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政治逻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1688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政治逻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政治逻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政治逻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地区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与经验研究”(21VXJ0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重点项目“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党中央治理新疆的历史经验研究”(19AZD002)、新疆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 2022 年重点课题“新时代加强党对新疆工作全面领导体制机制研究”(GXDJ2022001)。收稿日期:2023-05-04作者简介:朱宪臣(1972-),男,山东菏泽人,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博士。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政治逻辑朱宪臣1 焦乐晨2(1.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2.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 200083)摘 要:自我革命是新时代中国共

2、产党提出解决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从政治逻辑考察其政治属性、政治过程、政治价值,是政治学分析党的建设的一种范式。从政治属性看,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和逻辑起点;从政治过程看,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科学化构建有较为明晰的逻辑进路;从政治价值看,以人民为中心是自我革命的价值目标和逻辑旨归。关键词:党的自我革命;政治逻辑;政治属性;政治过程;政治价值DOI:10.3969/j.issn.2096-9481.2023.02.01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1“自我革命”作为“中国共产

3、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从其“出场”就具有鲜明的政治话语特色,也成为新时代学术话语体系阐释、解读和评价的重点方面。党的自我革命的政治属性、政治过程和政治价值是以政治学视角考察“第二个答案”的研究范式,旨在探究蕴含其中的政治逻辑。一、政治属性: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和逻辑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政党都有政治属性,都有自己的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3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4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政治属性体现在政治理想、政治原则、政治追求、政治品格、政治纪律等体系之中。无产阶级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兼具“他律”和“

4、自律”的双重治理理念,而“自律”就是政治组织的自我检视、自我约束和自我革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是贯穿党自身建设始终的质的规定性,是考察解决中国共产党“大党独有难题”的逻辑起点。(一)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以来,就非常重视其质的规定性。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作家的论述与前瞻,无产阶级政党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探索,都印证着自我革命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法。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的“解释”与论述。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的

5、“解释”,虽然并未明确提出党在革命过程中要进行自身建设,但他们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属性却进行了颇具前瞻性的界定与论述。55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党建阵地马克思、恩格斯对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的政治属性和阶级本质的政治组织特性,界定明确:“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6“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7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属性论述更为精准,“党是阶级 的 先 进 觉 悟 阶 层,是 阶

6、级 的 先 锋队。”8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组织性质、政治利益趋向、政治目标追求等方面阐释了共产党的政治属性,为中国共产党从建立时起就坚守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属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前提。2.中国共产党秉持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属性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壮大,始终秉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属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9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党也逐渐发展、成熟,对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革命任务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

7、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它在现阶段为实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制度而奋斗。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条件下,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党的政治追求、政治目标也契合角色和地位的转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它的目的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1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主动进行自我改革,增强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应对“发展起来以后”时代的变迁与社会变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

8、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党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原则、政治追求和政治品格,把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13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实践,坚守初心,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更是对党的性质宗旨、本质特征、奋斗目标、价值追求的笃定践行。(二)自我革命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逻辑起点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从文本发生学角度看,发轫于习近平总书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

9、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14俟后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提出,“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5习近平总书记从不同方面多次阐释党的自我革命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必要性、必然性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新时代“大党独有难题”的科学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16“大党独有难题”体现的

10、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的政治清醒和忧患意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难”在哪儿呢?难在党长期执政条件下,能否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开拓前进;难在如何破解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遵循治理大国的规律;难在如何凝聚全党思想、意志和行动统一如一人,及时解决自身的问题;难在如何面对全球治理赤字,构建具有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难处”也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问题所在,基于问题意识、问题导向的未雨绸缪,通过党自身建设、自65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党建阵地我革命的解决之道呼之欲出。2.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逻辑起点。一般意义

11、而言的逻辑起点,是研究对象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构成研究对象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就是要把握新时代政党治理的最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勇于自我革命,一刻不停全面从严治党。”17以党的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勇气、以严的基调管党治党,是主动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凌厉手段和措施,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利器,也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逻辑起点。自我革命是党百年实践的历史经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党内错误路线的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整党整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放

12、思想、锐意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一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党以自我革命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的成功、执政地位的巩固。自我革命是党自身治理理念认识的深化。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治理史中,从“三大建设”到“五大建设”再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从整党整风到适应时代的主题教育活动,从理想信念教育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都彰显党对自身建设的重视和思维方法、工作方法的完善和发展。自我革命是党对新时代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对党提出了新要求,实践中的中国共产党要长期执政,“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

13、斗,务必敢于斗争,”18“三个务必”是党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和政治自觉,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反思和警醒。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属性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探索,从自我革命历史的逻辑、理论的逻辑、实践的逻辑探究其管党治党的逻辑起点,就为考察自我革命的政治过程如何开展提供了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二、政治过程: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科学化构建和逻辑进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19党的自身建

14、设制度体系转换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体系,是党对自身革命与建设认识的深化。党的自身建设制度体系是指党为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而进行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在内的自我革命的制度性规范的总和,它主要是约束党员和各级各类党组织的行为,引领或指引党组织及成员遵照规则行事,进而提升党自身的号召力、凝聚力、引领力和组织力。党的自我革命作为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其制度体系还内含着引领社会革命的制度性规范。(一)自我革命的制度体系具有依规治党的政治保障职能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根本性特征。用制度来管权、管事、管人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得出的宝贵经

15、验和深刻启示。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由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是从战略性和长远性角度确保党长期执政和政治安全的政党治理之道。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活动必须由制度约束与保障。任何政党的政治活动开展都必须有制度来规范和约束。马克思主义政党非常重视制度在管党治党过程中的作用,比如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 规定,“代表大会于每年 8 月举行。遇紧急情况中央委员会得召集非常代表大会。”20列宁提出了党内的选举制,“党的所有负责人员、所有领导成员、所有机构都是选举产生的,必须向党员报告工作,并可以撤换。”21规章制度作为“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约束性规范,不仅使马克思主义政党有序开展政治

16、活动,使政党治理科学化和75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党建阵地规范化,也使党以自身的制度建设、依规治党引领社会革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法律地位决定着依规治党的政治保障功能。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22“三最”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地位。从法律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17、义最本质的特征。”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开展包括政治活动在内的各项活动,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适应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新要求,是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体现。(二)新时代自我革命制度体系的科学化构建渐趋形成管党治党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由党内章程、准则、条例、细则、规章等构建分工明确、体系完备的制度规范,是中国共产党把握新时代执政党建设规律、提升政治保障能力的治本之举。1.党的监督体系。党的监督保障制度体系是为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履职而进行的监督、激励、惩戒、保障等在内的法规制度的总和,它包括监督方面的规范、奖惩方面的规范和保

18、障方面的规范,旨在对党员奖勤罚懒、促进其创先争优,对党组织奖优罚弱,促使其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3党的纪检机关履行党员和党组织监督和问责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的三次立法规划(20132017,20182022,20232027)中,均对党的执纪、监督、问责体系进行顶层设计,从巡视巡查的主动出击到党员领导干部的主动述职述廉“双向奔赴”,从诫勉谈话、函询“问诊”到考核评价的奖惩“处方”,从功勋荣誉的精神引领、激励和弘扬到失职失责的惩戒与担

19、责,从党员权利的保障到党务的公开,都彰显党在监督保障方面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完善。2.推进政治监督。“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24“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对 一把手 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25新时代推进政治监督,在目标任务、重点对象、践行路向、治理效能方面要聚焦发力。“两个确立”是党的二十大最重大的政治成果,“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宝贵经验,它们是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政治原则和政治责任,也是推进政治监督的首要任务。“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26“关键少数人”和“少数关键人”是执行党在新时代政治任

20、务的特殊群体,他们是政治监督的重点对象。政治监督聚焦的是党在执政过程中的公权力运行,实践中要深刻认识其内在规律,在体制机制、职能优化、公平正义、责任义务、程序规则等方面用劲发力。推进政治监督旨在体现自我革命、政党治理的效能,这就要求紧扣一定时期的政治任务、日常政治纪律进行常态化监督,确保政治监督质效提升。3.发挥政治巡视作用。党的二十大对政治巡视予以高度关注,“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用好问责利器。”27政治巡视本质是对党在新时代践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紧盯与督促,是自我革命的重要举措。政治巡视的规范化、常态化、全覆盖,是

21、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综合,兼具威慑、预防与惩戒的功能。政治巡视聚焦监督党政一把手,破解“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体制机制问题,使掌权者有权不能任性,必须做到“权责一致”。政治巡视的内容是政治问题,包括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85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党建阵地针政策等为容,“政治巡视不是业务巡视”就是明确要求被巡视对象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观点、政治原则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其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健全党的监督体系、推进政治监督、发挥政治巡视作用是党中央在自我革命顶层设计方面的科学化擘画,

22、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到中央政治局的率先垂范,从重大事项的请示报告到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规则,从干部的选拔任用到教育培训,从党政领导干部的交流、任职到能上能下,从廉洁自律的倡导性规则到纪律处分的“黄线”“红线”“高压线”,从治理“三公”到涤荡会所歪风,党的自我革命体系建设都得到了明确规定,使全体党员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违规了会怎样”,知敬畏、存戒惧,营造党自我革命的良好生态。三、政治价值:以人民为中心是自我革命的价值目标和逻辑旨归政党作为政治组织,它的产生、发展、壮大有规律性,其中最具政党伦理意蕴的是政治价值,亦即“政党为谁而生”。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承“为

23、人民服务”的理念,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论革命、改革、发展,局部执政抑或全国执政,都牢牢把握党的人民性本质,把自身建设好,把党员监督好,把权力运用好,以“强健的体魄”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一)以人民为中心是自我革命的价值目标从“为人民服务”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再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和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目标都是“为了使人民过上好日子”。党的自我革命实质意义上是为了把党自身建设好,通过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党的肌体更加健康更具活力,更好地服

24、务于国家和人民。从历史的逻辑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28这是党砥砺奋进百年的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秉承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的政治立场,无论革命、建设、改革还是复兴都是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因此,我们才有底气说,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

25、”。从实践的逻辑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部署、践行都是“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实现温饱、“两不愁三保障”之后,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追求,改革是为了人民、发展也是为了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29“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能够确保国家在把“蛋糕”做大以后,全体人民得到公平的分配,避免两极分化。(二)“两个革命”相统一是自我革命的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30“两个革命”是新

26、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对党和国家发展关系的创新性阐述,它把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联系起来,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党的自我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前提和基础。从“大历史观”的视域考察政党与国家的关系,近现代的历史表明,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体现在政党通过争得政权来治理国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不同,在于先有政党后有国家,亦即先成立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国民党)或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后成立近现代意义的国家(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这个逻辑出发,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便具有先95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党建阵地导和基础作用,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

27、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一个新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从“双半”社会过渡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无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党的自我革命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完成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和任务。社会革命是自我革命的目的和指向。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职责和使命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引领社会变革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的基本矛盾需要得到不断的调适,而社会本身不会自发地进行改变或革新。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就承担起引领社

28、会变革的历史使命。“一穷二白”不可怕,党带领人民进行“一化三改”;物资匮乏、“票证经济”是困难,党带领人民锐意进取、改革开放;粗放式发展有短板,党引领人民高质量发展,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中国积累了巨量的社会财富,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 40多年,中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文化软实力大大增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风景这边独好”。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探索实践,成为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的成功典范。“两个革命”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不可或缺,党的自我革命为社会革命指引方向和目标,社会革命是党自我革命的丰厚土壤,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

29、兴的壮丽事业。(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自我革命的政治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和奋斗目标。如何在中华大地实现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目标?关键在于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于党自我革命以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把它作为孜孜以求的政治目标。中国近现代的仁人志士,也把它作为最伟大的梦想。何以复兴?从十九世纪中期起,中国近代的政治力量,洋务派、维新派、改良派、革命派粉墨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毫无例外,被动进入现代化的中国,在屡次“历史试错”中,没有成为成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生产力发展鲜有建树,求富图强成为一个多世纪的

30、底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近代中国的革命形势迎来了久违的曙光。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使中国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历史进入了中国共产党时间。党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他们把我们“放在了历史的坐标位”,促使我们扛起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大旗,担当起民族和历史赋予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31革命的成功、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的突破、新时代的历史性变革、历史性成就,中国共产党没有沉迷于胜利和成功,而是“三省吾身”

31、,每次党的代表大会都会回望过去,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时时警醒自己的干部和党员,无论是“两个务必”还是“三个务必”,历史场域虽有不同,但指向基本相同,即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从自身出发,变革自己,才能“堪当大任”。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自我革命也永远在路上,“永远吹冲锋号”,这是党回应“四大之问”的铿锵誓言,也是作为执政党的庄严承诺。综上所述,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共产党,基于执政党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的理性审视,以“大历史观”的国家叙事视角,提出自我革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以政党治理现代化的治理逻辑,在规律和真理的制高点,诠释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

32、命的道理、哲理和学理,这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治理的世界观和方法06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党建阵地论,是中国共产党“破解大党独有难题”、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参考文献:116181922232527293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4+63+1+65-66+6+66+66+66+37+64.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9.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

33、政(第 3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91.413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2.67(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65.8(苏)列宁.列宁全集(第 24 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8.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 册)M.北京:中央文

34、献出版社,2011:1.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23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33.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69.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3.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55.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4.17习近平.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

35、会议在京闭幕N.人民日报,2023-03-14(001).2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575.21(苏)列宁.列宁全集(第 14 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49.24习近平.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N.人民日报,2023-01-10(01).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5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43.2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36、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01).3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 年版)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8.(责任编辑 邓小芳)The Political Logic of the Partys Self-Revolution in the New EraZhu Xianchen1,Jiao Lechen2(1.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2.Shanghai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Abstract:Self-revolution is the“second answer”

37、proposed by the CPC in the new era to solve the issue of the historical cycle.Examining its political attributes,processes,and val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log-ic is a paradigm to analyze party building in political science.In terms of political attributes,self-revolution is the essentia

38、l attribute and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Marxist political parti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process,there is a clear logical approach to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 system of self-revolu-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value,putting the people at the center is the value goal and logical pur-pose of self-revolution.Key words:self-revolution of the Party,political logic,political attributes,political process,political value16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党建阵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