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羊肚菌菌株筛选比较试验.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0701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羊肚菌菌株筛选比较试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羊肚菌菌株筛选比较试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羊肚菌菌株筛选比较试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ible fungi育 种 驯 化2023年第45卷第4期dible fungi摘要以羊肚菌母种 F1,两株子囊孢子单胞菌株Fa2、Fa67及其对应的组织分离菌株Ft2、Ft67 五株六妹羊肚菌菌株为试验材料,比较其菌丝培养基最适宜碳氮源、菌核量、产量,以期筛选优良的羊肚菌栽培菌株。结果表明,由子囊孢子选育优良羊肚菌栽培菌株的方法可行,试验为人工栽培羊肚菌优势菌株筛选与保种提供参考。关键词羊肚菌子囊孢子优势菌株菌株筛选中图分类号S646.9文章编号1000-8357(2023)04-0022-03羊肚菌 Morchella spp.,属子囊菌,菌盖表面呈蜂窝状,因具有极高的食药用价值而深受消

2、费者喜爱。野生羊肚菌资源有限,因此,人工栽培的羊肚菌将成为市场供应主力1-3。相较于平菇、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羊肚菌菌株退化速度更快,同时菌株的性状直接影响羊肚菌的产量4。因此,不断筛选优势羊肚菌菌株以获得较好的栽培效益具有现实意义。笔者比较六妹羊肚菌原始母种、子囊孢子单孢菌株及其组织分离菌株的菌丝培养性状、产量,以期筛选出优良的羊肚菌栽培菌株。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羊肚菌菌株:六妹羊肚菌原母种F1,由南充世顺农业有限公司提供。以六妹羊肚菌母种F1为出发菌株栽培羊肚菌,选取一健壮子囊果,通过单孢分离技术获得子囊孢子单胞菌株Fa2、Fa67;栽培Fa2、Fa67获得健壮子囊果,组织分离

3、获得菌株Ft2、Ft67。(2)供试培养基PDA 培 养 基:土 豆 200 g,葡 萄 糖 20 g,琼 脂18 g,蒸馏水1 000 mL。基础培养基:葡萄糖20 g,硝酸钾 2 g,硫酸镁 0.5 g,磷酸二氢钾 0.5 g,氯化钠0.5 g,琼脂粉20 g,蒸馏水1 000 mL,pH7.0。碳源试验培养基:分别以等量的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代替基础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其他成分不变。氮源试验培养基:分别以等量的尿素、蛋白胨、硫酸铵、硝酸铵代替基础培养基中的硝酸钾,其他成分不变。1.2试验方法1.2.1供试菌株菌丝培养基适宜碳氮源试验制备表面覆盖无菌赛璐玢膜的PDA平板,将供试羊肚菌菌株

4、分别接种于平板中央,20 培养5 d后,于无菌环境下将覆满菌丝体的赛璐玢膜剪成直径约5 mm的圆片。将供试菌株膜片分别接种在铺有无菌赛璐玢膜的含不同碳氮源培养基平板中心,每个菌株3次重复。20 培养菌丝,每24 h测1次菌落直径,并计算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速度=(菌落直径-菌块直径)/培养时间。结束培养后从赛璐玢膜上刮取所有菌丝,于55 烘干至恒重后,称量记录菌丝生物量。1.2.2供试菌株菌核产生能力比较将供试羊肚菌菌株分别接种在PDA培养基上,每个菌株3次重复,于20 恒温培养。待菌核产生且变黄时结束培养,收集气生菌核,于55 烘干至恒重后称量并记录,基面菌核采用Photoshop CS计

5、算其面积。1.2.3供试菌株产量比较试验地位于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礼安镇观音坝村,海拔约 249.2 m,土壤为沙质土,土壤疏松透气。播种前清除地面杂草、乱石,撒生石灰消毒。采用厢式栽培方式,厢长 10 m、宽 1 m,沟宽 0.3 m,深 0.2 m。播种时按照 300 g/m2用种量将菌种均匀羊肚菌菌株筛选比较试验刘玥梁珍赵坤李林辉*(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南充637000)收稿日期:2023-03-22一稿;2023-05-18修改稿。基金项目:武胜县2021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礼安镇羊肚菌高效栽培技术。作者简介:刘玥,硕士,研究方

6、向为微生物应用。联系电话:15228124717。E-mail:*通信作者:李林辉,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食用菌,农产 品 深 开 发。联 系 电 话:18990825076。E-mail:,2023,45(4):2224刘玥,等:羊肚菌菌株筛选比较试验22dible fungi育 种 驯 化2023年第45卷第4期撒播在厢面,并覆盖细土。播种后的管理参照文献5。待子囊果颜色变为棕黑色即可采收,记录鲜菇产量。供试羊肚菌菌株各栽培 3 个小区,每小区10 m2。1.3数据分析用Excel 2019处理试验数据,通过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Origin 2023软件对数据进行绘图

7、。2结果与分析2.1供试菌株菌丝培养基碳源试验结果由表1可知,含不同碳源培养基中,羊肚菌子囊孢子单胞菌株(Fa)和母本菌株(F1)的菌丝长速(日均生长速度,下同)均占优势。子囊孢子单胞菌株菌丝生物量优于母本菌株,但组织分离菌株(Ft)菌丝生物量少于母本菌株。在以葡萄糖为碳源培养基上,子囊孢子单胞菌株及母本菌株菌丝生物量多于另外三种碳源培养基。可见葡萄糖为供试菌株菌丝培养基最适碳源,且母本F1菌株、子囊孢子单胞菌株Fa菌丝生长优势更明显(图1)。DBCDEBCBCDEFCCCDDDEFBBBBUUH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图1供试菌株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中的菌丝生物量表1供试菌株

8、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中的菌丝长速菌株F1Fa2Fa67Ft2Ft67菌丝日均生长速度/(mmd-1)淀粉15.8750.1215.8750.5412.8750.317.2080.2511.1250.41葡萄糖12.1250.2011.7920.7210.4250.247.0420.257.7080.18蔗糖12.4580.1412.8750.7210.9580.418.4580.599.1250.35麦芽糖12.6250.2013.0420.2510.7920.487.5420.148.7080.252.2供试菌株菌丝培养基氮源试验结果在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中,供试羊肚菌菌株菌丝生物量及生长速度明

9、显慢于其他氮源培养基,说明羊肚菌菌丝对尿素利用差。相反,在蛋白胨为氮源培养基中供试菌株的菌丝生物量及生长速度较其他氮源培养基中更高、快,表明蛋白胨可作为羊肚菌菌丝扩繁培养基的氮源。以硝酸钾为氮源的培养基中供试菌株生物量均差异显著,说明以硝酸钾为氮源培养基可以作为菌丝生长优势菌株的培养基。综合表2、图2结果,母本F1与两子囊孢子单胞菌株(Fa2、Fa67)在供试氮源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较高、菌丝生长较快,为优良菌株。BBBBCBCDD DBCDEEBBBCDBCDEFBBUUH图2不同氮源培养基中供试菌株菌丝生物量表2供试菌株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中的菌丝长速菌株F1Fa2Fa67Ft2Ft67菌丝日均

10、生长速度/(mmd-1)蛋白胨9.0830.216.7500.216.8610.203.6940.094.3060.20尿素3.7050.403.1390.052.0280.091.8060.051.9170.08硫酸铵7.3060.165.0280.233.7360.172.2500.283.3610.45硝酸铵8.2500.166.3610.576.2500.443.4170.314.2500.21硝酸钾7.6390.054.9720.485.5280.123.2500.084.0770.342.3供试菌株产菌核能力羊肚菌菌株生产性能一定程度上与其产菌核能力相关,产菌核越多的菌株一般越容易

11、获得较多子实体6。试验结果,供试菌株 Ft2、Ft67只产生气生菌核,而其他菌株除气生菌核外还会产生大量基面菌核(图3)。由表3可知,子囊孢子单胞菌株菌核数较多,其中Fa2菌核最多,Ft2最少。由此,可初步判断菌核数较多的子囊孢子单孢菌株Fa2、Fa67为优良菌株。表3供试菌株产菌核情况菌株F1Fa2Fa67Ft2Ft67气生菌核/g0.01540.002 a0.14020.002 b0.10880.012 c0.00010.000 d0.00350.010 d基面菌核/cm29.320.710 a20.600.700 b10.750.490 c23dible fungi育 种 驯 化2023

12、年第45卷第4期2.4供试菌株产量比较供试羊肚菌菌株播种两个月后开始陆续出菇,由图 4 可知,菌株 Fa2 产量最高,较适宜于人工栽培;相反,菌株 Ft2 产量最低,不宜作为栽培菌株。出菇场景见图5。3小结与讨论食用菌优良菌株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其性状的退化是必然的5-7,因此筛选优势菌株维持种性稳定是一项永恒的工作。试验比较羊肚菌亲本菌株、子囊孢子单孢菌株、组织分离菌株的产量、碳氮源利用、产菌核能力。结果表明,子囊孢子单孢菌株的生产特性不仅远优于组织分离菌株,比亲本菌株也略胜一筹,这说明子囊孢子单孢菌株适宜作为优势菌株人工栽培及保种。试验表明,从子囊孢子中筛选羊肚菌优良菌株是可行的,而组织分

13、离因为每个组织中存在潜在的遗传差异,这些差异在继代培养及制备菌种时会被扩大,因此应用组织分离的菌株风险较大。BCDEF LHhNBBUU图4供试羊肚菌菌株产量比较图5试验羊肚菌出菇场景试验只是以六妹系列菌株为研究对象,其他系列羊肚菌菌株是否能获得同样效果,有待验证,另外今后还需要从羊肚菌发育的机理上进一步寻找菌株退化的原因。参考文献 1 王民乐,罗瑞,刘源,等.不同碳氮源、碳氮比对六妹羊肚菌菌丝特性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2020,39(12):41-44.2 MASAPHY S.External ultrastructure of fruit body initiation in Morche

14、llaJ.Mycological Research,2005,109(Pt4):508-512.3 胡克兴,董雪,范黎.羊肚菌属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4(6):115-119.4 陈举新,熊永星,许万昌,等.聊城市羊肚菌菌种产业出现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食用菌,2023,45(1):76-77.5 刘伟,张亚,何培新.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6 李素玲,尚春树,刘虹,等.羊肚菌的子实体培育研究初报J.食用菌,1999,20(4):8-10.7 钱可晴,成盼盼,范君佩,等.羊肚菌菌种继代培养代数 与 菌 种 退 化 关 系 J.菌 物 研 究,2021,19(4):277-284.本文编辑 逯连静图3供试羊肚菌菌株产生的菌核F F1 1FaFa2 2FaFa6767FtFt2 2FtFt6767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