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 音 舞 蹈25一、新媒体时代科普工作的机遇与困境(一)新媒体时代科普工作的机遇新媒体时代为科普推广带来了契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媒体传播更及时、便捷。诸如短视频和公众号等,更加专注于科学知识传递的即时性,随时随地可以发布,公众获取信息也更便捷。第二,新媒体传播更生动、有趣。新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超文本等特点,让科普传播超越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更有利于引起观众的注意。第三,新媒体传播量更大、范围更广。一些知名微博、公众号等的高质量文章、视频,其阅读观看量远大于线下活动的人数。(二)新媒体时代科普工作的困境新媒体时代的科普工作同样产生了新的困惑。主要表现为:第一,科学的氛围被冲淡
2、。老百姓一打开电脑和手机,屏幕上充斥的是各种时事和花边新闻,留给科普的空间很少。第二,传播内容质量难以保障。新媒体上,现有科普资源良莠不齐,高质量作品极其稀少,有的粗制滥造、水平低下,有的来源不明、真假难辨,甚至虚假宣传、以讹传讹。第三,同质化现象严重,原创不足,跟风抄袭泛滥。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不能起到正面作用,反而干扰科普环境,甚至误人子弟。二、科普电影的价值及发展现状(一)科普电影的价值科普电影在科普任务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首先,科普影片采用了动漫形式,将高深的科学惟妙惟肖地展示出来,能对科普知识的传播产生一定效果。其次,科普影片语言与图像并茂、形象生动的表现方式,也有利于传播科普文化,从
3、而影响更多观众。最后,由于科普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泛,开发者往往能够通过对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加以摄影、剪辑、加工,而后再运用新传媒手段投放到数字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并同时传播到国内各地或者是国外,从而使广大受众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另外,他们在拍摄和反映科学成果的活动中,在记录科学技术历史资料内容的同时,也同样承担着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继承和传播人类文明知识的重要使命。(二)科普电影发展现状近些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科普电影在产量与品质方面都有了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科普电影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第一,知识性与文娱性还没有很好的平衡,体现为要么一味地偏向于文娱性,要么偏向知识性,
4、把二者平衡的良好的产品相对不多。第二,传统科普电影中常见的说教式创作模式仍未摒弃,观众的参与度仍然不高。第三,当前的科普电影作品普遍注重于科学性,而人文性还不够。第四,当前科普电影作品创作与宣传活动的全球化视野需要增强,特别需要强化与科普电影作品的交流和协作。第五,科普电影人才的发展严重落后于科学教育普及事业和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建设的现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当前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新媒体时代科普电影的价值传播策略文|李莎莎摘要:新媒体是有别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主要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媒体形态。其具备以下几个要素:一
5、是数字化,二是交互性,三是超文本,四是虚拟性,五是网络化。利用数字技术开发众多类型和样态的科普电影,并借力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科普电影的价值传播效果,并获取比以往更多、更广泛的受众。关键词:新媒体;科普影视;价值传播;策略26三、新媒体时代科普电影的价值传播策略(一)加强价值引导和审查针对网络上科普信息真假难辨、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加强科普领域舆论引导。依托权威专家队伍,探索建立科普信息科学性审查机制。整治网络传播中以科普名义欺骗群众、扰乱社会、影响稳定的行为,批驳伪科学和谣言信息,净化网络科普生态。同时,探索建立社会热点科
6、普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科学解读信息,及时响应社会热点,提升公众认知能力,做好舆论引导。规划明确了要构建全媒体科学传播矩阵,引导中央、地方及行业主要新闻媒体参与科普创作与报道,打造一批群众喜爱的科普品牌栏目。我们应该发动全社会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的合作,吸纳专家到科普影视创作中心成为科研顾问,让影视创作方走入科研院所、走向实验室、走近专家;帮助社会投资者从科普视频中寻求一个兼顾社会效益的新平台。让开发者创作出具有深刻严谨的科学内涵,同时也可以获得广大受众青睐的科普电视片,从而共同推动科普影视制作的科学发展。以社会化网络平台、短视频平台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平台,需要积极承担社会使命,秉承正确的舆论
7、导向和价值方向,为科普视频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更大的经济动能。(二)平衡观赏性和教育性科普影片教育性和观赏性的平衡,能给广大观众在带来优秀观影感受的同时实现科学普及的实效。在传统的科普影片中,一般都运用比较刻板和教条化的方式,对科普知识进行介绍和传播,很难让受众留下深刻的观影感受。对抽象的科普内容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和再创作,把简单枯燥的科普知识加以合理的图形化、视听化,并融入了妙趣横生的故事化情节,以及易于受众认知的解说台词,这样的创作方法有助于提高作品的整体品质,使读者在享受生动有趣、吸引眼球的动画影片的时候,更自然地接受科普知识,以工作细胞为例,一般来说,以生物学科为主要创作题
8、材的电影,通常难以实现把电影的趣味性与知识的严肃性平衡起来,而在该作品中,人们的身躯被设计为一座庞大的厂房,而身体中的上亿细胞则被设计为车间里的工人。片中的主要人物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等的形象造型基于真实人体细胞的生理学特性而表现得非常富有辨识性,而且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也都非常个性有趣。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社会大众科普流感、擦伤、寄生虫传染、食物中毒、对花粉过敏等人体从生病到痊愈的经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内容的晦涩,再加之声优们出色的声音以及简单通俗易懂的科普讲解词,在宣传了科普知识的时候又增加了对动漫电影的总体观感。(如图 1、图 2)(三)鼓励多元化表现形式科普电影的制作要适应新媒体时
9、代的快节奏特点。对题材新颖、内容简短的科普电影,适合制作成短视频、微电影的方式。比如,分钟学堂就很有效地做到了将科普内容融入动画短片之中。各故事的长度都在二分钟以内,用边画边讲的形式讲述科技冷知识或社会热门话题。画面设计清新而另类,文字诙谐而幽默,能够使受众在短暂等待的短途旅行中,精神有所释放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科学知识。而对篇幅较长的科普影片,则适合以故事叙事的形式出现,把深奥难懂的科普知识内容植入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之中,并以此调动受众的好奇与趣味。以青年旅舍为例,其把科学应急技术和影视美术有机融合,巧妙地将心肺复苏、危化物泄漏、食物中毒、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八十余条科学紧急技术科普知识点融合在妙
10、趣横生的情节中,实现了在轻松快乐中引导社会大众了解科普知识与技术,并传递先进科技理念和文化精神。2019年,上海科技馆原创的 4D 科普电影熊猫滚滚寻找新家园荣获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图1、2电影工作细胞:细胞大作战画面截图影 音 舞 蹈27品”,影片通过超写实全 CG 制作而成,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逼真地将角色、场景融入有趣的情节中,为观众打造身临其境的视听盛宴。目前,该片已在国内数家科普场馆上映,并走出国门,陆续前往泰国、马来西亚、埃及、肯尼亚等“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广受各界人士的好评。由此可见,通过影视的剧情把高深的东西用艺术化的手法表达,不失为推动科普知识传递的可行途径。(
11、如图 3)(四)增加题材的丰富性丰富化的题材内容,可以适应不同观众人群的审美要求,也可以增强科普影片在整个电影行业中的地位。由于现阶段的科普影片主要偏向于科普实际的、生活化的或相对而言较显浅简单的东西,比如科普气象常识、卫生常识或公共安全知识等。这样的选题对每日面临大量获取信息的受众而言,难免会缺乏一些兴趣。所以,全媒介传播方式下的科普作品需要走出舒适区域,积极探索和拓宽作品题材的领域。首先,在涉及科普题材范围上,要勇于突破,兼顾社会不同层面受众的需求。在这方面,不少精彩的科普影片可以参考,飞碟说用具有强烈艺术色彩的漫画方式,使内容更加鲜活而富有生命温度,囊括了社会新闻、生活知识、体育竞技、安
12、全卫生保障、动物生活、旅行攻略、两性关系等话题,称得上是一本涵盖了各种话题的百科巨作。特别是电影独特突出的画面风格,以及幽默风趣的解说辞,获得广大听众的喜爱,以此得到大量赞誉。其次,科普电影创作者要关注社会热点话题。而把握社会热点话题,就抓住了普通公众的眼睛。比如,中国民航博物馆在以往曾将飞行原理、飞机教程等问题作为科学普及的重要内容,但观众寥寥,难以走进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随着现代航空运输的普及,航空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与关心,其便开始把飞机招生、航空安全等问题作为科学的普及内容,并获得了较好回应。最后,我们要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吸取灵感,以加强中国科普影视作品的民族特色。比如,木奇灵在
13、人物的叙述中引入各种植物的特点、功能和其背后的历史根源,使观者体会万物有灵的东方精神。(如图 4)(五)借力多样化平台载体科普电影的播放不能仅仅局限于电影院,或者是大荧幕上面,现在很多电影的播放甚至是首映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一方面,要基于现代网络技术,打造多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让电脑、电视、手机等各类信息终端设备都可以成为科普电影播放的重要载体,并发挥出科技传播的良好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各类在线网站、APP 等视频平台,打造科普观影阵地,如当前如火如荼的爱奇艺、腾讯、优酷、芒果、哔哩哔哩等,月活跃用户数都达到了亿级以上,说明现在移动 App 的用户是十分庞大的,科普电影也应该在这些平台尽快
14、上线。这样可以具备大屏幕上映科普电影所没有的优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并且能够控制播放的进度条,对感兴趣的片段进行重复的观看。另外,积极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开发科普微电影或剪辑短视频,让对学历层次不怎么高的普通受众,通过观看产生兴趣,引导他们从短观看到长观看的转变。此外,还可以在豆瓣、知乎等平台形成讨论圈,鼓励观众进行影评写作和对电影的内容进行相关讨论,有效形成二次传播效果。对传统的线下影院、博物馆等平台,我们一方面可以利用交互技术图3电影熊猫滚滚寻找新家园宣传海报图4电影木奇灵画面截图28和虚拟现实技术,提升观众的体验感,让公众切实看到、听到、理解到科学,另一方面,给广大观众创
15、造了多姿多彩的交流机遇,更充分地调动了广大科普受众的积极参与热忱,让广大受众在通过自我发现后也有所收获,有效地增强了科普宣传效应。比如,通过尝试创作触摸式交互科普影片,从而充分调动广大观众的积极参与度;通过开发科普类的游戏动漫产品来迎合广大观众的娱乐性要求;运用 AR 技术,将真实世界的资讯和虚拟现实信息加以融合、叠加制成遥控体验动漫,给广大观众带来崭新的感官感受等。(六)精准分类定位受众群体以年龄段分类为例,对以青少年为重点受众人群的科普影片,精彩的画面与科学知识的趣味性是必不可少的。这类听众人群的求知欲性比较强,但对科普知识的理解相对有限,所以宜采取简洁易懂的形式来讲述。而以成人为观众的科
16、普片子,娱乐化和吸睛度比较重要。这一人群感知能力普遍较高,所以内容的严谨性与图像的精准度都十分关键;对老年人群体而言,片子的主题和实际价值更为重要。这一类人群对视觉感受的需求不是很高,如何才能学以致用才是其看重的内容。一旦对目标受众人群的界定不清,就极易产生在制作初期的预判结果与播放以后的观众反映结果产生严重偏离的情况。例如,快乐树朋友原本的创作目的,主要用来作为少年儿童安全宣传教育短片。虽然影片总体上倾向于卡通风格,人物亲切可爱,不过其情节内容中充斥了暴力和血腥,与其清新可爱的画风格格不入。创作者忽视了最关键的要求即暴力血腥的元素,并不满足儿童观众的审美需要。另外,职业特点、地区的差别也是科
17、普影视从业人员对受众人群进行细分的重要基础。当然,部分作品也可以致力于满足各年龄段观众观看,这需要创作者具备一定的题材选择和技术开发能力。比如,生命的诞生物语,这部科普短片就以人类生物学常识科普为主旨,兼顾了艺术性、趣味性、教育性、科学性的不同观赏要求,同时对幼儿和中小学生而言,也是一堂性启蒙教育课;成人观赏会感到画面的细腻具有质感,同时也创意性强烈,富有新意;而长者观赏时则会体验到满满的温情,并产生心灵上的共振。四、结语总之,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平台、内容、方式、效果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科普电影的传播,要充分借力新媒体的这些优势,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参考文献:1孙茹.科普影视传
18、播的融媒体之行J.科技传播,2016(12).2周慧.新媒体时代科普信息传播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7.3郝倩倩.新媒体环境下科普影视转型的特征分析J.科协论坛,2018(9).4丁育萍.新媒体技术在科普传播中的应用研究J.传媒论坛,2019(1).5史玥.新媒体技术在科普传播中的应用J.天津科技,2021(6).6卢火青.影视文化产业与国家形象构建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7徐颖涛.新形势下影视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重要性J.电影文学,2014(5):12-13.8李春光.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形象构建J.理论观察,2020(4):119-121.作者简介:李莎莎,三峡大学,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