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党的全面领导“政治势能”向治理效能的转化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1372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党的全面领导“政治势能”向治理效能的转化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党的全面领导“政治势能”向治理效能的转化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党的全面领导“政治势能”向治理效能的转化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政 策 区域治理 POLICY 19 新时代党的全面领导“政治势能”向 治理效能的转化研究 韩笑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政治势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政治话语的本土化经验总结和学理性表达,借由物理学中“势能”概念,以价值性政治势能、制度化政治势能、体制性政治势能及一元化政治势能为主要表现,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思考与“党的全面领导”这一被实践证明的政治优势相统一,为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

2、分析视角。关键词:政治势能;党的全面领导;治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3)23-0019-03 作者简介:韩 笑,生于 1991 年,汉族,女,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基金项目:本论文是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2022 年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势能研究”阶段性成果(XKT202301)。新时代如何更好的坚持好发挥好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政治属性优势更是众多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探索的理论热点。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守正创新”的必由之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政治势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政治话语的本土化经验总结和学理性表达,借由物理学中“势能”概念,以价值性政治势能、制度化政治势能、体制性政治势能及一元化政治势能为主要表现,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思考与“党的全面领导”这一被实践证明的政治优势相统一,为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分析视角。一、党的全面领导与“政治势能”基本概念“政治势能”来源于力学中“势能(potential energy)”的基本概念,是衡量政党或政治团体政治影响

4、力和作用力的根本标志;复旦大学的贺东航教授首先提出这一概念,他认为十八大以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这一政治话语的学理性表达不断丰富,在探讨和分析中国制度体系的政治势能如何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将深化和拓展对政治势能这一范畴的研究和运用过程中,“政治势能”这一概念被不断丰富。借用力学中的“势能”概念,政治势能可以理解为储存于政治系统内的,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状态,主要核心是通过长时间有效政治实践所产生、积累的可转化优势,以及如何在政治系统相互作用中将这一优势进行有效转化。从“党的全面领导”角度看,“政治势能”是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经验总结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本土化经验,从中提

5、取出“党的领导在场”这一核心特征,探索能够将这一政治优势的领导力、凝聚力转化为公共政策中高效、有序执行的路径,确保党的全面领导在革命、建设、改革、治理各阶段发挥出统一主体意志、激发组织活力、整合多方资源的功能;赋予公共政策实施更高的政治位阶和政治意义,有效促进政策变现进程。二者的内在联系是由党的全面领导下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系统决定的,这一治理系统是党的政策理论得以实现的唯一渠道,旨在通过社会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延伸国家的权力和意志,由党的组织系统、政府的科层系统主导,促进党强大的思想动员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与当前的社会治理相 20 政 策 区域治理 POLICY 结合。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

6、“政治势能”分析 从“政治势能”角度理解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需要结合“理性选择理论、情势理论和政治行政互嵌理论”中的诸要素构建“政治势能”概念,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从“政治势能”的历史性特征出发,回答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势能”从何处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证明,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只有中国共产党以强大的意识形态凝聚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党的十八大以后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指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解决社会各种问题,确保社会

7、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1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贯彻并落实到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党的二十大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内容写入党章;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对整个百年的历史在精神层面的高度凝练,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观在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政治势能”产生的精神准备。二是从“政治势能”的异质性特征出发,回答“政治势能”如何体现归根到 底还是 两个“行”,归根到底还是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实践中理解“政治势能”。执政党通过政策将自身价值追求以组织行为培养的方式付诸实践,其中通过政策的制定体现意识形态价值,通过政策实施落实体现执政能力与治理能力,通过政策反馈获得治理

8、效能转变。结合西方政策执行理论,应从理论概念的四个层面入手:“价值性政治势能、制度化政治势能、体制性政治势能以及一元化政治势”。2理解“政治势能”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的传导作用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价值、制度、体制“政治势能”的统领,其核心议题主要集中在话语权的意识形态建构,即在理论内涵和价值立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开放性理论品格,坚持随着实践发展、时代变迁和政策执行的科学规律而制定、修订、完善治国理政的各项政策,接力探索真理、回应人民诉求、作答“时代之问”。三、“政治势能”向治理效能的有效转化 回到“政治势能”的概念上看,要将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政治优势转化为高效、有序的公共政策执行力,即需

9、要将“制度势能”的规范准则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行为活动,需要落脚于政策执行过程中实现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效能反馈”的有效结合。从政策研究的侧重上看,实现“政治势能”向治理效能的有效转变是执政党通过政策将自身价值追求以组织行为培养的方式付诸实践的过程,德国 学者Andrew Nathan 把“塑造了一种能够对社会需求进行充分回应的威权体系”3看作中国共产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俞可平教授在同一丛书中研究了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体制、规划、功能以及主要特征,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党的政治认同、政治忠诚以及政治责任感的产生条件。可见,治理理论理解“政治势能”侧重于回答“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核心是什

10、么”,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明确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之一的论断非常契合。从政策落实过程上看,“政治势能”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制度资源,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内在的“治理图式”4,“高位推动”则是促进这一治理图式的有效路径,与“指挥部”扁平化模式的耦合能够为基层治理提供动能。这一转换路径的分析框架可以解释新时代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要性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属性,在实践基础上运用嵌入式思维与融合式思维,积极探索不同社会治理系统间的有效耦合、结构性融合模式,适度鼓励、引导基层社会治理中因地适宜地创新制

11、度安排。借用“政治势能”这一概念分析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与执政党价值实现的“政策变现效能”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的政治理论探索,也是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重要论述的一个切入点。但公共政策并非仅仅为了从消极意义上对个体行为进行约束和限制,更重要的是要内涵一种积极的理念确认和行动引导,将党的全面领导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进一步贯彻并落实到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在评估现有发展政策成效基础上,总结政策实施中的积极成效和经验,发现政策实施中的不合理问题,从“事实价值政策”的关系中探索政治势能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的 政 策 区域治理 POLICY 21 路径。四、青海省青年发展中的政

12、治势能与政策执行 青年发展政策作为促进群体发展的综合类政策,更加重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新时代青年群体发展政策的最终价值目的是坚持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影响青年、凝聚青年,促进青年在实现自身发展中融入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中。2019 年 1 月印发的青海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 年),对标党的二十大回答的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怎样的青年这一青海青年发展的“时代之问”,对青年群体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构建研究框架如下图。公共政策是对整个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的,政策规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政治势能向治理效能的转化。回顾规划实施后的青海青年的成长状态,既是从“政策效果”角度

13、展示党的政策实施状态,从探索“政治效能”与“治理效能”角度关注“青年工作联席会议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在实现治理效能转化中的作用。规划实施促进“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共青团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的青年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到 2020年,符合青海实际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的阶段性目标已完成,实施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省级层面,精准聚焦青年普遍性发展权益,依托规划推动青年发展制度体系建立。地方层面,依托规划,全省各市州、县(区)全部建立了以党委分管领导和政府联系领导担任召集人、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并召开年度工作会议;陆续制定了本地区落实规划的实施方案和任务分工,相继出台落实重

14、点工作长效机制。上述成果展示,在青年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青年发展政策的制定、执行带有极强的政治性,因此也具有更强的“政治势能”,在执行中需要执行者付出较大的精力和较多的资源,只有辅之以严格的负向激励,才能在有限时间内通过政策变现,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中央文献出版出版社,2019:194.2 贺东航,孔繁斌.重大公共政策“政治势能”优劣利弊分析兼论“政治势能”研究的拓展 J.公 共 管 理 与 政 策 评 论,2020,(4):52-59.3 俞可平,托马斯.海贝勒,吕增奎等.中共的治理与适应:比较的视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05

15、):206.DOI:10.15894/11-3040/a.2015.05.033.4 贺东航.“政治势能”:中国共产党治理之道的内在图式J.行政论坛,2021,28(03):5-9.DOI:10.16637/ki.23-1360/d.2021.03.001.图 1 青海省青年发展政策中的政治势能与治理效能的分析框架 公共政策价值理论 青年发展政策的制定青年发展政策成效优导向层面 经验层面 实践层面 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与公共政策的效果检验、成效评估理论。总结青海省优化青年发展环境的相关经验与青海青年融入经济社会建设的相关实践,对标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青年群体的发展要求;展示出“政策实施成效”与

16、“目标价值导向”的实现通路。以 青海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 实施为代表,从优化政策实施效果层面提出建议,体现本课题“智库”作用。推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促进青海青年在无比广阔的新时代舞台上施展才干。推动实施 青海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促进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促进“青海青年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促进青年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注入青春动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怎样的青年?“现代化新青海”营造了怎样的青年发展环境?青海青年在融入发展大局中有哪些突出实践?青年思想目标要求:“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青年政治目标要求:“有志气、骨气、底气”青年奋斗目标要求:“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青年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加强 青年知识素养不断提升 青年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青年婚育关注程度更高 青年就业创业稳步推进 青年文化生活更加富足 青年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有所提高 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日益健全 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卓有成效 青年社会保障更加健全 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开始起步 积极参与生态建设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 积极投身就业创业 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积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