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及历史意义的唯物史观底蕴.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49360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及历史意义的唯物史观底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及历史意义的唯物史观底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及历史意义的唯物史观底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社科研究76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十年来的成就”和“十年来的历史性变革”两个部分,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伟大实践,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演进规律的把握,对社会发展机遇与挑战大局的把握,深刻揭示了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向前向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把握历史主动。以唯物史观视域学习二十大报告,我们能科学把握并深刻理解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及其历史意义的辩证关系,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

2、活力。1”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在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式和风险挑战的背景下,取得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历史成就。我们要从唯物史观基本原则、逻辑前提角度,深刻理解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与历史意义的辩证关系,坚定历史自信,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发展唯物史观主要原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则,科学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与历史意义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明确指出:“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2”因此,要从实践出发正确把握伟大变革与历史意义的辩证关系。同时,唯物史观

3、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与绝对肯定人的思想动机、否定社会发展规律的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把握其发展规律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与历史意义的辩证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首先,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基于中国国情。唯物史观中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启示人们思考问题、提出对策、开展行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的深刻变化与复杂局面,中国共产党在进行伟大斗争过程中,始终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并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具有新的历史特征的伟大斗争。回顾十八大

4、以来的十年,无论是新时代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规划新策略,还是加强社会保障重视人才培养;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还是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是在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提出来并付诸实践且经过实践检验的方针战略和理论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十年党的历史进程和重大成就、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与分析,坚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历史方位,既准确反映了历史事实,又为解决当今现实问题提供经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及成就充分证明,只有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才会顺利推进、走向成功。反之,背离中国实践,就会陷入

5、主观主义,从而导致失败或停滞不前。其次,伟大变革的历史意义源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及历史意义的唯物史观底蕴程文丽(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9)摘要:善于从党的伟大变革中总结历史经验,并以此指导党的伟大实践,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在风险挑战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经历百年风雨兼程仍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概括了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的历史经验,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底蕴,是对唯物史观基本原则的坚守、逻辑前提的诠释,并发展了唯物史观的主要原理。从唯物史观视角认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及历史意义,对于全面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

6、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并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把握历史主动,踔厉奋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主要探讨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及历史意义的唯物史观底蕴。关键词:新时代;伟大变革;历史意义;唯物史观作者简介:程文丽(2000),女,汉族,四川巴中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社科研究77变革实践及重大成就。唯物史观认为,人类一刻也不可能停止实践,社会历史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创造的,历史成就是进行伟大变革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而历史意义是人民群众对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伟大变革和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经验总结和价值深化,所产生思想或精神,它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但并非主

7、观臆想,而是人民群众对社会实践及其成就的客观反映。党的二十大报告肯定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历史意义,“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并概括新时代十年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伟大变革和历史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实践基础上取得的积极成果,是有迹可循的客观存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历史意义,就是基于这

8、一系列的伟大变革实践和历史成就基础上得以生成、提炼和升华的。同时,唯物史观也肯定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意义,一方面源于伟大变革实践及其重大成就,另一方面,历史意义作为认识范畴又会对党的未来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方向指引。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新时代十年进行的伟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成就,不是为了炫耀过去已取得的成就而逃避当今现实面临的复杂情况,而是以伟大成就激励党和人民群众增强历史自信、坚定道路自信,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历史意义来自伟大变革实践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是指引党开启新的奋斗历程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路

9、线,彰显了党对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与历史意义辩证关系的科学把握。二、彰显唯物史观逻辑前提,伟大变革依靠人民、历史成就为了人民马克思、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提出了唯物史观的逻辑前提是人的实践活动3,重视和肯定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价值,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部分总结的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初衷与目的是人民。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始终秉承着“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定性质宗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矢志奋斗。立足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自觉站在人民立场办实事、办好事,我们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建设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人民民主权利得以保障和发展等。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和战略部署,都是党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做出的。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和重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为人民服务初心的集中彰显。其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动力依靠人民。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产生、存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推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及其成就,是党领导人

11、民群众一起创造出来的。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最根本的就在于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才能得到人民拥护、经得起历史检验。回顾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及历史成就,中国共产党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就我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科学判断我国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一系列变革与成就,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因此,新征程上

12、我国要建设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后,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意义在于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人们所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都具有目的性,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利益需求。回顾新时代十年发生的伟大变革与重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建立了最大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福祉,切实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社科研究78三、发展唯物史观主要原理,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唯物史观是哲学中

13、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既是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的社会历史观,也是探索人类发展趋势的整体观,涵盖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理论等丰富内容,为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回顾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及成就,中国共产党灵活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历史经验,并对其加以概括、高度凝练,把经验转化和上升为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提出“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新的时代高度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发展道路的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原理得以显现。世界上没有一种现代化模式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现代化标

14、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成功走出了革命、建设与改革的道路,不断探索和实践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发展道路,经过新时代十年的创新与突破,党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既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又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原则,具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独具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与中国国情相契合,体现中国特色,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发展道路,其以新理念引领新实践,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开辟现代化发展新模式,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推进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道路选择。在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上,遵循马克思主义

15、唯物史观的“两个必然”原理,既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经受住了思想、社会、自然界等各领域的风险挑战考验,坚持以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防范风险,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们应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使世界最大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团结统一。回顾新时代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三件大事,我国完成了脱贫攻坚,依法保障民主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国迎来了建党一百年,新时代更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依法治党,开展反腐斗争,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国在经济、科技、民生、外交等十六个方面

16、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使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及历史意义,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了丰富物质基础和稳定的政治前提。在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坚持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着力构建适应新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动对不适应部分全面改革。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坚持系统性、整体性与协调性,聚焦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政治、经济、文化

17、、生态文明等多方面制度改革,不断推动我国各方面制度体系更加系统规范、运行有效,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四、结语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们把握社会发展趋势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启示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道路上要遵循实践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在实践过程中善于总结成就经验,从而指导实践。同时,坚定人民立场,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实现每个人共享发展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十年来的伟大变革及其历史意义,既是对过去十年奋斗历程的

18、充分肯定,也是对其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升华凝练,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其具有深厚的唯物史观底蕴,既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与历史意义的辩证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又彰显了唯物史观的逻辑前提,重视和肯定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价值;最后站在新时代高度发展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常晋芳.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2):15-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