47-58,74.3张敏,聂瑞,罗梅芬.基于需求类型与性别差异的网络健康信息检索行为特点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7(2):63-69.4杭璐,陈嬿,王嘉琪.搜索输入方式与性别差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