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时记时法教学设计桂林路小学钱伟教学内容: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8283页内容。教材分析: 24时计时法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感兴趣的题材,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了解24时计时法的规律,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的进行两种记时法的互换。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方面的计算打下基础。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钟表,知道了时分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基础。虽然学生在日常生
2、活中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对24时计时法比较陌生。但学生在手机、商场、广播电视节目等现实生活中见过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性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着重以引导学生真正以课堂主体的身份参与全程。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找出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认识24时计时法,初步理解其基本原理,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间,能正确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换。2.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24时计时法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增
3、强探究意识。3. 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增强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难点:普通计时法(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灵活转换。教学准备:课件、实物钟表、时间尺纸条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认识普通计时法1.课件介绍从古到今的计时工具演变。伴随课件画面的呈现,教师介绍: 在古代,原始人白天外出打猎,晚上回到自己居住的山洞里休息。他们只知道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后来,人们发现一天中太阳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就学会了用测太阳影子的方法来确定时间。再后来,人们还发
4、现,容器中的水或沙子,从一个小孔中流出的时间是固定的,就想到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提问:那么,如果今天我们需要知道时间,要看什么呢?(看钟表)2.认识普通计时法播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片头音乐。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节目?新闻联播是什么时间播出?根据学生的回答,晚上7:00.提问:你还能说出一些这样带有时间词的时间,并说一说你在干什么?课件展示时刻,同时出现小朋友在相应时刻做事情。板书:午夜12:00,上午7:00,上午10:30,正午12:00,下午1:00,下午3:30,晚上7:00,午夜12:00。提问:这些是什么记时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普通计时法。【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
5、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二、探究两种计时法之间的关系1.课件引出24时计时法播放新闻联播视频,提问:电视画面写的是晚上7:00吗?像19:00这样的计时法是什么计时法?你在哪里见过?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4时计时法。课件出示准备的生活中的24计时法应用的场景。2.探讨24时与普通计时法在写法上的区别让学生观察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提问: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回答出,普通计时法有时间词,并且数字都不会超过12;24时计时法没有时间词,且数字小于等于24.3.学习24时计时法提问:为
6、什么这些记时法叫24时记时法?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上台转动钟表。让学生上台用钟表拨一拨,第一圈是从什么时刻到什么时刻,第二圈又是从什么时刻到什么时刻?预设:学生可能从1时开始转,也可能从12时(0时)开始转。教师引导学生凌晨0:00又叫晚上12:00课件验证演示:钟面动态从0时走到12时,并让学生跟着一起数;再从正午12时到下午1时,提问学生:这是什么时刻?引导学生回答13时。并让学生说出13时时怎么得来的。课件展示时针回到12,转到2时,接着提问学生,现在应该是几时?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14时。追问学生14怎么来的。课件展示时针继续转动到24时,并让学生跟着一起数。提问学生:经过一天,钟面上
7、的时针走了几圈?一天是多少小时?【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拨一拨,再用课件验证,充分让学生理解晚上12时,就是凌晨0时,知道一天有24小时,并且让学生初步体会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联系。】4.介绍时间尺,探究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课件演示:将两张时间尺连在一起,蓝色下面的数从112闪动后变成1324,形成一个完整的时间尺图。师:这就是“时间尺”,一天有24时,这样就可以用这把时间尺上的0时到24时表示一天的时间了。提问:时间条上面有3个12时,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时刻?探究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小组活动:1).观察,上下两个红色数之间有什么关系?2).你能说出普通计时法
8、和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学生讨论后明确:上下两个红色数之间相差12,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相互转换,正午12时后需要加上12.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说一说黑板上普通计时法的时刻,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刻。对于两个午夜12:00,有学生提出转换为24时计时法应该是0:00,有的学生认为是24:00,让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第一个午夜12时,是昨天的结束,也是今天的开始,就是0:00.第二个12时是今天的结束,明天的开始。学生讨论后明确:如果午夜12:00是一天的开始,那么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应该是0:00,;如果午夜12:00表示一天的结束,那么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应该是24
9、:00。提问:也就是只要是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就用普通计时法时间加上12时就行了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12.【设计意图:利用时间尺将钟面上时针一天走的时间呈现出来,更直观呈现出时针在两圈中经过的各个时刻与一天的时间关系,也就是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只有下午1时及以后的时间在两种计时法转换时才有加减12的关系。】5.沟通昨天、今天和明天之间的关系提问:24时又可以叫做0时,一天里有两个0时?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0时表示不同两天的开始。提问:如果把时间尺上的24时看成好似今天,时针再往后1时,时什么时刻?引导学生理解:
10、明天的1时。24时(午夜12时)表示今天的结束,0时(凌晨0时)表示明天的开始。提问:如果时针从时间尺上0时,往回走1时,时什么时刻?引导学生理解:昨天的23时(昨天晚上11时),今天的0时,表示今天的开始,如果把0时称为24时(晚上12时)表示昨天一天的结束。【设计意图:理清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为今后跨两天的时间计算做好铺垫,学生利用时间尺很容易计算出经过的时间。】三、巩固练习1.课件出示小磊和爸爸一起去海洋馆参观的情景,出示“梦幻白鲸秀”和“海牛喂食”的表演时间,让学生将其转换为对应的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2.小磊和爸爸来到海豚表演区,发现海豚表演刚开始,你知道现海豚表演是什么时间开
11、始吗?(出示一个钟表显示3时30分)3.半个小时候,他们看完表演,爸爸就开车带着小磊回家了,爸爸走了公交专用车道,他违反交通规则了吗?4.回到家以后,小磊问爸爸,现在什么时间,爸爸让他自己看钟表,发现钟表早就停了,钟表可能是什么时间停的?【设计意图:利用一个完整的情境将所有的练习融入其中,让练习能够做到连续完整,并且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掌握了什么新的技能?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24时计时法一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感兴趣的题材,介绍古代的计时方法和计时工具
12、,同时利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音乐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的引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调动了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的积极性。为学习接下去的内容打下了基础。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充分体验24时。在学生了解了24时计时法后,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24时,首先让学生利用钟表拨一拨,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24时的过程:钟面动态从0时走到12时,并让学生跟着一起数;再从正午12时到下午1时,引导学生说出13时是时针转过的一圈也就是12小时加上刚过的1小时,得到13时,让学生初步体会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并掌握普通计时法及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我设计了观察时间尺
13、的小组活动,让学生理解13至24时是怎么得来的,学生在小组内探讨交流,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来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真正学会正确的转换普通计时法的时刻和24计时法的时刻。三、设计有情景的练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的应用部分,利用小磊参观塘沽海洋馆的情境贯穿整个练习环节,要求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将海洋馆中动物表演的时间转换为普通计时法或24时计时法,及解决小磊在回家途中和回到家中所遇到的问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这样的设计与生活紧密联系,利用一个完整的情境将所有的练习融入其中,让练习能够做到连续完整,并且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觉得这是一种负担,而把它看成自身的需要。总之,本课的教学感触极深,我想,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应在课改理念的正确引导下,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使自己逐渐成长起来。