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6 月第2 期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June.2023No.2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全新机遇、现实挑战与提升路径王成,吴星星(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 1 0 0 2 3)摘要:新媒体及相关平台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便于高校推动思政教育工作创新。但是,新媒体也给高校思政工作的权威性、精准性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新媒体时代,高校必须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通过优化网络平台、整合校园媒体、推进队伍建设等路径,切实改进思政教育内容与方式,不断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体;提升
2、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9-7 7 4 0(2 0 2 3)0 2-0 0 7 2-0 4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媒介平台呈现出双重性一一既是传播知识信息的工具,也可能成为外界干扰、误导大学生的途径。为此,高校必须有序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将有效利用新媒体优势开展相关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全新机遇新媒体时代高校精准落实思政教育工作,是对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
3、代感和吸引力。”新媒体及相关平台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既便于高校推动思政教育工作创新,也有利于高校从立体化、全方位和宽领域视角对思政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融汇和再造。(一)立体化:重塑高校思政教育时空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高校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如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等,已经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变得更加灵活、更加开放。依托“互联网+教育”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思政课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的创新性变革,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手段,实现了思政课从单一平面教学向多收稿日期:2 0 2 3-0 4
4、-2 0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课题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KYCX22_1695)作者简介:王、成(1 9 9 8-),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政教育;吴星星(1 9 9 9-),女,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政教育。维度、立体化教学的转变。可以说,“线上+线下的立体化教育将成为高校思政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已经逐步由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实践教学,并融人大学生日常生活。这种转变使得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更为紧密,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的限制得以打破,是对高校传统思政教育方式的有效
5、延伸和补充。新媒体技术使得高校思政教育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大学生学习资源获取、传播与共享的便捷性。另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开放平台,不仅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也为大学生拓宽了学习渠道和提供了参与机会。在新媒体环境下,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互融合,形成了立体化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二)全方位:主客体间互动可行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付出努力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3 在新媒体的支持下,高校思政教育的
6、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客体互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其一,教育主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新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决定了思政教育信息能否得到有效传播。教育客体(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行为和反馈,也会对教育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让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有机会在更具开放性、互动性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其二,新媒体的普及与应用为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提供了全方位的交流平台。“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交互平台,将优质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网络化整合,搭建思政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平台,使教育者的导向性和受教
7、育者的主动性得以良性发展,实现网络思政教育的最优化。”4 教育主体可以通过新媒体实时发布教学信息,收集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教育客体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思政学习资源,参与交流互动,实现自我学习和成长。新媒体的这种特性,使得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交流不再受制于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双方可以实现全方位交流。(三)宽领域:催生思政教育新样态高校思政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必须根据时代需求和大学生特点寻求与新媒体相契合的“接口”,创造新的思政教育样态。比如,校园微博、微信、腾讯和校园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可以提供喜闻乐见的信息资源、学习内容和娱乐方式,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
8、势,拓宽思政教育渠道,打造思政育人新范式。高校可以关注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生活与学习动态,深人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思政教育策略。同时,高校还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将思政教育内容与新媒体相结合,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和形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高校要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力量,对大学生开展更具针对性、更具吸引力的思政教育活动,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思政教育的权威性、
9、育人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活,高校必须直面各种文化思潮给大学生带来的诱惑和冲击,深人分析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案,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一)建设困境:思政教育权威性面临挑战思政权威性指的是思政教育在知识、道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和影响力,包括教师主导的信息内容、传播方式、主题解读等。“新媒体的发展,交互式网络传播的便捷,使学生对信息的自主选择能力得到了增强,弱化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信息传播方式,使传统的思政课教学的权威性、一元化遭受了现实的挑战。”5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大学生信息
10、来源变得碎片化与多元化,这对高校传统思政教育的权威性形成了挑战。高校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实施需要较长时间为保障,但大学生在信息传播即时化、信息呈现碎片化的影响下,更偏向于以快捷、直接的方式接受信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权威产生质疑。新媒体的普遍应用还带来了信息来源多元化现象,也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权威形成了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思政信息,不再依赖教师的传授和解读,因而更有可能接触与社会主流思潮相异的观点。此外,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在新媒体运用环境中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更乐于独立思考,更善于质疑权威,给传统思政教育带来了新课题。如果教师不能善加应对,就会削弱思政教育的实效。
11、(二)育人困境:思政教育精准性面临挑战“高校实施精准思政必须摒弃传统的大水漫灌”式供给,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滴灌式供给转变,提升供给针对性,彰显话语亲和力,增强教育有效性。”6 高校思政教育精准性是指思政教育能准确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需求和特性,提供符合学生需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而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只需拥有一部手机,就能瞬间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丰富信息,并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互动。这些实时可以获取的复杂信息,不断改变着大学生对各种事物的看法,无形中削弱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精准性和影响力。新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精准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新媒体信息量的爆炸性增
12、长可能使大学生迷失在信息海洋里,他们难以有效甄别和接收正确的知识信息,从而对73追求精准推送的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构成了严峻挑战;(2)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可能为错误思想或偏执观念提供了传播机会,而这类信息可能误导大学生,进而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定向与实施变得日趋困难;(3)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思政教育的实施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增强高校思政工作精准性必须为学生提供有效供给,选取最符合学生需求的教育内容,采用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7 。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施方式面临诸多挑战。(三)现实困境:不良信息危害性逐步增强新媒体时代,大量不良信息和粗俗内容充斥于各种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广
13、泛传播。这些不良信息和粗俗内容往往附着了暴力色彩和恐怖倾向,迎合了少数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大学生由于思想不够成熟,辨别力和判断力较弱,缺乏相关社会经验,很容易陷人不良思想的话语陷阱。同时,网络世界信息传播的随意性、匿名性和自主性,慢慢消磨着人们的道德约束力与价值观,再加上媒体平台监管无力,导致虚假信息、错误思想四处蔓延。在复杂的媒体世界里,大学生作为易受影响的群体,很有可能动摇政治立场、放松道德自律和扭曲价值追求。比如,大学生不文明网络用语、学术不端行为、过度追求名利等现象频频发生,折射了不良信息对大学生带来的严重危害。目前,新媒体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和成长的各个方面,浸润在媒体虚拟
14、世界的大学生,其隐私性、同质性和排他性等特征日趋鲜明,甚至形成了按照身份、主题、文化和语言等维度切分的封闭性社交圈层,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施构成了障碍。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提升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8。高校必须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从优化网络平台、整合校园媒体、推进队伍建设等方面,切实改进思政教育内容与方式,不断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质量(一)优化网络平台,确保网络信息安全面对充满复杂信息的新媒体平台,为了有效防止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扩散,高校需要加强校园网络治理和新媒体平台管
15、理。高校网74络平台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和需求导向,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更高效、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在新媒体平台建设过程中,高校应兼顾效率与需求、技术与价值,确保网络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为实现线上与线下服务的融合,高校可以整合现有的线下资源,与线上网络平台实现无缝对接,为大学生接受线下线上双通道教育提供便利。此外,智能化服务有助于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从而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在网络平台建设中,高校应对此开展需求调研,尊重和关注大学生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网络平台,提高校园智慧化服务质量。比如,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课程模块、学习
16、资源和辅导答疑,切实增强思政教育效果。高校还需要细化配套措施,如数字安全保障与风险防范措施、教育产品设计与推广措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融人新媒体时代,从而为办好思政教育铺路搭桥和保驾护航。(二)整合校园媒体,融合驱动思政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校园媒体形态日趋多样。为有效发挥校园媒体的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和社会价值,高校需要大力推进校园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融合。新媒体时代,校园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校园媒体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1)建设具有高度政治觉悟与坚定政
17、治信仰的校园媒体团队,确保校园媒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奥舆论导向;(2)加强校园媒体人专业能力的培养,针对校园媒体建设对媒体人专业能力的要求,如内容挖掘、媒体整合、信息处理和创新表达等能力,学校要通过专题培训、专家引领等方式,不断提升媒体团队成员的传播策划、视听制作、网络技术等技能,为校园媒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3)培养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校园文化宣传队伍,通过他们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思政教育的质量提升贡献力量;(4)加强对高校新媒体运营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以提高他们运营新媒体的能力,确保新媒体在思政
18、教育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三)增强立德树人意识,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为了应对新媒体带来的风险与挑战,高校需要增强立德树人的使命意识,不断强化思政教育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思政教育工作。高校要意识到思政教育在大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化对加强思政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重视思政教育队伍专业素质的提升。高校要结合实际需要培养一批素质过硬的思政教育人才,不断提高他们面向当代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水平,树立经验丰富的思政教育人才典型,推广他们的思政教育优秀经验,引领全体思政教育工作者强化育人意识改进育人举措,提高育人质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
19、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成为大学生可信、可敬、可靠的知心人,使大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为大学生的思想进步和道德提升提供有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9 。新媒体作为具有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媒介形式,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媒体带来的挑战,高校要加大思政教育改革力度,激发思政教育活力,推动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1习近平.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 N.人民日报,2 0 1 7-0 2-13(7).2马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行动研究:信息技术与思政课
20、教学融合创新 J.教育学术月刊,2 0 2 0(7):9 7-1 0 5.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J.求是,2 0 2 0(1 7):4-1 6.4王素萍.强化协同育人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J.中国高等教育,2 0 1 9(Z1):55-57.5姬立玲.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J.思想教育研究,2 0 1 6(1 0):8 2-8 5.6王胡英,瀚达苗.高校实施精准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 0 2 1(6):5 3-5 5.7张应平,王立仁.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准性的思考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 0 2 1(1 3)
21、:6 0-6 2.8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 N.人民日报,2 0 1 6-12-11(1).9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 0 1 9-0 3-1 9(1).New Opportunities,Practical Challenges and Improvement Paths for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 in the New Media EraWANG Cheng,WU Xingxing(Schol
22、 of Marxism,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jing 210023,China)Abstract:As important educational resources,new media and related platforms not only facilitate the innovation o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owever,new media has also brought manychalle
23、nges to the authority and accura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 the newmedia era,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adhere to the unity of dominance and subjectivity,follow the path ofoptimizing network platform,integrating campus media,promoting team construction,and so on,effectively improve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education.Key words:new media;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mprovement path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