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然逻辑、基本原则与实践进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49143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然逻辑、基本原则与实践进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然逻辑、基本原则与实践进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然逻辑、基本原则与实践进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社科研究10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主要表现为各个社会主体的精神生活境界、思想状态得到提升,旨在通过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推动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前,我们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之中,努力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把握新发展阶段变化、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出的重要概念。本文在借鉴学界研究的基础上,就新时代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一、新时代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

2、然逻辑(一)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之义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民群众的心之所向,也是我国社会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目前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是覆盖政治、精神、物质生活等多个方面的生活,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而目前现有的精神文化生产质量未能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并且文化资源存在明显的地区分配差距、城乡分配差距等。因此,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成为扭转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需要。(二)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

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向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出重要批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解决精神文化发展不均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为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此看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水平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三)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目标,不仅需要实现社会物质财富上的丰富,更要实

4、现我国人民精神文化层面的丰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始终重视精神生活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研究并准确把握当前人民群众的精神发展需要,以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作为指导,发展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内容,拓宽其广度,挖掘其深度。目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处于关键时期,需要进一步带领人民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完善。新时代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然逻辑、基本原则与实践进路李语涵(中央财经大学,北京102200)摘要: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需要,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的基本向度,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和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遵循整体性与发展性、人民性与先进性、渐进性与参与性统一的基本原则,需要在厚植高质量物质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筑牢精神文明高地,优化教育培训机制,构筑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下功夫。关键词: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人民群众作者简介:李语涵(1999),女,汉族,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社科研究107(四)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初心和使命的指引下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具有鲜

6、明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并且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改善社会风貌,引领社会风尚,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发展需要。因此,当下需要积极发展并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所需,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精神文化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因此,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要求和立足点。二、新时代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一)坚持整体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精神文化的丰富是一个逐渐发展并走向整体化的过程,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推进首先是建立在全体人民的发展

7、基础上,并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能达到的,而是一项系统性的、全面性的工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整体性原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方面,社会精神生活本身具有复杂的整体结构,需要我们在建设过程中把精神文化体系中各个要素、部分统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另一方面,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应将其放置于时代目标的大背景下进行理解,需要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基础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文化强国建设目标联系起来,在整体性的战略体系中不断推进人民精神世界繁荣。其次,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坚持发展性原则。由于人类的精神文化发展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因此,要

8、实现精神文化共同富裕,就需要不断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精神文化,只有如此,才能够发挥民族文化的助推力。因此,要传承整个人类历史千百年来沉淀的优秀文化,我们需要秉持文化的自觉发展精神,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和人民需要进行创新,对现实开展批判与反思,辩证看待精神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二)坚持人民性与先进性相统一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是推进我国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课题,根源于人民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引领着人民的未来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人民性与先进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领着先进文化的方向。推进

9、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精神生活的丰富发展提供坚强的领导力量与组织保障,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建设的先进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优秀文化的来源,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根本力量源泉。因此,在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人民性原则,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并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解决人民群众当下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三)坚持渐进性与参与性相统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0、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新的壮举,是一个长远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未来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仍面临艰巨的挑战,例如,缺乏促进共同富裕所需的物质基础,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等。因此,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需要把握渐进性原则,进一步细化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办法,让推进共同富裕有时间表和关键抓手。同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综合发展过程,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是不可能达到教育目的的。因此,必

11、须组织民众积极参与,激发其自我教育的愿望和上进心,使全体人民真切地参与进来,提高精神境界水平。三、新时代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一)先决条件:厚植高质量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方法为“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两者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以丰富的物质生产作为必要前提。在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才会更加渴望追求精神生活,若物质生活社科研究108处于低水平,人们则会缺乏追求精神生活的动力和时间。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2、中所提到的,当人们的基础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才能有更多时间和动力去寻求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目前,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不平衡和不充分阶段,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距问题。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需要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实现物质资源合理公平分配的同时,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二)关键环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精神文明程度和凝聚力的体现,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为进一步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全社会都需要高度重视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知行

13、合一上下功夫,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筑牢精神高地,使之对人民精神生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讲,需要做到:一是要借助政府部门的力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二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融入思想理论话语表达中,着力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积极引导相关文化科研创新;三是尤其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价值引导,摒弃不良习俗,移风易俗,对“媚俗”“恶俗”文化习俗进行坚决批判,引导农村人口制定健康积极的村规民约,净化农村精神风尚,普遍提高其精神境界。(三)重要支撑:加大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思想道德教育不仅能够增智益智、启迪心智,更具有净化心灵、立德树人的育人作用。人们对精神生活的

14、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与德育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优化思想道德培训机制,引领人们成为信念坚定、崇德向善的人对于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等,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伟大理想目标,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协作,引导人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成为助力中国发展的信念坚定者,继续创造令全世界为之赞叹的中国奇迹。另一方面,要结合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四德”教育,引领公民价值观念,将德行的学习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开展“四德教育”,并制定教育运行长期机制、监督机制等。(四)基本保障:构筑高水平

15、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实现更高水平的精神生活发展,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要帮助人们逐步成长为精神富有的人。通过提高社会信息的稳定开放水平,拓宽信息知识的获取渠道,进一步构筑高质量的文化体系,并做好一系列配套改革工作。一是要大力开展优质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改善落后的文化设施,结合民众日常生活,积极开展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二是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如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开发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提升民众对于文学名著阅读的兴趣,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质量。三是要建立精神文化发展引导机制,给予民众相应的精神激励,通过多样的文化宣传渠道,弘扬优秀道德文化事迹,激励人们寻求精

16、神上的追求,从而净化社会风气,打击社会精神文化乱象,为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四、结语目前,我们正处于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涉及更高层次、更多方面,因此,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多高层次、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成为扭转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需要。未来,我们要厚植高质量的物质基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力度,构筑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人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建设中,共建美好未来。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21-07

17、-02(02).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8.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3.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62.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6江泽民.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N.光明日报,1997-01-30(0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37.8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3.9习近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N.人民日报,2021-08-18(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